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锥形双螺杆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用于加工木塑复合材料的锥形双螺杆的主要磨损机理是机械疲劳磨损,而螺杆的腐蚀磨损加速了螺杆的机械疲劳磨损。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螺杆的抗磨技术及其在锥形双螺杆中的应用,如合理选材、表面强化、渗氮、喷丸得理和金属镀层等。  相似文献   

2.
对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一步法挤出成型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植物纤维种类、木粉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相同配方的条件下对磨盘挤出机和异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更适合于高填充木塑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3.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是塑料加工的一种重要机型。对SJSZ-55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进行了设计,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同类螺杆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易三春 《塑料开发》1997,23(1):648-653
本文对平行园柱双螺杆和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两种结构形式作了介绍,并着重以特寂加工阶段的不同的螺杆段里的螺杆几何特性为基础对两种结构的挤出机作了一个对比和评价,展示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在塑料加工业中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Leing.  J 《中国塑料》1996,10(2):51-55
本文通过分析螺杆在不同区段的几何特征及其对相应加工阶段的影响对平行和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锥形双螺杆螺纹元件流道机械功耗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锥形双螺杆螺纹元件流道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模型,由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场,压力场,通过所编后处理程序求得流场的压力分布,流量和机械功耗,并讨论了螺杆几何参数(间隙,螺纹导程)及操作条件(转速,压差等)对机械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由常规螺纹段和菠萝型混炼段组成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段流造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由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和压力,通过所编制的后处理程序求得流场的压力及速度分布、流量和机械功耗。并讨论了螺杆几何参数、构型及操作条件对机械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螺杆挤出技术加工火炸药的安全性分析、所加工物料类型以及物料性能改善三方面综述了火炸药螺杆挤出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单螺杆挤出技术存在内摩擦力较高和双螺杆挤出技术建压不足等问题,说明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火炸药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啮合异向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新型螺杆元件——菠萝型混合元件进行了三维流场的模拟计算,对其速度场、压力场、粘度场以及剪切速率、剪切应力进行了分析,绘制出更为直观的展开图。同时,将其和常规螺纹元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HDPE-g-MAH增容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加工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国君  王海龙  王立  李培耀  亓峰  谷正 《塑料》2006,35(6):46-49
使用HDPE-g-MAH做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HDPE/木粉复合材料,对HDPE-g-MAH进行量变实验,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最佳用量,并利用SEM对材料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又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开炼机和密炼机等不同的加工设备分别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对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表明:HDPE-g-MAH的加入很好地改善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和木粉的分散性,HDPE-g-MAH的最佳用量为5份;而且只有使用剪切效果优良的双螺杆挤出机才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加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用木粉或植物纤维填充、增强的塑料——塑木复合材料的发展、性能、制备和加工、市场和应用前景,重点讨论和比较了塑木复合材料配混和加工用的二种重要设备——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和异向锥型双螺杆挤出机的特性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木材或各种木质纤维素材料为基体,通过与塑料以不同复合途径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本文介绍了塑木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综述了挤出配混设备的现状和新的发展,由材料的特点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康永 《化学工业》2011,29(10):35-37
对影响聚氯乙烯/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包括PVC树脂分子结构、木粉处理工艺、加工润滑剂的选择等,进行了分析。指出木粉的加入对该复合材料起一定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安华  薛平  贾明印 《塑料工业》2006,34(6):1-4,11
针对PE/木纤维、PVC/木纤维、PP/木纤维、PS/木纤维四种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体系,介绍了国内外在性能改进及工艺设备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未来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 the effect of twin-screw extrusion processing on the attrition of wood fibers (WFs) with glass fiber. The effects of process variables and screw design on fiber length were investigated by performing a range of dead-stop experiments where the extruder was stopped, opened-up, and compound removed from the screw elements. Fibers, chemically extracted from the polypropylene matrix, were analyzed for length and width using a commercial fiber analyzer. It was found that WF length attrition and composite properties were less affected by screw design and twin-screw processing conditions (feed rate and screw speed) than glass fiber. Length weighted fiber length and X50 length (a measure used in particle size analysis) were equally correlated with process conditions and composite performance for both fiber types. © 201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20 , 137, 48551.  相似文献   

16.
康永 《上海塑料》2011,(2):41-44
PVC(PW)/木粉复合材料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对于寻求实体木材的替代品和利用木材加工残余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PVC(PW)/木粉复合材料的优点主要是力学强度高、耐强酸碱腐蚀性强和经济环保。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PVC/木粉复合材料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和趋势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基体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稻糠代替木粉,分别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体和聚甲醛(POM)基体木塑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稻糠含量小于50%时,这两种木塑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稻糠含量从0增加到50%,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下降,热变形温度提高;稻糠含量40%时,木塑复合材料韧性相对于单纯树脂下降最小;稻糠含量在40%时,耐热性能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综合各因素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稻糠填充量选在40%较合适。POM基体木塑复合材料在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耐热性能方面优于HDPE基体木塑复合材料,但在无缺口冲击性能方面HDPE基体木塑复合材料优于POM基体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加工工艺改善Mg(OH)_2在HDPE中的分散性,先用双螺杆塑化挤出机混合造粒,再采用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挤出造粒,对不同振动参数(振幅、频率)下制取的含不同质量分数Mg(OH)_2的HDPE/Mg(OH)_2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有利于提高Mg(OH)_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Mg(OH)_2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值分别为25.9、26.8、27.3 MPa.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PP和木质材料的界面增容方法以及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并展望了目前国内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