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通过一个保存了客户的口令或是关于口令的验证值的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实现了两个需要相互通信的客户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但由于口令的低熵性,使得现有的很多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容易遭受字典攻击。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和Diffie-Hellman两方密钥交换方法,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能抵御各种现有的攻击,并提供完美的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跨域的端到端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C2C-PAKE)协议,可实现不同区域的两个客户通过不同的口令协商出共享的会话密钥.对C2C-PAKE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该协议易遭受诸如假冒发起者、假冒响应者等假冒攻击.同时基于口令验证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能够提供双向认证、会话密钥机密性和前向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多种攻击,包括服务器遭侵害的假冒攻击、口令泄露伪造攻击、离线字典攻击和不可检测的在线字典攻击.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组密钥交换协议中存在的计算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il配对的口令认证组密钥交换协议.将三叉逻辑密钥树结构与Weil配对相结合,使用简单的点乘运算和双线性配对运算来替代复杂的求幂运算,经过3轮通信来完成组密钥的建立和认证过程,实现安全的密钥交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逻辑密钥树的高度和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安全性方面,能够抵抗在线和离线字典攻击等一系列干扰,具有向前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参与者通过一个低熵的共享口令在不安全的网络上进行相互认证并建立安全的会话密钥。文章在非对称“PKI模型”下基于卡梅隆函数提出了一个两方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且在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用户和服务器利用卡梅隆函数计算出一个双方共享的秘密值来加强认证,通过两轮交互实现了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与同类的协议相比,本文中的协议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条件下减少了通信轮数,因此特别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利用无证书密钥封装机制来传递口令等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基于DDH(decision Diffie-Hellman)假设,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新协议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该协议是前向安全的,可实现用户间的双向认证,能够有效地抵抗多种攻击。  相似文献   

6.
SIP协议是应用层控制协议,为了提高SIP协议的安全性,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结合用户身份、用户口令及单向陷门函数F(),提出了一种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过程主要由初始化、注册、登录认证、口令修改4部分组成。安全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提供了安全会话密钥,能抵抗口令猜测攻击、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冒充攻击、Denning Sacco攻击等。与相关协议比较,文章所提出的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两个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hung等和Kim等分别指出了简单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S-3PAKE)协议的安全性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协议。文章对Chung等和Kim等改进的两个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这两个协议仍旧是不安全的,均难以抵抗不可察觉在线字典攻击。  相似文献   

8.
基于口令认证的四方密钥交换协议给不同域中用户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通信方式。在四方协议中,不同域中的两个用户能够在口令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彼此域中服务器的通信建立一个会话密钥。针对这种通信需求,文章提出了一个在标准模型下被证明前向安全的基于口令认证的四方密钥交换协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节点身份标识(ID)的口令进化的Ad hoc网络会话密钥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初始化、基于ID的口令进化算法、节点身份认证算法和节点会话密钥算法4部分.方案中采用基于通信节点ID的口令作为节点身份认证和节点会话密钥的主要参数,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和交互次数,并采用了口令进化算法,使得相同节点每次通信的口令不同.而不同的口令和不同的随机数,又使得相同节点每次通信的密钥对不同,会话密钥也不同,既提高了口令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个密钥方案的安全性.该方案的密钥不依赖任何控制节点,非常适合Ad hoc移动网络.该方案可以抵抗针对口令的字典攻击和各种密钥算法攻击,具有与RSA等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需要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参与造成的步骤繁琐且通信量大的问题,基于Bell态和其纠缠交换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该密钥协商协议无需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的参与,就能实现参与者之间的身份互认证和公平的密钥协商,因此降低了协议的通信复杂度。安全性分析表明,该互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能保证身份认证过程可以抵抗假冒攻击,密钥协商过程能抵抗外部攻击和参与者攻击。另外,与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相比,该协议的量子比特效率较高,且其量子态制备和测量用现有技术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对认证的口令基组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分析,指出传送数据中的冗余导致协议的不安全。基于Burmester and Desmedt的协议,给出一种改进的协议。该协议的计算复杂度较低,通信轮数较少;该协议不但满足前向安全性、双向认证性,还能有效地抵抗中间人攻击。最后,依赖于Diffie-Hellman(CDH)假设,在随机预言机和理想密码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数轮基于身份(ID-based)的可验证密钥协商协议存在协商通讯效率不高,以及没有涉及到当组成员变动时如何重新协商的问题,采用分布式两轮组密钥协商协议中的环形组成员结构,利用单轮三方密钥协商协议技术,使得第二轮密钥协商阶段所需的广播交互信息的成员数较现有协议减少一半,提高了通讯效率.将协议推广到组成员动态变化的情形,当成员关系变化时协商的代价只与变化成员的数目相关,而与组内成员总数无关.分析表明,该协议是安全的,并且协商效率优于现有协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态组密钥协商协议中,轮数大多为2轮,且效率不高的问题,利用ID-based密钥体系下的“免交互两方静态共享秘密”技术,构建了一种单轮信息交互的基于成员认证的组密钥协商协议,并将协议推广到组成员动态变化的情况.它使得密钥协商阶段所需的广播交互消息数目较2轮的协议减少一半,因而通讯效率得以提高.该协议的密钥协商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具备“前向”和“后向”安全属性,它能适用于不要求“完美前向安全”的安全组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跨信任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都对系统参数做了限制假设,这种假设无法满足实际网络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跨自治域密钥协商方案,在该方案中各个PKG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公开参数以及各自不同的PKG主密钥。在eCK模型下给出了该密钥协商方案的形式化证明,表明该方案在满足基本安全属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弱的完美前向安全性、PKG前向安全性、抗密钥泄露伪装攻击以及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等属性。与几种典型的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密钥协商方案性能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案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移动用户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会话密钥协商问题,对最近提出的一个通用可组合安全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该协议的安全证明存在问题,该协议不是通用可组合安全和前向安全的,攻击者可以对协议进行数据同步攻击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最后给出了改进方案以克服存在的安全缺陷,改进后的协议是通用可组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三方密钥交换协议允许3个用户在不安全信道上进行平等的密钥协商,以生成共享的安全对话密钥,从而保证公开信道上的三方保密通信。文章在D.Grigoriev等研究(Grigoriev D, Shpilrain V. Tropical Cryptography.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014, 42(6): 2624-2632)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Tropical代数构造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使用新的Tropical代数结构作为构造工具, 将加法运算定义为取最小值运算,将乘法运算定义为一般的整数加法运算。有别于一方服务器两方用户参与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对参与密钥交换的三方的密钥生成作用是平等的;可以抵抗线性代数攻击,提高安全性;其构造方法实施简单, 可有效降低协议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近似平滑投射Hash(ASPH)函数是基于格(Lattice)的密码学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被Katz等用来构造抗量子攻击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已有的ASPH函数均是基于欧氏格上的困难性问题设计的,存在密钥长度过长、实现效率过低等问题。文章基于理想格上的错误学习(R.LWE)问题,设计了能适用于PAKE协议设计的新的公钥加密体制和ASPH函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新体制具有密钥长度短、运算速度快、实现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给出了一种有效攻击,指出其无会话密钥托管的协议存在安全缺陷.当密钥生成器(PKG)被恶意控制时,协商的会话密钥仍能被计算出来.为了抵抗这种攻击,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改进的协议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具有无会话密钥托管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