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关键在于产品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反之则企业很难生存。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命运,关系到每一个职  相似文献   

2.
质量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生死荣衰完全取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产品质量,没有优良稳定的质量,任何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有一席之地,那只是理想家午夜的臆想,一厢情愿而已。有着优良传统的二化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渝地把质量看作是企业的生命。全厂上下牢固地树立了强烈的质量意识,制定和不断完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检测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实行严格的质量负责制,建立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质检网络,…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这场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胜利,占领一席之地,关键要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复关后质量要向国际标准靠拢,产品质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上,  相似文献   

4.
畅文娟  孙竹文 《化工质量》1999,(5):23-23,29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体现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来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增强竞争实力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我们首先要创建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的改  相似文献   

5.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销售的地方保护主义做了哪些禁止性规定 ?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品日益丰富 ,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生产、销售企业之间 ,也存在于不同地区之间。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对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合法竞争 ,应当给予鼓励和保护。但在实际生活中 ,有些地方的领导人不是千方百计努力引导本地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本地产品的竞争能力 ,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搞地方保护 ,以保证进入本地区的产品质量为借口 ,阻挠外地企业质量合格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如不分具体情…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质量是增强企业创汇能力的前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个业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对产品的制造过程实行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环节制造产品的工序质量(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索的综合作用)和制造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由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使产品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企业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广泛需要呢?毫无疑问,在更好地满足用户,为用户着想方面,重点仍然是质量,而不是产品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竞争中崛起的川橡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四川橡胶厂以市场开拓为龙头,科技开发为导向,技术生产为基础,产品质量为保证,优质服务为宗旨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使该厂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畅销省内外。同时又促进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  相似文献   

9.
1.前言目前,改革的大潮已把企业推向市场,这就迫使企业靠自身的实力去开拓和占领市场。而企业自身实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本企业产品的品种、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强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物料管理,才能更好地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产品消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蔡伟 《化工质量》1999,(1):29-3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广泛和激烈。面对新的形势,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要求取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这几年已成为一股潮流。同时,质量认证工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又成为市场竞争的载体。因此可以说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企业的产品。产品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与负,存与亡。市场经济下,企业要生存,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的产品,开展“四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孙孝  赵宝宏 《水泥》1998,(12):15-16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要想占领市场、赢得用户,就要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因此不断提高水泥企业自身质量是件头等大事。1如何确定KH的目标值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主要办法是提高熟料的质量,而影响熟料质量的主要控...  相似文献   

13.
周朗 《中氮肥》2002,(6):61-63
忧质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面对入世的挑战,化工生产一线的质量基础工作能否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夯实质量基础,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产品质量是体现实力的重要内容。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观念 ,持之以恒地在企业内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这是提高出厂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 :“国家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可分为 :国家监督抽查、地方监督抽查和统一监督抽查。这几项制度综合实施、相互补…  相似文献   

15.
木英 《中国橡胶》1993,(21):4-5
市场经济的主要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快地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之间市场上进行企业之间在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对生产性企业来说,市场竞争的实际内容和手段则是产品。因此,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就成了企业能否取胜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芳 《化工质量》2001,(4):19-20
经济效益问题是当前所有企业经济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没有经济效益这个企业就无法再生产,就无法生存。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用户都要“货比三家”从中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质量管理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入世”的到来 ,企业面临着“入世”的冲击与挑战 ,如何运用标准化手段参与市场竞争这一重要课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着重谈一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开发中的标准化和制定适宜市场竞争的企业产品标准。一、新产品开发中的标准化新产品开发是工业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是否满足市场需求 ,是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以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如何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在新产品开发中能积极运用标准化手段 ,可以少走弯路 ,避免损失 ,获得较好的效果。新产品开发初期 ,企业应积极收集与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有关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薛韬 《化工质量》2000,(2):29-31
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事关产品市场销路、企业形象和发展前途的一件大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名牌战略被广大企业更加推崇和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显示决胜作用,作为名牌物质基础的产品质量的改进,就成了经济兴盛企业潜心研究并屡获佳绩的重要课题和公开奥秘。事实上,凡是名牌战略实施卓有成效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的企业,都是注重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企业。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和综合归纳,企业要想改进产品质量,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产品质量的优劣已成了影响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应变能力的关键。为求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提高现有产品标准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现有产品质量水平的目标。我厂自1984年开始对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在企业承包后,又及时把标准化工作纳入了企业管理发展规划,把“巩固现有标准,逐步升格”作为双采工作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事关产品市场销路、企业形象和发展前途的一件大事。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随着名牌战略被广大企业更加推崇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其决胜作用 ,作为名牌物质基础的产品质量的改进 ,就成了企业替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屡获佳绩的公开奥秘。事实上 ,凡是名牌战略实施卓有成效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的企业 ,都是注重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企业。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和综合归纳 ,企业要想改进产品质量 ,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一、以用户标准为质量标准基础产品标准是质量的量化形态。任何高水平的标准最终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