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2)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业务的主要风险,是当股票价格跌近平仓线而大股东没有能力及时补充抵押物时,会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损和股票暴跌。建议建立股票质押宏观风险预警指标(RIPS),并利用该指标跟踪研判股票质押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测算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比例质押现象对股票质押风险的影响,深入分析股票质押市场风险的结构性特征。一是可以利用RIPS指标持续跟踪监测股票质押风险;二是研究建立大股东质押比例上限逆周期、结构性调节机制;三是要求证券经营机构加强相关风险管理,做好股票质押业务压力测试工作。此外,要完善相关应急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2.
正4月25日,中国证监会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这是国务院"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后,各职能部门推出的首个落地文件。几乎同时,上交所在4月24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交易业务指南》《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交易及结算暂行办法》中对即将推出的上交所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模式进行规范,明确ABS可作为三方回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是券商基于股权质押融资模式开展的一项创新业务。具体是指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以约定价格向指定交易的证券公司卖出特定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照另一约定价格从证券公司购回标的证券的交易行为。各券商目前均在大力推进约定购回式业务并依此为基础拓展股票质押融资等新型资本中介业务。对现有该类业务的模式进行归纳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了解信托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对现有业务模式的内涵风险因素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7)
公司上市后,一般会受到股票回购动机及措施的影响。目前,我国学者就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财务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且大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为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实施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文章采取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最大规模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股票回购实施前后对企业财务效应造成的影响,指出股票回购会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但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作为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基石的股权质押制度,是对实物作为质权客体的传统担保制度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股权质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担保贷款方式,因多种便利的因素而逐渐为人们重视。然而,我国现行相关制度仍存在许多缺陷,相关部门法之间存在许多冲突之处,虽然《物权法》出台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许多地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仍值得推敲。在股权质押贷款实务中,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贷款存在更大的风险。目前学界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进行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试图从理论上推断出更好的解决方式,而忽视了法律实务。笔者从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尝试对股权质押的概念进行深入解析,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0)
股票回购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一种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和财务管理方式。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股票回购起步较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股票回购也受到上市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发展历程,并以洋河股份股票回购为案例,分析回购动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类信托业务是利用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担保资产成立信托计划获得融通资金的一种业务模式。该业务拓宽了担保资产的类型,赋予了非交易性股票的担保价值,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各信托公司已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业务模式。将现有的该类业务模式予以归纳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了解信托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对现有业务模式的内涵风险因素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股票回购在美国已经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长,在股权分置改革之际其又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该文结合有关股票回购动因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特殊动因,并指出在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5)
近些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实体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上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有融资需求但由于监管机构严格的监管条件难以筹得资金的情况,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的筹集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上市公司开始频频采用股权质押这种新的渠道筹集资金,公司的股东将手中的股权质押给第三方,将手中的变现能力较低的股权转换成现金,迅速获取了资金。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股权质押这种融资方式有着融资灵活、成本较低的特点,但是股权质押往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依然可以进行重大决策,但与股权相关的收益的权利即现金流权却转移到了质权人手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直接后果即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就给了控股股东动机和机会,采用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特殊的财务安排等手段为自身谋取利益,掏空公司,从而导致降公司价值降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312-315
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的股票回购对市场具有正向效应,且在事件日达到最大化.但同时存在着信息提前泄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