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纳滤膜在不同产水率条件下的净水性能和膜通量衰减过程,以及纳滤膜在产水率90%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MBR作为预处理与纳滤膜联用,考察联用工艺对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MBR膜和纳滤膜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额定工况,纳滤膜在90%产水率条件下运行,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和脱盐率分别降低4%和3.5%,仍具有优越的净水性能;膜通量衰减速度增加17%.研究同时表明,降低纳滤膜进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能够有效缓解纳滤膜的污染过程,使纳滤膜能够在90%产水率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通量.MBR与纳滤膜联用对氨氮和TOC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浓度为1.5 mg/L、3.5 mg/L时,出水分别降低到0.4 mg/L、0.2 mg/L.MBR通过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有效地缓解了纳滤膜的污染过程,在60天的运行中纳滤膜通量仅下降24.7%,但MBR膜TMP增长较快,试验中共进行了6次膜清洗.  相似文献   

2.
预处理方式对纳滤工艺性能及膜污染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混凝、活性炭过滤、生物活性炭过滤、超滤膜过滤几种工艺及其组合作为纳滤膜预处理工艺对纳滤工艺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组合工艺对水中总有机物、可生化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各自的膜污染特点.结果表明,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超滤膜混凝生物活性炭过滤活性炭过滤;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生物活性炭过滤混凝活性炭过滤超滤膜.超滤作为预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减缓纳滤膜的污染过程,而其它预处理方式单独运用不能有效延缓纳滤膜通量衰减.混凝与生物活性炭组合、混凝与超滤组合以及超滤与生物活性炭组合三种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预处理过程的效果,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浸入式超滤膜处理垃圾渗滤液SBR排水的中试研究,考察了膜系统运行参数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引入盐酸进行维护性化学清洗-EFM清洗,确定最优运行参数的情况下,膜系统运行稳定,跨膜压差小于0.025 MPa;膜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且超滤膜出水SDI小于1,大大减轻后续纳滤或反渗透膜工艺中膜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采取超滤膜对乳清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NF270纳滤膜的通量衰减规律以及对乳清中盐和乳糖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压力由0.4 MPa增加到0.6 MPa时,纳滤膜稳定通量增大,膜通量衰减加重.纳滤膜的盐截留率先下降后上升,乳糖透过率略有增加,增加压力有利于乳糖和盐之间的分离;当压力为0.6 MPa,转速为418.6r/min,在蛋白质的等电点pH值为4.8时,纳滤膜通量小且膜污染最为严重,此时盐截留率最低;pH值为3时所对应的膜通量与料液呈中性时相比,乳清通量增加,且通量衰减幅度小,此时盐截留率为30%,乳糖透过率达80%,因此酸性条件有利于提高通量及乳糖和盐之间的分离效果;提高膜表面的湍动程度时,膜通量增加且膜污染减弱,相应的纳滤膜的盐截留率较小,而对乳糖的透过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培训时间:2018年3月25~31日培训地点:天津·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课程主要内容:水化学、分离膜技术、膜法预处理、常用药剂选择、超微滤膜工艺技术、纳滤与反渗透工艺技术、膜系统运行维护与故障诊断、清洗与再生、膜法水处理现场技术管理、工艺设备及配套装备.培训同期进行膜组件拆装、剖析、清洗的现场操作及超微滤、反渗透系统操作的现场讲解.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RO)海水淡化是一种有效获取淡水的技术,同时,结垢、浓水处理、能耗等问题制约着反渗透的进一步发展.采用纳滤(NF)作为反渗透的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能有效解决反渗透膜结垢问题,并降低能耗,有助于排放浓水的处理.本文从海水淡化预处理纳滤膜的性能、海水淡化纳滤预处理的工艺以及NF-RO与其他方法联用三个方面综述纳滤-反渗透联用进行海水淡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生活用水处理中的膜污染特性,采用碟管式纳滤膜作为处理的元件。观察并分析碟管式纳滤膜的膜元件污染情况与程度,总结碟管式纳滤膜需要达到的应用要求,从处理方法、分离性能、水质处理、污染物成分与处理4个方面提出建议,优化碟管式纳滤膜的应用方案,在了解膜污染特性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生活用处污染处理对策,肯定碟管式纳滤膜的应用效果,以期能够提高生活用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8.
超滤膜污染以及膜前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滤是一种重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但是膜污染会造成超滤工艺的运行维护成本增加、膜使用寿命缩短,限制超滤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总结了超滤膜污染和膜前预处理以缓解膜污染研究的前沿动态,对主要膜污染物质、膜污染机理以及膜前预处理对膜污染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天然水中亲水性大分子有机物是主要的膜污染物质,而混凝、吸附和预氧化等膜前预处理都无法消除亲水性大分子有机物引起的膜污染.引起滤饼层污染、膜孔堵塞污染和膜孔内吸附污染等膜污染形式的力学因素研究将是膜污染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开展膜前预处理技术和组合研究,强化亲水性大分子有机物膜污染的缓解是膜前预处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纳滤装置对某电厂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判定主要污染物,研究纳滤膜污染特性.结果 表明,在运行过程中,纳滤膜通量在前18 h内由69.1 L/(m2·h)迅速降低至40.2 L/(m2·h),同时膜脱盐性能衰退,对Ca2+、SO42-和Mg2+的截留率呈现下降趋势.污染膜表面平均粗糙度从(5.94±2.13) nm增加至...  相似文献   

