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7,(5)
为了解不同饲料类型和放养密度对体质量(136.62±5.34)g的乌鳢Channa argus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围隔养殖试验法,研究了3种放养密度(15 000、30 000、45 000 ind./hm2)和2种饲料类型(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乌鳢生长性能、生物学性状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冰鲜鱼投喂组乌鳢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放养密度对乌鳢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投喂组乌鳢的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高于冰鲜鱼投喂组(P<0.05),放养密度对其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饵料类型与放养密度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脏体指数影响显著(P<0.05),对肥满度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类型、放养密度对乌鳢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试验组乌鳢肌肉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除脯氨酸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评价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的乌鳢肌肉蛋白质品质优于投喂冰鲜鱼的乌鳢,且以低密度养殖时最佳;脂肪酸分析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的乌鳢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投喂冰鲜鱼(P<0.05),但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投喂冰鲜鱼组(P<0.05);投喂冰鲜鱼相对于投喂配合饲料,可提高养殖乌鳢生长性能,改善生物学性状,降低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对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种放养密度对乌鳢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配制饲料时可参考冰鲜鱼的营养成分,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添加量,以提升养殖乌鳢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为探究短期内投喂优质牧草对大规格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以皇竹草、配合饲料在半径为5 m的圆形室内水泥池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0±0.1)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记为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每天于8:30和16:30投喂两次,试验时间为3个月,试验结束时对其生长、体型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牧草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而空壳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组草鱼肌肉中普通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月桂酸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牧草组和配合饲料组草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53%和19.33%;牧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85,配合饲料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67,其组成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n-3 PUFA/∑n-6 PUFA值分别为25.80%和22.56%。研究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在不降低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前提下,摄食牧草的草鱼具有出肉率高、体型好等优点,更符合商品鱼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为探究短期内投喂优质牧草对大规格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以皇竹草、配合饲料在半径为5 m的圆形室内水泥池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0±0.1)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记为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每天于8:30和16:30投喂两次,试验时间为3个月,试验结束时对其生长、体型和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牧草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而空壳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组草鱼肌肉中普通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月桂酸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牧草组和配合饲料组草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53%和19.33%;牧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85,配合饲料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67,其组成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牧草组与配合饲料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9种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n-3 PUFA/∑n-6 PUFA值分别为25.80%和22.56%。研究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在不降低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前提下,摄食牧草的草鱼具有出肉率高、体型好等优点,更符合商品鱼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
用塑料围网将一个池塘分隔成6个100 m2的小池塘,每池放养100只体质量为(10.01±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杂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180 d后随机采样,称量体质量,测量壳长和壳宽,计算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和消化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的中华绒螯蟹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壳长、壳宽及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蟹胃的类胰蛋白酶和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杂鱼组蟹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种饲料对蟹消化道其他各部位消化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
以二倍体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初重为113.53 g±1.65 g)和三倍体山女鳟(初重为115.49 g±1.66 g)为对象,研究了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山女鳟生长性能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试验设二倍体普通饲料组(G1)、高脂肪饲料组(G2)、高蛋白饲料组(G3)以及三倍体普通饲料组(G4)、高脂肪饲料组(G5)和高蛋白饲料组(G6),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试验期间,水温为10.5~16.7℃,pH为7.2~7.5,溶氧>6.0 mg/L,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山女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对照组(G1)与三倍体对照组(G4)鱼肌肉中的粗脂肪、粗灰分和初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倍体高蛋白饲料组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蛋白饲料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高脂肪饲料组(P<0.05)。