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应用于隔爆试验装置中的传统配气方法存在配气速度慢、系统体积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质量流量法的自动配气系统。该系统采用质量流量控制器精确控制多种不同气体的流量,输出的多种气体经混合装置均匀混合后,由O2分析仪和H2分析仪实时监测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测试结果表明,该配气系统配气速度快、结构简单,配制的多种气体体积分数精度能满足GB 3836.2—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配气装置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动态配气系统更能适应生产和实验室的需要.介绍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动态配气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质量流量法配气,不受环境参数的影响,具有高的配气精度,克服了静态配气不能连续配气,占地面积大的缺点,能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气体传感器研制过程中,为了经济可靠地配置低浓度的标准气体样本,组建一套高精度实用化标定配气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系统组成和测试原理,并依据实际配气步骤推导出配气浓度公式。理论分析了系统不确定度,并通过标定试验表明配气装置实际偏差在2%内,满足设计要求。该系统还可满足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中标准气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对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进行标定时需要多种不同浓度值标准气的需求,对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并研制了配气系统样机.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高精度的质量流量控制器通信,严格控制各组分气体流量,从而实现多组分动态配气.配制的标准气浓度可达10-9级,并且连续可调,稀释比达到1/2000,不确定度最小可达到0.8%.系统不受环境温度与压力变化影响,对配制高、低浓度的标准气都适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恒流混合气体在微气体传感器实验中的重要性,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和阿马伽定律,采用质量比动态配气法,实现了实验用恒流配气系统.基于NI USB6215系列多功能数据采集卡,以LabVIEW8.5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恒流配气系统软件控制界面.通过计算机严格控制MFCs流量调节,配比出不同浓度氢气混合气体.气体流量始终保持在1L/min,上下波动不超过10mL/min.分析了气体流量值出现波动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恒流配气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气体浓度监测研究中对多组分混合标准气体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动态配气系统.主控MCU采用STM32F103单片机,通过RS485接口与数字式质量流量控制器通信,从而严格控制各组分气体流量.经过准确设置,实现配置浓度10-8~10-2的各种标准气体.系统不受环境温度与压力变化影响,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配气相位的自动调整是发动机要获得良好性能的主要前提之一,因此可变的配气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发动机可变配气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并简单介绍了 VTEC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隔爆检验中如何用STD总线工控机实现自动配气和爆炸参量的检测处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凸轮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可变配气正时(VVT)机构自动控制装置。简述了该装置的控制策略、工作原理和硬件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流程图。该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机构紧凑、控制精度高和可靠性好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VVT机构。  相似文献   

10.
在高危、变工况以及高压大流量等危险的、复杂的使用情境下,传统的手动操作减压阀因其固有的局限,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者在安全、自动化控制、高精度调节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本文研制了一套针对高压大流量减压器使用场合的远程自动配气系统,其具备的远程控制、闭环调节等功能弥补了传统手动减压阀的缺陷。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气体压力的远程自动控制,而且表现出精度高、响应快、人机交互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瓦斯输送管道的爆炸信号控制器,在分析瓦斯输送管道爆炸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爆炸信号控制器设计原理和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爆炸信号控制器能配合快速切断阀有效阻止瓦斯爆炸传播。  相似文献   

12.
温压炸药爆轰时间长、爆炸温度高且伴随爆炸破坏作用,使其爆炸温度测试较困难。为有效评估温压弹药的热毁伤效应,将存储测试技术应用到爆炸瞬态高温测试中,并结合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确保参试人员的安全前提下,可在500 m外远程监控测试仪器状态进行智能化测试。系统采用E12型热电偶,响应时间短,最大测温为2 300℃,并对其进行可溯源性动态校准,确保测试精度。测试装置成功应用于小当量温压弹药的实爆现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煤矿电气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分析了2005—2009年全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火源,得出了由电气火源引爆瓦斯事故最多且达48.1%的结论,并分析了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提出了矿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场所及安全要求:(1)煤矿监控、通信、控制、信号等弱电系统和设备应优选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必须是本质安全型信号;(2)大功率电气设备应优选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宜将接线腔与主腔分腔布置;(3)当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时严禁开关特殊型矿灯;(4)低瓦斯矿井井底车场等非爆炸性环境宜选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禁使用架线电机车和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6)井下电气设备的欠压保护和失压保护应有延时措施,减少局部通风机停电次数;(7)井下排水设备宜选用大功率潜水泵;(8)开关等电气设备应设置在全风压进风处,若不能满足,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并具备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功能。文章对提高煤矿电气安全性、避免或减少瓦斯爆炸和淹井等事故发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热车试验台对气路压力流量参数的控制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测控系统。系统选用NI CDAQ系列产品搭建硬件平台,4槽CDAQ-9185以太网机箱内配置有CDAQ-9203模拟量输入模块、CDAQ-9265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CDAQ-9401 I/O模块,可以满足恶劣测试环境以及可移动远程测控的要求;选用LabWindows/CVI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保证了系统对执行效率的要求;采用乒乓操作和多线程技术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实现了高速采集数据的实时存储,节约了计算资源,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对管路流量的自动调节,通过对比例系数、积分时间以及微分时间依次调试,达到了系统对控制精度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能够实时保存并显示气路当前参数,有效控制气路压力流量,满足了试验台的测试控制要求,已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从矿用变频调速系统的箱体外壳的防爆技术要求、变频调速控制策略以及防止电磁干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矿用变频调速系统的隔爆箱体外壳设计要点和调速方式以及对变频调速系统采取的电磁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战系统在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应用上具有经济性、科学性、实时性、交互性等其他训练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提高军事训练的效率,减少训练的成本,增加战士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虚拟战场环境是作战系统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平台,值得研究探讨。在虚拟战场环境模拟中,对不规则动态形状物体建模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粒子系统。而文中深入研究了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粒子系统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战场爆炸模型来实现爆炸效果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分析爆炸粒子所受的动力来建立爆炸粒子的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模拟方法简单有效,逼真度和实时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ZXPJ01型消防机器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飞  许春权  顿向明 《机器人》2002,24(2):159-164
ZXPJ01型消防机器人是一种集火场探测,消防,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场所探测等多 种功能于一体的遥控关节式移动机器人.本文介绍它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从硬件和软 件两个方面对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以及电器防爆及热防护功能的实现.机器人 原型已经完成,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PVDF土压力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土中动态压力测试的需要,研制了PVDF土压力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的测压工作原理及传感器的结构,并给出了传感器在某爆炸冲击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试验表明,PVDF压力传感器适合于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中压力测量。  相似文献   

19.
一种温压内爆炸准静态压力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有限空间温压爆炸准静态压力准确测量问题,依据传压管道滤波效应特性,设计了一种准静态压力测量组件,建立了温压内爆炸准静态压力测量方法。采用圆柱杆上的螺旋形凹槽结构,与内管壁组成了微型传压管道,与压阻型压力传感器配合,形成一种准静态压力测量组件,抑制了爆炸压力波中高频冲击波分量的传播,减小了爆炸光、热对压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在激波管和准静态压力校准装置上,分别测量了压力组件的输出信号,得到测量组件的升压时间小于0.24 ms,测量误差小于0.6%,满足内爆炸场准静态压力的测试需求。目前,该测量方法已用于温压炸药内爆炸效应试实验中,为温压炸药爆炸释能评估提供了测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