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砖墙应用Ⅹ形钢筋网结合喷射高强改性砂浆的加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对砖墙加固后的效果进行试验,分析墙体的滞回特性、破坏形态以及变形、耗能、抗剪能力等技术指标,探讨Ⅹ形钢筋网高强砂浆对砖墙加固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Ⅹ形钢筋网高强砂浆加固后的墙体具有很高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可大大提高原墙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均增加。  相似文献   

2.
进行5片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和1片未加固的对比墙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5种不同加固方案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既有建筑砖墙体的极限承载力,改善墙体的延性和刚度退化,从而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分析了相应的加固机理,并提出了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既有砖墙体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志宏  李爱群  杨建平 《工业建筑》2012,42(5):146-150,160
为研究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针对这一加固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基础上,对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砌体的界面剥离行为进行专题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墙体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加固层存在剥离现象,使得钢绞线应力发挥小,远低于其极限强度。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界面剥离影响后,采用此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下降段的荷载-位移曲线,总体趋势与试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墙体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能有效提高墙体的极限荷载、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对砖墙的抗震加固补强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2019,(11):169-176
为模拟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加固效果,采用100年前的历史建筑墙体拆下的青砖,设计3片砌筑砂浆强度低于1 MPa的低强度缩尺墙体,其中W1为未加固砖墙,W2为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W3为UHPC加固砖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及UHPC材料单面加固对低强度砖墙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W1为剪切破坏,W2、W3均为剪切滑移破坏,明显提高了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W2和W3两种加固方式的对比,UHPC材料加固后墙体的承载力及各种性能优于钢筋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墙体。  相似文献   

6.
光纤传感技术在高强钢绞线加固砖墙体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5片采用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和1片未加固的对比墙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加固方案的破坏形态、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通过在加固墙体的钢绞线网上布设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来测得试件在各主要工况下其内部钢绞线的应变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种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既有低强度砖墙体的抗震性能.钢绞线应变分布规律与该类受力状态下的墙体应变分布一致,采用该技术可以更好的得到钢纹线应变分布情况及其在墙体加固中发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作用和适用范围采用夹板墙加固多层砖房墙体是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之一。当砖墙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又不宜采用增加抗震墙的方法加固时,均适用夹板墙加固法。所谓“夹板墙”是指去掉砖墙的粉刷抹灰层,在砖墙一侧或两侧面抹高标号水泥砂浆,或设置钢筋网再抹高标号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对墙体进行的加固,以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和房屋的抗震能力。检查砖墙的质量,凡砖墙由于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砖砌体墙的抗震性能,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对其进行加固,对4片HDC加固砖墙和2片作为对比试件的未加固砖墙进行低周水平往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加固形式(构造带加固和面层加固)及墙体砂浆强度对加固砖砌体墙的滞回性能、破坏形态、水平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可显著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延缓墙体开裂和刚度退化,改善墙体的脆性破坏特征;HDC构造带可对砖墙形成有效约束作用,改变墙体的破坏模式。基于试件的破坏形态,提出加固墙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无圈梁构造柱砖墙为研究对象,对比了采用不同形式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面层加固后砖墙的抗震性能.共开展了 1片未加固砖墙、4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砖墙和1片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砖墙的伪静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面层加固砖墙可以显著提高砖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单面全墙面面层加固对原墙体抗震性能的提升最为显著,加固后砖墙的承载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分别是原墙体的1.89倍和1.96倍;单面圈梁构造柱位置条带式面层加固与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相比,可更有效地提高砖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加固形式下砖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约8.1%.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固砖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工程实际应用中,建议优先选用单面全墙面面层加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既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鉴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沿房屋全高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全高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和在楼层间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层间预应力抗震加固法。为验证加固效果,进行了6片两层砖砌体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未加固墙体、全高预应力加固墙体、层间预应力加固墙体以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固和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均可以明显改善墙体的破坏形态,提高开裂荷载、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预应力加固墙体的开裂荷载、变形能力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基本相当,但是受剪承载力要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预应力筋还可以降低砖墙的刚度退化速率,有效提高结构的开裂后刚度。预应力加固墙体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该加固方法基本不改变墙体的弹性抗侧刚度,加固后墙体的质量也基本没有增加,是一种低影响的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既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鉴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沿房屋全高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全高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和在楼层间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层间预应力抗震加固法。为验证加固效果,进行了6片两层砖砌体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未加固墙体、全高预应力加固墙体、层间预应力加固墙体以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固和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均可以明显改善墙体的破坏形态,提高开裂荷载、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预应力加固墙体的开裂荷载、变形能力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基本相当,但是受剪承载力要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预应力筋还可以降低砖墙的刚度退化速率,有效提高结构的开裂后刚度。预应力加固墙体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该加固方法基本不改变墙体的弹性抗侧刚度,加固后墙体的质量也基本没有增加,是一种低影响的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条石干砌石墙的抗震性能,采用钢筋网片改性砂浆对其进行加固。对4片不同加固参数的条石墙体进行低周水平往复加载试验,重点研究改性水泥砂浆强度、钢筋强度及加固方式(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对加固石砌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钢筋网片砂浆面层对墙体进行加固,能够有效提高条石墙体的受剪承载力和滞回耗能能力;采用双面加固或提高改性砂浆强度可进一步提高墙体受剪承载力;墙体采用双面加固的承载力提高幅度是单面加固墙体的3倍以上。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钢筋网片改性砂浆加固条石干砌石墙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供后续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得出采用喷射聚合物保温砂浆施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尤其在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中优势更加明显,它可以把墙体加固和墙体内保温结合起来,同时又考虑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原貌风格.该施工法用黏结强度较高的聚合物砂浆作为界面层,同时在墙体与界面层之间紧贴墙面加钢丝网,有效地加固墙体;其喷射施工方式使得墙体内保温层连续均匀,有效防止了热桥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聚合物保温砂浆的性能,着重阐述喷射聚合物保温砂浆的施工工艺以及其加固保温机理.  相似文献   

