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肇源县江河防洪砂堤情况,选取王云成堤段为砂堤防护新技术试验工程,针对砂堤破坏原因,以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组合为技术主线,结合寒冷地区江河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经济特点,实施多种防护新技术设计方案,为黑龙江省堤防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了以干流堤防、尼尔基、丰满、白山等干流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和胖头泡、月亮泡等流域性蓄滞洪区构成松花江干流防洪工程体系。其中胖头泡蓄滞洪区是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提出的骨干调蓄工程,是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江河防洪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胖头泡蓄滞洪区范围为嫩江、松花江干流的左岸,肇源县的西北部,东以安肇新河下段右侧堤防及林肇公路左侧的自然岗地和新建堤防为界,南至养身地到古恰的松花江干流左侧堤防,西以老龙口到养身地的嫩江干流左岸堤防为界,北至南引水库的1~4号、21~33号堤坝,区内总面积1 994 km~2。文章阐述了胖头泡蓄滞洪区分洪口工程的概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洪口场址比选和分洪口型式比选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嫩江干流防洪工程与尼尔基水利枢纽防洪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江干流全长1370km,嫩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其洪水过程多由几次暴雨迭加而成。嫩江干流防洪急待解决。嫩江干流现阶段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工程,能防御5~15年洪水。存在的问题是:堤防实际防洪能力太低,缺乏水库防洪,河道管理不善。嫩江干流防洪工程措施有代表性的方案有三个,一是纯堤防方案;二是上游分洪方案;三是堤库结合方案。在诸多方案中经研究比较,嫩江干流防洪最佳工程措施是堤库结合,而在尼尔基镇修建尼尔基水利枢纽,有其它水库工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胖头泡蓄滞洪区位于嫩江、松花江干流的左岸,肇源县的西北部,东以安肇新河下段右侧堤防及林肇公路左侧的自然岗地和新建堤防为界,南至养身地到古恰的松花江干流左侧堤防,西以老龙口到养身地的嫩江干流左岸堤防为界,北至南引水库的1~4号、21~33号堤坝。区内总面积1994km~2。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哈尔滨市防洪工程体系包括白山、丰满、尼尔基水库,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加高加固堤防,哈尔滨公路大桥、滨洲、滨北铁路桥扩孔结合北岔河道疏浚,河道滩岛整治等。其中通过堤防加高加固,哈黑公路桥、滨洲、滨北  相似文献   

5.
辽河干流堤防由于砂基砂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防洪隐患。本文对辽河砂基砂堤基本情况进行简介,分析了适合辽河干流堤防砂基砂堤处理的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1998年嫩江发生特大洪水,给富裕牧场堤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现有堤防断面小,砂基砂堤和险工隐患多,防洪标准只有10年一遇。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水利部、水利部松辽委员会。黑龙江省水利厅及农垦总局水利局等部门有关精神要求,此次对嫩江干流堤防富裕牧场段进行消险加固。一、工程概况(一)水文、气象嫩江干流富裕牧场段堤防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富裕牧场境内,嫩江中游左岸,行政区划属富裕县。堤防所在地区气温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相似文献   

7.
嫩江干流全程1370km,嫩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其洪水过程多由几次暴雨迭加而成。尼尔基水利枢纽的建设改变了嫩江干流的防洪方案,由单纯依靠堤防转变为堤库结合,通过水库的防洪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嫩江干流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8.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有效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可以为制定超标准洪水防御对策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以辽河干流石佛寺水库至柳河口段右岸堤防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洪水风险图的研究成果,结合防洪工程条件及社会经济现状,从减轻洪水灾害的角度,研究了堤防遇到超标准洪水发生溃决时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胡雄飞  翁朝晖 《人民长江》2012,(Z1):145-146,176
沮漳河由于受长江洪水严重顶托,防洪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在不同频率洪水条件下,采用一维恒定流模型计算了沮漳河干流临江寺——两河口河段的水面线。依据计算结果,针对目前的河道堤防情况,对沮漳河现状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沮漳河的防洪能力不高,发生10 a一遇洪水,即需要采取临时抢护措施。为确保沿河地区的防洪安全,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防洪保护区堤防溃口设置方案是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重要依据条件。为提高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质量,对洪水风险图编制过程中河道险工险段、砂基砂堤、穿堤建筑物、堤防溃决后洪灾损失、河道洪水流量、流速变化等因素对溃口设置方案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堤防溃口位置选择、溃口宽度、溃决形式分析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松花江、嫩江干流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嫩江干流堤防多处溃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军民奋力抢险,使淹没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低标准的防洪工程抗御了远远超过其防洪标准的特大洪水,取得了巨大的防洪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98防洪效益计算理论及方法,并做出了量化、物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沿江两岸城镇密集、各类产业园区聚集,一旦长江干流堤防溃破,洪水会迅速淹没沿线低洼地带,将造成巨大损失。论文以和县江堤防洪保护区长江干流堤防溃口风险为例,说明防洪保护区内现状地形及内河堤防对洪水演进的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堤防工程现状松花江干流防洪工程农垦总局段堤防包括六个农场即江北为新华农场、梧桐河农场、普阳农场、二九○农场 ,江南为江川农场、二九一农场。因松花江干流堤防上没有修建大型控制性工程的条件 ,近期或将来农场都主要依靠堤防保护。农垦段现有堤防 1 78 3 8km ,其中干流堤防 1 3 6 2km ,回水堤堤防 42 1 8km。堤防防洪标准接近二十年一遇。现有堤防堤顶高程参差不齐 ,堤身断面小 ,高度不够 ,多数没设马道 ,部分堤段是砂基砂堤 ,部分堤身筑堤土料含有机质土、腐殖土、杂草和砂夹层 ,又由于施工机械为推土机 ,堤防背水侧有大…  相似文献   