与二倍体山女鳟相比,三倍体山女鳟其生长和营养成分并不好于二倍体鱼;投喂高蛋白饲料增加了二倍体山女鳟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但未显著提高三倍体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饲喂高脂肪饲料可提高二倍体和三倍体鱼肌肉中的脂肪水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为了探讨饵料种类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脂肪酸组成及打斗行为的影响,以150只体质量为(55.00±3.09)g的中华绒螯蟹雌性成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粗饲料、动物性饵料(冰鲜鱼、蛤)和配合饲料,养殖45 d后,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其肌肉、肝胰腺和性腺脂肪酸组成,并采用连续摄像观察法对不同饵料组内和组间中华绒螯蟹的打斗行为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肌肉、性腺和肝胰腺组织中分别检测到11、15、17种脂肪酸,其中肌肉中主要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肝胰腺和性腺中主要脂肪酸均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C_(18∶1n8)、C_(18∶2n6c)、C_(16∶0)为中华绒螯蟹体内含量最高的脂肪酸;肝胰腺和性腺中动物性饵料组C_(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粗饲料和配合饲料组(P<0.05),性腺中配合饲料组C_(20∶5n3)(EPA)含量最高(P<0.05);配合饲料组肌肉中的∑n-3PUFA/∑n-6PUFA值显著高于粗饲料组和动物性饵料组(P<0.05),具有更高的脂肪酸营养价值;在同种饲料组内打斗中,配合饲料组中华绒螯蟹打斗次数和打斗时长均为最高(P<0.05);不同饵料组间打斗中,粗饲料投喂下的中华绒螯蟹更具攻击性,其与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组的打斗中,其打斗次数、争斗发起次数和打斗时长均为最高(P<0.05)。研究表明,配合饲料组投喂下的中华绒螯蟹比粗饲料和动物性饵料组具有更高的脂肪酸营养价值,且攻击性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
为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淡黑镊丽鱼Labidochromis caeruleus生长、体态及色素积累的影响,选取淡黑镊丽幼鱼120尾(初始体质量为1.70 g±0.09 g),分为Z1(对照)、Z2、Z3、Z4、Z5共5组,投喂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7.44%、9.86%、10.91%、15.25%和23.69%的等氮饲料,饲料中添加叶黄素为200 mg/kg,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养殖68 d后测定淡黑镊丽鱼生长及色素蓄积情况。结果表明:Z3组淡黑镊丽鱼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Z1组(P<0.05);Z3组饲料系数最小;Z3、Z4组存活率最高,Z5组存活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鱼体脏体比虽有升高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而Z3、Z4组肝体比则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Z3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鱼体各组织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升高趋势;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各组鱼体亮度(L*)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黄度(b*)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黄度(b*)呈先升高后下降、红度(a*)呈先升高后下降、红度(a*)呈升高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红度和黄度都持续升高;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鱼体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呈增加趋势,Z5组酶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Z1组(P<0.05)。研究表明,淡黑镊丽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10.76%,饲料中脂肪过高或过低对淡黑镊丽鱼的生长和体色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4)
采用3×3双因子设计方法,设3个亚油酸(LA)水平(0.5%、1.0%、1.5%,占饲料质量比)和3个亚麻酸(ALA)水平(0.5%、0.9%、1.3%),配制成9种饲料,分别投喂9组鱼,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体质量为0.80 g±0.02 g),共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LA和ALA含量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中LA和AL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LA为1.0%和ALA为0.9%时均达到最高;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LA、ALA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09%、0.84%;ALA为1.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ALA组(P<0.05),而添加LA对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LA为1.0%组的鱼体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LA组(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随LA含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而水分及肝胰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ALA对鱼体肥满度及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LA为0.5%组的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LA组(P<0.05),而ALA为1.3%时对酶活又有所抑制;LA和ALA含量对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全鱼粗蛋白质、粗灰分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团头鲂幼鱼对LA、ALA的需要量分别为1.0%1.5%和0.5%1.5%和0.5%0.9%,当饲料中添加1.09%的LA和0.84%的ALA时,团头鲂幼鱼生长较好,各项生理机能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为了增加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筛选适宜而有效的鱼油添加量,在等氮等能饲料基础上添加不同含量的鱼油(4%、7%、9%),饲喂3组体质量为(43.40±6.40)g的眼斑拟石首鱼,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30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试验结束后测定3个鱼油添加量水平对鱼体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鱼油4%和7%的试验组鱼体存活率、体长、增重率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4%鱼油添加组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与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鱼体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鱼体肠道脂肪酶(LPS)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等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添加鱼油水平呈正相关;4%和7%鱼油添加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而4%鱼油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甘油三酯含量则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3组的总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4%鱼油添加组DPA和DHA含量分别为(226.72±27.74)、(2470.31±293.51)mg/L,是未添加鱼油的2倍水平,但4%和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过量脂肪(鱼油过多)会抑制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并抑制脂肪代谢相关酶,加速肝脏脂肪沉积;在饲料总脂肪8.21%条件下,即添加4%的鱼油(DHA含量24%)可以显著增加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DHA和DPA含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