14.
角钢和打包带加固低强度砖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村镇砌体结构房屋中砂浆强度偏低的砖墙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抗震加固方法:角钢和打包带加固法,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加固后墙体和原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从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滞回特性和耗能性能等多方面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法可明显提高墙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斜向碳纤维布条带或斜向聚合物砂浆条带与外覆角钢组合的加固方式对震后砌体结构的加固效果,对模拟经过地震作用的三面带构造柱约束砌体墙片进行抗震加固,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三面砌体墙均采用角钢外覆加固,面层采用不同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聚合物砂浆条带的加固方式能很好地恢复震损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碳纤维布条带在限制裂缝开展以及提高震损结构延性方面有一定贡献;面层采用斜向聚合物砂浆条带加固的震损墙体延性和承载力均较低。工程实际应用中,建议考虑两种材料的复合加固形式。  相似文献   

16.
GFRP复合材料加固带壁柱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1片未加固带壁柱砖墙和8片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阐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研究GFRP加固前后墙体的滞回特性、刚度及退化特性、变形性能、耗能性能等变化规律,以及加固方式、加固量和“对拉”锚固措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方式对墙体的刚度退化性能和变形性能影响不大,但对墙体的耗能性能影响较明显;按照本文提出的加固方式粘贴GFRP能够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极限荷载、减缓墙体的刚度退化、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同时考虑采用混合加固方式、增大加固量、采用锚固措施三因素时,墙体的抗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砌体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但并不适用于建筑立面有要求的古建砌体结构。为此,采用碳纤维板嵌缝加固砌体墙,即在墙体表面剔除既有水平灰缝内的部分砂浆,通过结构胶将碳纤维板嵌入砌体墙内,使墙体、结构胶、碳纤维板黏结成为整体。该方法既不改变墙体的外观现状,又可以有效提高砌体墙的抗震性能。为研究这种方法对砌体结构的加固效果,通过3片墙体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了单面和双面碳纤维板材嵌缝加固砌体砖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板材嵌缝加固可以改变墙体的破坏模式,使墙体的破坏模式由脆性的剪切破坏转为延性较好的弯剪破坏或者弯曲破坏,显著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与未加固墙体相比,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墙体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3.94%和25.81%,双面加固墙体的延性提高幅度更大;与单面加固墙体相比,双面加固墙体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喷射玻璃纤维聚合物加固带构造柱砖墙进行了数值研究,着重介绍了墙体和加固层的应力状态,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早期砖混结构以圈梁构造柱和砖墙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为主。目前,砖混结构则多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另外碳纤维加固法和高强不锈钢绞线加固法也应用于砖墙的强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转换体系加固法、黏钢加固法和黏碳纤维加固法。本世纪初消能减震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随着高强不锈钢绞线 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成熟,越来越多的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既有低强度砖砌体结构,提出了在砌体表面粘贴正交扁钢,而后采用聚合物砂浆抹面的加固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正交扁钢对砖砌体墙体进行约束,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延性;表面覆盖聚合物砂浆,使聚合物砂浆、钢板与墙体共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完成8片不同砂浆强度等级的足尺墙体的拟静力试验,获得了加固前后的破坏过程及形态、滞回曲线及各项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墙体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较大改善,极限荷载平均提高90%,位移延性系数提高100%以上,且骨架曲线呈现明显的塑性发展阶段,抑制了墙体的脆性倒塌,有效提高了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固前后不同砌筑砂浆强度下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比值表明,所提加固方法对不同砌筑砂浆强度墙片的加固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