14.
长江堤防防洪效果与效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螺山,武穴-九江河段及洞庭,鄱阳两湖水位均超过历史最同洪水位,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堤防防洪效果的分析,并依据有关实际资料对主要堤防的防洪经济效益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建国以来逐年培修的堤防工程在1998年洪水中的防洪效益达4067亿元。  相似文献   

15.
黄河干支流防洪形势、总体布局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中下游干流河段及主要支流防洪工程还不完善,洪水灾害时有发生。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黄河防洪减淤的总体布局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干支流水库的基础上,继续兴建中游干流古贤、碛口水库,支流沁河河口村水库;根据水沙条件的变化,长期不懈地进行下游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整治、挖河固堤等下排工程建设,排洪排沙入海,保证设防标准内的防洪安全,重点进行东平湖滞洪区建设,长期开展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黄河下游的主要治理措施是堤防加固,河道整治,东平湖滞洪区加固,滩区安全建设,挖河固堤,河口治理以及古贤,河口村水库建设,上中游干流河段和主要支流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堤防,河道整治或防冲护岸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长江发生了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中下游干流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干流自沙市以下全线突破历史最高洪水位0.18—1.66米。时值建国初期,长江防洪工程主要依靠防御标准不高的干支堤防,开辟的分蓄洪工程甚少。为确保重点堤防、城市的安全,采取了扒口分洪、蓄洪的洪水调度和临时抢筑子堤等一系列措施。经近千万名军民奋力抗洪抢险,全国各地大力支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并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土工格室做为土工合成材料的新产品,因其具有独特的三维网格结构和护坡作用,被应用于公路、铁路护坡中,为证实土工格室对防护江河砂堤坝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于2000年7月在肇源县城西王云成堤段修建了“砂堤护坡新技术试验工程”。  工程概况 肇源县处于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干流上游北岸地区,属松嫩平原心腹地带,洪涝灾害比较频繁。肇源县现有堤防长11041公里,堤高30~45米,顶宽一般4米左右…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长江、嫩江大洪水后,松辽流域委员会及各省区,认真落实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近期消险加固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洪水过后,迅速掀起了防洪工程建设的高潮,经过5 a的实施建设,嫩江干流形成了以上游尼尔基水利枢纽为核心,配以下游干流堤防共同防御嫩江洪水的防洪工程总布局。防洪标准达到了20 a一遇以上,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个别重要堤段,如:齐富堤防还没有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应加快齐富堤防达标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项目的实施,理论上将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由此对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的必要性的认识形成了两个误区:其一,认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汉江中下游河段将无大汛可防;其二,认为只要汉江上游不发生特大洪水,下游堤防将可安全度汛。然而笔者认为:汉江下游防洪的关键问题是干流河道泄洪能力上大下小与上游洪水来量极不相称以及中游区间洪水来量不可控制的矛盾,加之汉江下游堤防至今未达标,险情隐患年连发生。因此,即使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汉江下游防洪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从分析汉江防洪概况和堤防现状入手,诠释了两个误区,阐述了“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势在必行”的观念,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堤防是长江流域最古老、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防洪工程设施,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长期以来靠堤防抗御洪水,延续了2000多年,逐渐形成完善的堤防系统。从地域上看,长江流域堤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长江上游堤防,干流少有堤防,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主要支流的中下游,长约3100km。二是长江中下游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邵阳湖、太湖区堤防,总长35500km,是长江堤防的主体部分。长江干流自枝城以下两岸均筑有堤防,保护总面积达12.6万kmZ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高程普遍低于干流及支流尾阎洪水数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