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路面压实监控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信号连贯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云边协同的智能监控系统。针对弱信号环境下的路面压实过程功能需求,提出云边协同计算系统的架构和场景交互部署方案。集成单基站RTK技术、加速度传感器和WiFi局域网技术等硬件要素,建立数据库、通信协议接口、参数实时监控模块和数据管理追溯模块的连接与设计。通过开展压路机碾压过程参数的实时采集传输试验,验证云边监控系统在高寒地区快速采集和反馈数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云边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路面压实过程的实时通信、管理、统计和历史数据追溯,可作为施工单位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压实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内无人驾驶技术已得到成功应用。全自动无人驾驶因节能环保、节省人力成本、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等优点逐渐受到各大在建轨道交通城市的青睐。但基于国内无人驾驶的起步较晚,经验不够丰富,如何在现阶段条件下,评估无人驾驶系统在试运行期间需要进行哪些运营演练测试来验证无人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操作性也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论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的经验以及国家相关规范,梳理出一套无人驾驶系统试运行期间需要开展的运营演练测试科目,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17-19
文章针对传统集中式云数据中心的问题,提出了云边融合的3层网络架构,以实现海量本地数据的即时处理。利用边缘层的多个分布式边缘服务器开展协同任务处理,提供并行计算的能力。针对如何在多个服务器中进行任务调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队列的任务调度框架。  相似文献   

4.
乔丹 《城镇供水》2023,(2):25-27+45
针对目前城市供水管道检修方法存在的不足,且市场上缺乏一种全方位的管道状态监测系统,分析了在工程现场前端与终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此外,在边缘端部署数据融合与图像识别算法模型,可对前端感知设备获取的流量与漏点信息进行优化识别,最终形成智能化闭环处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案,从而保障供水管道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智慧城市及交通系统的概念,对智慧轨道交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轨道交通业务需求的研究,归结出了乘客出行、运行管控、设备运维三大应用场景;结合应用场景,推导出了基于全息感知的智慧轨道交通总体框架体系,并总结出了智慧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的标准架构.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7)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且多数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逐步向都市边缘区延伸,以改善中心城区与都市边缘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都市边缘区与中心城区的不同特点,文章引入E-TOD理念,并以宁波为例,通过分析其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提出了E-TOD理念下的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模式与策略: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提出差异性的开发模式;二是要强化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的耦合度;三是要通过多种交通接驳方式来拓展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四是要创新土地储备与开发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期内谋划沿线城市开发,可有效促进人口、空间、产业集聚,实现建成后的土地增值效益回收。但是在现实中,其受政策、规划、市场、开发主体等因素制约致成效并不显著。为此从项目开发视角,对轨道建设与城市开发协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凝聚共识、前期筹划、持续经营、长效机制、弹性策略等举措,加强开发主体与政策制定者的联动,以期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在时间、空间、资金安排上相协同。  相似文献   

8.
正1技术革新海康威视AI Cloud框架发布引领行业随着各行各业的计算业务越来越复杂,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应运而生。但云计算的使用,要求将计算所需数据全部通过网络传送至数据中心。如此一来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而且传输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高延迟、高能耗、网络拥塞、低可靠性等问题便会出现。针对上述问题,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表示,赋能边缘智能是大势所趋。海康威视发布"IoT-基于神经网络的认知计算系统——海康AI Cloud框架",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全面引入AI技术,全面开启AI在行业的应用。AI Cloud框架由云中心、边缘域、边缘节点  相似文献   

9.
尽管环境视觉感知领域有深厚科研积累,但由于系统性理论及实证缺乏、感受信息采集失真、缺乏实景信息互动等问题,景观视觉规划设计实践仍然相对薄弱。本文以美国景观视觉资源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研究和预实验的方法,以选取美国林务局视觉规划为例,总结了传统景观视觉规划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通过包括生物反馈信息采集、地理信息协同平台、增强现实等技术对目前景观视觉规划设计过程进行优化和模拟检验。预实验结果表明上述若干新技术对于改进现有视觉规划设计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并分析了新技术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为了提高武术散打鞭腿的动作有效指导性,提出基于特征提取的武术散打鞭腿动作视觉图像识别方法。结合帧片段扫描技术进行武术散打鞭腿动作视觉图像采样,采用边缘特征分割方法进行动作视觉特征表达处理,建立动作视觉图像的边缘轮廓特征分析模型,结合模糊度辨识方法进行动作视觉图像的去模糊度处理,提高动作视觉的输出信噪比,建立动作视觉特征分析和自适应特征提取模型,根据对动作视觉特征提取结果实现对武术散打鞭腿动作视觉图像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武术散打鞭腿动作视觉图像识别的准确性较高,特征识别能力较好,在指导武术散打鞭腿动作训练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