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铜器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据重要的艺术地位,它浓缩了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独具风格的纹饰艺术。本文以河南地区青铜纹饰为例,梳理河南青铜纹饰的历史渊源,探索河南青铜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将其应用在现代皮具设计中,提升现代皮具的审美性、地域性等文化附加价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2.
古滇国青铜艺术是古滇国文化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具有极高艺术价值。近年古滇国青铜器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廓清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特征及将其更好应用于首饰设计实践中,本研究在设计之美视野下充分探讨并梳理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特征。首先依据出土实物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探究,其次运用形式分析法、设计之美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与总结,尝试探索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形式及文化背后内涵,最后结合首饰设计实践,分析并总结古滇国青铜器艺术对首饰设计的启示。文章研究表明古滇国青铜器具有多样的艺术特征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为现今首饰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技术美能够发掘出人类最本质的力量。技术与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生。青铜器的铸造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本文从青铜文化入手,对青铜器中的技术美进行研究,将青铜文化中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进行细致的分析为当代设计所用。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提供了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1]。通过对我国古代青铜制品的研究,分析技术美的产生和发展、概念和本质、充分了解传统青铜文化中的技术美,使其在产品设计中起到的应有作用,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4.
谢文逸 《酿酒》1997,(5):52-55
漫谈青铜器与酒谢文逸(四川省自贡市米曲酒厂)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时代,出现了不少青铜制作的各种日常用具,它们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工艺品和武器。在我国考古过程中,已出土了许多古代的青铜器,它们向现代的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青铜器时代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西周作为青铜器发展的辉煌阶段,产生了丰富的器型以及别具一格的纹饰。通过以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时期的蕉叶纹觯为例,从其造型和纹饰两方面出发进行赏析,来感知青铜觯整个器型以及蕉叶纹样的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从而窥探西周整体的青铜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汉代青铜器具与商周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其设计视图挣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汉代青铜器造型、色彩、科学、情感符号形态的分析,剖析了汉代青铜器具的符号学特性,对现代文化器物的再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商周青铜器纹样是商周时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本文着重从商周青铜器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商周青铜器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探索其潜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在传承、借鉴、吸收青铜器纹样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元素和特点,注入新的活力,在社会与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云南本土先民创造了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在这些青铜器中,完整而精美的造型包括了圆雕、浮雕及直形体浇铸与独特的焊接的工艺及动物组合、人和动物的组合。其艺术造诣之高,令人叹为观止。滇青铜的文化艺术与古滇国发展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到古滇国文化的影响,滇青铜器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独特性。其中滇青铜器的叙事性是古滇国青铜器区别于我国中原地区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独特的叙事性使其在中国青铜器历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古代铜器在我国文物家族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在世界古铜器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我国古代铜器中以商周时期所铸为贵。商周铜器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时期,有其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简直就是一件件奇异的瑰宝,让你在感受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给人以美的启迪。殷商、西周时代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同时被认为是我国青铜酒器的形成期。当时,酒器并非一般的日用品,而是被用作祭祀时的用器或被视为政治权力象征的重器。古代青铜是指铅、锡与红铜的合金,因此,铅青铜和锡青铜就成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  相似文献   

10.
蜡染作为我国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之一,因其具有的悠久文化和艺术价值,在纺织品设计当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蜡染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为弘扬中国传统印染文化,文章以三星堆文化遗址中的青铜人头像为灵感来源设计图案,然后将传统印染工艺和现代喷涂工艺相结合,应用天然靛蓝染料和温变染料制作蜡染纺织品。结果表明,将温变染料应用在传统蜡染纺织产品的设计当中,不仅保留了蜡染的艺术特点,还赋予了其明显的感温变色效果,从而实现了将传统历史艺术图案、蜡染工艺和温变染料相结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薛焰丹 《丝网印刷》2023,(8):114-116
研究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内涵,探究其独特造型的创新设计策略,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思维和精神世界的文创产品,为当地文旅产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壮族作为我们国家的最大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创新壮族工艺品的设计是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和提高民族工艺品的市场生命力和创新表现形式,本文探讨了从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设计,其中包括设计理念、艺术美感、功能实用性、符号象征性、地域代表性、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壮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卡通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孙燕 《丝网印刷》2023,(15):9-12
晋国青铜文创作为活跃的设计主题之一,将文化与创意相融合,丰富设计内涵的同时,达到弘扬文化的目的。文章从图案美学视角出发,将青铜纹样与文创产品结合,发掘晋国青铜主题文创设计的多元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金珠宝》2009,(2):20-20
中国青铜玉器展“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1月29日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正式开展。中国上海博物馆收藏的60件古代珍贵玉器和青铜器首次在欧洲展出。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陶瓷工艺品设计开发中运用3D打印技术的必要性,探讨3D打印技术在陶瓷工艺品设计开发中的优势及价值。结合3D设计的特点,从多个角度阐述关于3D打印陶瓷工艺品的创新设计思路,试为当下陶瓷工艺品行业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艺璇 《造纸信息》2021,(11):94-95
不同产品的定位和需求均存在差异,导致纸包装设计元素呈现多样化。为全面彰显商品纸包装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强化传统民族文化情感渗透,将传承及保护传统文化理念和情感寓意的传统纹样应用于纸包装设计中,切实提升产品艺术文化价值。文章基于传统纹样视角,系统阐述将其融入纸包装设计中的显著优势,提出再设计的创新手法,并以青花纹样、云纹样、缠枝纹样、青铜纹样及龙纹样为例,系统分析传统纹样在纸包装产品设计中的再生设计,旨在为产品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将现代科学、文化元素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应用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对蓝印花布文化内涵和手工技艺的一种传承和创新。通过对蓝印花布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三方面的探讨,分析蓝印花布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提升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为例,探讨了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新思路。首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新媒介,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广泛宣传。其次,在开发文创产品时,要增强自身趣味性与互动性,了解目标受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要深入探索自身文化特点,找到与现代产品相互联系的突破口,其是其制胜的关键。最后,需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取有创意、有文化内涵的元素,以此为基础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同时,需要注重创意设计的创新,结合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特点,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要增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其整体的识别度。此外,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出符合博物馆馆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运用新兴技术,推广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陈丹  张荣强  姚梦雪 《家具》2014,(6):49-51
南京历史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这些都为传统工艺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立足于南京传统文化,结合市场研究,进行一系列现代工艺品的创新设计。深入了解南京传统文化,通过概况与提炼将南京传统文化现代化、时尚化、元素化。利用所学知识将南京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工艺品中,设计出拥有南京特色的旅游商品,并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使之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树文化作为语义丰富的文化象征体,从先秦时期"观象制器"的青铜神树、摇钱树和多枝灯到当下恒河沙数的创意产品,它生生不息的拓展向新的广度和深度。今天"树文化"一词内蕴更广,从而诱发了众多设计师以多维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创作,尤其体现在当代家具设计之中;它不仅揭示了"师从自然"、"器以载道"、"天人合一"的设计内涵,更是物质创造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树文化在器物设计内化过程中,启示我们——家具不可复制的价值依赖于创新设计,更根植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