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3)
以西瓜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酿制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时间、玫瑰茄提取液浓度、酵母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对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复合果酒的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是酵母添加量,其次是白砂糖添加量和玫瑰茄提取液浓度,而发酵时间的影响最小。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7 h、玫瑰茄浸提液浓度为3%、酵母添加量为0.04%、白砂糖添加量为44%(均以西瓜汁重量计)。经单宁、果胶澄清处理后的复合果酒,色泽为淡黄色,酒体澄清透明,微酸爽口自然,酒精度为8.33%Vol。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0):61-66
以牛津杯法比较解淀粉芽孢杆菌KN-BL-1及其发酵豆粕的抑菌效果,通过酸沉淀法分离粗多肽,确定产生抑菌效果的为多肽类物质,通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粗多肽以研究其各组分的抑菌效果,并使用4000 Q TRA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初步确定抗菌肽样品的分子量范围。结果表明,KN-BL-1及其发酵豆粕浸提液对S.aureus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粗多肽经过层析分离纯化后,三个峰表现抑菌特性,其中有一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清晰,直径为19.8 mm。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采取正交试验方法,对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叶片抑制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下不同浓度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茄托鲁巴姆叶片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采用30℃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浓度为20~40g/L时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70%。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4)
本文采用USSL法、浸润法制备土壤饱和泥浆,抽滤得到盐碱土饱和浸提液,测定盐碱土饱和浸提液的电导率。结果表明:USSL法制备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变化范围为0.68~32.14ds/m,浸润法制备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变化范围为0.69~33.08ds/m,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沥青在路面、屋顶以及管道内部的应用决定沥青和水具有接触的机会,这使得沥青中的组分浸出并对水环境造成危害。对影响沥青组分浸出的4个因素的研究表明,浸提液COD值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沥青经SBS改性和氧化后,浸提液COD值较基质沥青有所增加。随着温度升高,沥青组分的浸出量增大,但温度对针入度小的沥青组分的浸出量影响较小。沥青的浸提性能受NaCl的影响也不同,而沥青经改性和氧化后其浸提液COD值变小。酸性环境对沥青组分的浸出性能影响较大,而碱性环境几乎不对其造成影响。根据沥青来源不同,浸提性能受pH值的影响也不同,而沥青经SBS改性后浸提液COD值相对基质沥青有所增加,氧化沥青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170-171
为了解决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问题,文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双季铵盐/纳米溴化银抗菌复合材料.用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FTIR)和动态光散射(DLS)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采用了最低抑菌浓度(MIC)对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双季铵盐/纳米溴化银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姜黄挥发油,采用80%乙醇浸提、结晶法制备姜黄素。利用滤纸片固相扩散法研究了3种姜黄提取物对6种畜禽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利用平板涂布法研究了姜黄提取物对6种病原菌的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两种姜黄挥发油和姜黄素对畜禽病原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姜黄挥发油的抑菌效果好于姜黄素,其中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姜黄挥发油抑菌效果最佳。3种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菌、猪伤寒沙门菌、猪链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水蒸汽蒸馏姜黄挥发油6.25、6.25、12.5、6.25、12.5、6.25 mg·m L~(-1);索氏提取姜黄挥发油12.5、12.5、25.0、12.5、25.0、12.5 mg·m L~(-1);姜黄素50.0、100.0、50.0、25.0、100.0、50.0 mg·m L~(-1)。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20-21
为研究松针提取物抑菌效果,采用马尾松和雪松松针的水、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浸提物,分别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松针抑菌作用由强到弱的部位为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总体上雪松的抑菌作用要强于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跟松针的品种、部位以及供试菌种的种类有关。该研究可为今后松针抑菌作用的开发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为研究蓝莓色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及其稳定性,采用功率为350 W超声辅助提取蓝莓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水浴温度、提取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蓝莓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20min和40%乙酸乙酯溶液。同时考察了蓝莓色素对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采用乙醇浸提、离子液体-乙醇浸提姜黄中的有效成分姜黄素,以姜黄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姜黄素采用乙醇浸提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5℃,乙醇浓度85%,料液比1:40,提取时间1. 5h;采用离子液体-乙醇浸提姜黄素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5℃,乙醇浓度75%,料液比1:60,提取时间1h。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提取可节省时间,节约有机溶剂,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