10.
超滤-纳滤双膜法作为新型分离技术应用于红霉素发酵液的过滤和浓缩.双膜法是指行先用陶瓷或金属超滤膜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之后树脂脱色,再进入纳滤膜浓缩.详细分析与总结了纳滤膜的膜污染,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选用专业清洗剂和清洗方法,给出最佳的再生方案:在0.37MPa,38~45℃下,采用专业清洗剂碱酸清洗法清洗和定期采用酶碱酸清洗法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在保持同样通量下,专业清洗剂清洗后的一级膜进口压力比片碱、柠檬酸清洗后的一级膜进口压力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11.
超滤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良好的预处理是保证反渗透(RO)装置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与传统预处理技术相比,UF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海水的SDI、浊度和TOC等,为RO装置提供优良、稳定的进水,增强RO膜的可靠性.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UF技术作为RO淡化预处理过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此外,对UF膜的污染和控制对策研究进展也作了评述.UF作为膜法海水预处理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新兴的材料科学技术,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低能耗的优点,在锅炉补给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膜分离的原理、相关膜材料和膜过程的特点以及膜技术在锅炉给水预处理、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膜材料科学和技术在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钢铁工业废水回用深度处理装置上,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HYDRAcap60系统被用于反渗透预处理.介绍了针对膜污染问题开展的工艺优化现场试验,给出了优化工艺条件.分析了膜污染物的成分,并讨论了膜污染的可能机理.在超滤膜前在线投加粉末活性炭-三氯化铁混合絮凝剂对促进系统稳定运行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膜污染的发生.现场试验分为条件试验和优化工艺确认试验,确认试验连续运行近3个月,期间试验装置跨膜压差没有明显增加.酸性和碱性溶液化学清洗(CIP)和加药反洗(CEB)对系统性能恢复都有明显作用,透过膜的清洗液循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鱿鱼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先盐渍再醋渍和先醋渍再盐渍2种方式,对鱿鱼进行预处理,并结合使用高阻隔性复合薄膜进行包装处理。试验测试了不同盐水浓度、不同pH值、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包装薄膜及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鱿鱼新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水质量分数为3%、醋溶液pH=4、先醋渍再盐渍30 min、选用PA/PE复合薄膜条件下,鱿鱼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Seawater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inly due to disparate concentration levels between the analyte and the salt matrix causing interferences in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We propose here a miniature electrochemical sample pretreatment system for a rapid removal of NaCl utilizing the coaxial arrangement of an electrode and a tubular Nafion membrane. Upon electrolysis, chloride is deposited at the Ag electrode as AgCl and the sodium counterions are transported across the membrane. This cell was found to work efficiently at potentials higher than 400 mV in both stationary and flow injection mode. Substantial residual currents observed during electrolysis were found to be a result of NaCl back diffusion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membrane due to insufficient permselectivity of the Nafion membran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idual current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outer solution. On the basis of ion chromatography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signed cell used in flow injection electrolysis mode reduced the NaCl concentration from 0.6 M to 3 mM. This attempt is very important in view of nutrient analysis in seawater where NaCl is a major interfering agent.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treatment of artificial seawater samples does not reduce the content of nitrite or nitrate ions upon electrolysis. A simple diffusion/extraction steady state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lectrolysis cel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6.
自来水厂超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超滤膜技术及其制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超滤膜技术用于自来水厂的最大障碍—膜污染的机理.并简述近年来自来水厂通过原水预处理、不同的膜清洗方法和优化操作条件等改善超滤膜污染方面的新进展,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超滤膜技术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现状,展望超滤膜技术应用于自来水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污染是海水淡化系统反渗透膜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2016年春季,红沿河核电厂海水淡化系统一级反渗透膜出现压差频繁快速升高、脱盐率不变、产水量下降的现象,反渗透膜解体解剖分析表明受到微生物污染。分析反渗透膜压差频繁升高、产水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杀菌不彻底造成微生物滋生,从而导致压差升高。通过增加海水预处理杀菌剂次氯酸钠加药量,提高超滤水箱出口残余氯水平,以减少海水中微生物滋生,并在不同的季节,控制不同浓度的加药量。经过运行验证,该措施能够将反渗透系统进水的微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降低反渗透膜压差升高的频率,提高了红沿河核电厂海水淡化系统设备运行可靠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复合膜反渗透装置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反渗透(RO)装置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复合膜反渗透装置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包括:RO前的预处理工艺的选择,采用紫外线杀菌器及电子除菌器;RO膜阻垢剂及抑菌剂的选择;RO系统停运时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RO系统被微生物污染后用杀菌剂药液清洗RO膜及系统.  相似文献   

19.
The nasal drug absorption and the effect of absorption promoters have been studied in rabbits. Nasal mucosa excised from rabbits was mounted as a flat sheet in an in vitro chamber.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hange in the porosity of the membrane by pretreatment with bile salts increase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dium chloride in the nasal membrane. The permeabilities of dextran derivatives were enhanced by pretreatment with sodium glycocholate (GC).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 of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iethylaminoethyl dextran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深度回用为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方案之一,中水水质对深度回用工艺中反渗透膜的影响不容忽视.将电厂中水回用工程中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进行解剖分析,通过加压染料试验、表观观察、烧失量分析、SEM-EDX、GC-MS等方法对膜面污染物及其在膜面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面主要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烃类、脂肪酸类物质;少量无机污染主要是SiO2;污染物总量沿从膜卷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逐渐增多,无机污染的变化与之相同,而有机污染的变化与之相反.表明阻垢和杀菌预处理系统及维护管理工作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