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光电技术》2006,47(1):18-22
厚膜介质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是一种基于厚膜印刷技术和薄膜荧光粉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固态显示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高清晰度彩色平板显示器件已研制成功。该技术在亮度、对比度、颜色、图像质量、寿命和成本方面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厚膜介质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已从研发阶段过渡为商品化生产阶段。本文将介绍TDEL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赵博选  王琦 《电视技术》2014,38(4):43-51
分析了近几年柔性显示技术的市场规模,并对未来市场做了展望及预测。全面地研究、分析、总结了主流的八种柔性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电泳显示、TFT-LCD显示、无机电致发光显示、电子粉流体显示、干涉调制显示、电致变色显示、等离子管阵列显示等)的显示原理、研发现状、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及相关产品/样品模型,提出了对应柔性显示技术未来研发方向及思路。并对另外两种柔性显示技术(光子晶体显示及电润湿显示)做了技术原理、研发现状及研发方向等的研究与分析。最后对柔性显示技术研发中的共性焦点问题和未来关键研发思路及方向做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当液晶电视(LCD)与等离子电视(PDP)加速进入家庭,DLP、LCoS等各类背投虽已上市但大多消费者对其还较陌生以及刚揭开面纱的OLED电视初露峥嵘之际,一种新型电视——激光电视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从电视发展历史排代.黑白电视机是第一代,彩色电视机是第二代,平板高清电视为第三代,那么第四代可能就是被称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而即将亮相市场的激光电视。目前,全球主要有日本三菱、索尼与精工爱普生、德国LDT公司、韩国三星公司在积极开展激光电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三菱已有完整的产品在2008年CES上展示。我国在激光显示领域的研发并不落后,对扫描式和投影式两种激光显示技术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投影式激光显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相应的激光显示产品,研发技术总体水平与国际同步,某些关键技术(如色域覆盖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肯化巨资投入激光显示技术及其电视等显示产品的研发,那么,它一定有其固有的优于其它显示产品的地方。下面就激光显示技术的具体产品——激光电视向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业界新动态     
《实用影音技术》2014,(3):19-32
一、中国有望打破柔性显示垄断格局 在京东方成功研发出9.55英寸基于OxideTFT背板的柔性AMOLED显示屏不久,近日,维信诺也推出了3.5英寸的低温多晶硅(LTPS)柔性AMOLED全彩显示屏,标志着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向柔性显示领域进军。  相似文献   

5.
便携性、高亮度、低功耗、高清晰度和无线连接是目前电子显示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此业界加大了对微显示器的研发及生产力度。微显示器的特点之一是它可以制作得很小 ,因而便于携带 ,且能产生高清晰度的大屏幕图像。微显示技术现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竞相研发的热点 ,Philips、Thomson、三星、CRLOpto、Noki a、中国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韩国电子技术研究所 (KETI)、汉城国立大学、台湾Microdisplay公司、联电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均已开发此项技术。日本微电子产品生产向来不可小视 ,目前进入该领域的有Miyota、JVC、日立、Epson…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显示技术发展很快,平板显示器具有完全平面化、轻、薄、省电等特点,符合未来图像显示器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主流平板显示包括液晶和等离子,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更多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使平板显示的显示性能更优化。  相似文献   

7.
平板显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的平板显示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和评价了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及其现状和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平板显示新技术,并对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LCoS投影显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具体介绍一款LCoS显示芯片的研究成果出发,展示了LCoS投影显示技术在中国的研发水平,其间不仅给出LCoS显示芯片的实际生产结果,并对其光学参数作出测量,而且介绍了LCoS显示技术的优势与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9.
张屹东 《红外》2018,39(6):34-39
体三维显示技术是三维显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首先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体三维显示技术进行了分类和举例,然后对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虽然目前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未来的新方案将会应运而生,并将逐步取代现在的二维显示。  相似文献   

10.
《电视技术》2012,(20):18
2012年9月23—24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分会主办、首控光电(天津)有限公司协办的"北京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产业化配套座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金国藩和许祖彦两位院士表达了对激光显示技术发展的信心。我国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在经过多年研发与试生产,在激光光源、均场及消相干等技术方面已取得居于国际前列的水平。激光显示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在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条,对于我国发  相似文献   

11.
显示技术是电子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从最早的CRT显示技术,到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等,这些显示技术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提高了电子产品的性能。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开发,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透明显示和柔性显示技术相应成为显示技术的研发热点。本文基于专利文献,对透明显示和柔性显示技术领域的主要申请人以及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季旭东 《光电技术》2001,42(2):43-50
本文重点分析了表面传导显示(SED),纳晶电变色显示(N-ECD)以及旋转球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说明了了综们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费悦 《显示器件技术》2007,(4):36-36,52
手机显示屏因LCD品质和技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能显示的图象越复杂,画面的层次也就越丰富。因此,各手机显示面板生产厂家不遗余力的研发出了各种用于手机显示的LCD技术。  相似文献   

14.
LCO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显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垄断性专利的技术。与其它显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潜在的低成本等特点,必将成为未来数字电视的主流技术。本文就LCOS技术产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中国进行LCOS产业化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TFT—LCD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的主流技术,它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主导显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显示技术深受市场欢迎,应用十分广泛,国内外各类近眼显示设备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各类近眼显示设备成像原理和采用的光学元件各有不同。本文对当下各种近眼显示成像技术进行了概括和分类,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类近眼显示光学系统。针对双目视差显示系统、视网膜成像显示系统、集成成像近眼显示系统和全息技术近眼显示系统进行了介绍,深入剖析了几种典型近眼显示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光路结构。提出了一种双目视网膜投影成像三维(3D)显示装置,将双目视差技术与视网膜投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结构紧凑、无辐辏聚焦冲突、高清晰度的视网膜投影成像立体显示效果。对各类近眼显示技术的发展、更新以及各自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近眼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众所周知,TFT—LCD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的主流技术,它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主导显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体数据显示技术.针对该技术存在的实时显示问题提出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该方法以Visual Studio.NET为平台通过基于OpenGL格式的三维模型为例进行实验,对三维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压缩编码以及快速绘制进行了研究.程序已在VC++.NET环境下编译、调试通过,优化代码后,图像显示的刷新速度为24帧/s,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了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佳能和东芝公司研发的S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低成本制造技术终于初现端倪。2005年5月下旬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国际显示器展示大会“SID2005”上,两公司的合资公司SED发布了SED显示屏电子发射源的制造方法,指出该技术在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该公司  相似文献   

20.
卢有祥 《光电技术》2003,44(3):26-29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是下一代最有竞争力的平板显示器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产业界正加紧研发。本文将介绍将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背景、工作原理和驱动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