为了研究海藻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效果的影响,在水温(18±1)℃下,将体质量(1.25±0.02)g的幼参饲养在容积为25 L的塑料水槽中,每槽6头,投喂采用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干粉及其混合干粉、鲜孔石莼、鲜角叉菜、鲜裙带菜及其混合磨碎液与25%海泥制成的8种饲料,共饲养6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幼参的生长情况和水体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投喂不同海藻饲料的幼参存活率均在80%以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体质量增长最快,特定生长率为(1.38±0.13)%/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组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为最高,且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孔石莼组水体的平均氨氮含量最低,为(0.005±0.003)mg/L,孔石莼干粉组最高,为(0.021±0.016)mg/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投喂鲜孔石莼时幼参的生长效果最好,对水体的氨氮含量影响较小,在刺参幼参培育中添加鲜孔石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及高温下,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上中面层模量组合的沥青混凝土力学响应,得出横向应力、应变,竖向应力、应变,最大剪应力,最大剪应变等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结构剪应力随上中面层模量比的增加,结构剪应力大幅增加,并越来越严重;结构剪应变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表明存在一最佳的上中面层模量比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不同含水率粘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轴固结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饱和、湿润、风干以及烘干的藤森粘土进行了应力-应变特性研究。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不同轴向应力水平下的恒应变率加载试验、蠕变试验以及卸载与重复加载试验。局部变形测量传感器(LDT)被用于三轴剪切试验中的轴向变形测量以提高小应变测量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与饱和度的藤森粘土在单轴固结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条件下都表现出明显的粘塑性。它们的加载速率效应、蠕变效应都相似;而且在蠕变结束后的一小段邻域内藤森粘土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笔者提出用参数β来描述藤森粘土的粘性。对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表明,在单轴和三轴试验条件下不同含水率与饱和度的藤森粘土的β值介于0.034到0.064之间;而且,含水率高的藤森粘土的β值大于含水率低的藤森粘土的β值,单轴试验条件下的β值大于三轴试验条件下的β值。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水泥量、标准砖类型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瓷砖胶拉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养护条件下,瓷砖胶的拉拔强度并未随水泥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泥量在30%~35%时试验结果比较理想.欧洲进口标准砖的测试结果偏差比较小,且测试结果远高于国产的标准砖:国产的标准砖自身相比,处理过的测试结果也比未处理的高很多.  相似文献   

14.
During childhood, playground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Not only do well designed playgrounds help children fast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but also increase their social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User surveys are sources of data to aid for planning, desig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ing of playgroun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yground users in districts which have different socio-economical structures in Erzurum. The study focuses on users of three different playgrounds, who belong to poor-middle-high income family group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yground users of three distri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Results were evaluated using Chi Square (χ2) Correlation Test.  相似文献   

15.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has been to assess the spatially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level at different climatic periods. The study area is Saveh‐Nobaran aquifer in Iran. First, using two drought indices, different climatic periods in the region including wet, normal and dry during 1993–2003 were recognized. Second, with the use of measured elevations of the water table, experimental semivariograms (spherical, exponential and Gaussian) were constructed that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measured groundwater levels. Groundwater levels were interpolated by four different geostatistical methods. RMSE, MAE and R 2 were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method. The R 2 coefficient obtained from kriging, cokriging, TPSS and IDW methods were 0.95, 0.97, 0.89 and 0.83, respectively. Cokriging method was used to create groundwater‐level maps, including maximum, average and minimum water levels for each climatic perio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groundwater depth varies spatially in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厨卫》的一读者要装修新房,在涉及整体橱柜时,她打来电话说:“到了橱柜卖场,不说别的,光一个门板都让人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她请我们介绍一下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门板才会达到最美的效果。编辑没见过她的新房的整体装修图,所以也提不出理想的建议。在这里只能对门板的外观做个综合介绍,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来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砷中毒病区采集砷中毒病人家庭压井水水样33份,采用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33份水样在现场即刻测量iAs(Ⅲ)和iAs(Ⅴ)含量,水样于-20℃保存10d后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应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对2008年7月在内蒙古采集的10份水样逐日测量了冷冻和室温条件下iAs(Ⅲ)和iAs(Ⅴ)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As(Ⅲ)含量现场即刻和10d后测量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6.291,P〈0.001),10d后测量比现场即刻测量平均降低53.78 μg/L,95%CI为36.36~71.19μg/L;iAs(Ⅴ)现场即刻和10d后测量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01),10d后的测量结果比现场即刻测量平均增加23.75μg/L,95%CI为9.47~26.31μg/L;总砷现场即刻和10d后测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806,P=0.426)。逐日测量结果表明iAs(Ⅲ)含量逐渐降低,iAs(Ⅴ)含量逐渐升高。水体基质不同及采样、运输和保存样品的过程会造成iAs(m)被氧化为iAs(Ⅴ),导致不能精确测量不同价态砷暴露水平,因此现场即刻测量砷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砷价态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表冷器除湿和雾化溶液除湿系统的实验原理,对比分析了雾化溶液除湿与高温水表冷器的除湿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湿度下,雾化溶液除湿系统的除湿性能始终优于高温水表冷器除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5-160)kV X射线标准化辐射场和标准铅片对三种不同规格的实心砖在(70-150)kV管电压条件下的铅当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心砖的铅当量随着管电压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管电压为90kV时,铅当量达到最大;实心砖的表观密度越大,比铅当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不同水处理组合工艺的除污染效能,包括化学预氧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的联用。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预氧化能够改善后续常规处理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提高出水浊度保证率和CODMn保证率;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常规工艺;灰关联度分析结果也显示PPC预氧化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灰关联度大,综合作用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