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引发剂引发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ɑ-甲基苯乙烯(PMI/St/AN/-ɑMeSt)进行四元乳液共聚,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ɑMeSt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84.14 kJ/mol,聚合初始速率同引发剂浓度的0.46次方和乳化剂浓度的0.57次方成正比。乳化剂浓度8.4 m mol/L,引发剂浓度1.8m mol/L,聚合温度75℃,聚合1 h,85℃熟化2 h是较为合理的反应条件。-ɑMeSt的浓度对聚合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应控制在0.35 mol/L以下。  相似文献   

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St/BA)乳液共聚,加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聚丁二烯生胶(PB)作为交联剂,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单体配比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70.67kJ/mol,聚合初始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43次方、乳化剂浓度的0.56次方和单体BA的0.49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王国祥  朱希  何斌鸿 《杭州化工》2009,39(2):12-14,28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进行乳液共聚。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Rp)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着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单体HEMA配比的增加而增加。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自由能为73.36kJ/mol,Rp=K[M]^1.24[I]^0.61[E]^0.24。  相似文献   

4.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VAc-VeoVa10)乳液共聚.研究了引发剂含量、乳化剂含量、单体配比和聚合温度等对VAc-VeoVa10乳液共聚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总表观活化能为106.55 kJ/mol,单体组成对共聚速率的影响不明显,Ⅱ阶段共聚合速率同引发剂浓度的0.658次方,乳化剂浓度的0.371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星型结构的高苯乙烯橡胶,对高苯乙烯橡胶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求得不同聚合温度、不同引发剂浓度下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并根据不同温度下的kp",求取了高苯乙烯橡胶聚合表观增长活化能Ep’=56.7 kJ/mol,高苯乙烯橡胶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表明,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一次方、引发剂浓度1/2次方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玻璃封管中进行了高温(110~170℃)高转化率(>80%)苯乙烯-低顺丁橡胶接枝共聚,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转化率等因素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110℃)下存在凝胶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则无凝胶效应;加入橡胶使苯乙烯聚合速率和分子量降低,橡胶起着缓聚和链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偏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悬浮共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偏氯乙烯(VDC)/丙烯腈(AN)/苯乙烯(St)三元悬浮共聚合体系的聚合机理、共聚速率、非聚物组成及其特性粘度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随着投料配比的改变,可分成四个不同聚合机理区域。St对VDC/AN/St三元悬浮共聚有缓聚作用。VDC三元悬浮共聚速率可用半经验模型,dC/dt=αC^β「Ⅰ」o^γexp(-γkdt)描述,由实验得到模型参数γ值为2.24,模型参数α、β是聚合温度与引发剂浓度的函数。VDC-AN-St三元悬浮共聚物存在着较宽的VDC组成分布,并受到单体AN水溶性的影响,经AN动态相平衡校正后,可预测VDC三元共聚物组成。VDC-AN-St共聚物的特性粘度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引发剂用量下,高转化率VDC-AN-St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2,5-二氧己烷(DME)为添加剂,在20℃下进行α-甲基苯乙烯(α-MeSt)的阴离子平衡聚合反应。测定了聚合(解聚)速率常数与添加剂浓度的关系。提出了[DME]/[BuLi](mol比)小于1.66、大于33.3及介于两者之间时的平衡聚合动力学方程。比较了以四氢呋喃,DME及2,5,8-三氧壬烷为添加剂时,α-MeSt的阴离子平衡聚合反应的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苯乙烯/双(2,3-二溴丙基)反丁烯二酸酯共聚动力学,分别讨论了单体的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共聚合体系的转化率-时间曲线的影响,结果发现,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影响很大,单体的配比影响较小。所建立的反应速率模型可以对转化率小于20%的聚合速率进行描述,而在高转化率下,由于凝胶效应的影响而难以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乳液共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St-AN-PMI),并考察了各单体配比、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对聚合反应和最后产物的影响.发现该共聚物中PMI的含量是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因素,而聚合时合适的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分别为13~15 mmol/L和1.8~2.4 mmol/L.  相似文献   

11.
李杨  顾明初 《弹性体》2001,11(5):1-5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异戊二烯(I),苯乙烯(S)单体采用一次加入的方法,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滤态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I)-I-(I-S)-S,并对双锂体系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求得不同聚合温度(40℃,50℃,60℃),不同单体(S与I)质量比(2:7、4:6、5:5),不同引发剂浓度下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n,求得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为0.0143L/(mol/min),求得单体(S与I)质量比为3:7,4:6,5:5时的共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1.0kJ/mol,80.9kJ/mol,79.1kJ/mol;求得不同聚合温度(40℃,50℃,60℃),不同单体(S与I)质量比(3:7,4:6,5:5)下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  相似文献   

12.
用四官能度过氧化物引发剂聚醚聚过氧化碳酸叔丁酯(JWEB50)引发苯乙烯(St)本体聚合,采用膨胀计测微观动力学法,研究了聚合温度、过氧键浓度对JWEB50引发St本体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10℃,聚合速率增大到原米的2~2 5倍;聚合速率与过氧键浓度的1/2次方成正比,为偶合终止.与单官能度引发剂过氧化2...  相似文献   

13.
淀粉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是淀粉化学改性的重要方法,该聚合物具有合成和天然高分子的优良性能,在生物降解塑料中有很好应用。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酸甲酯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重点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问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来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α淀粉酶测定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浓度为1.20mol/L,引发剂硝酸铈铵的浓度为3.5mmol/L,最佳反应温度为34℃,反应时间在3.0-3.5h。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物质产品油酸(OA)及苯乙烯(ST)为单体,以SDS为乳化剂,APS为引发剂,在N2环境下进行共聚反应,形成油酸/苯乙烯共聚乳液。考查了聚合工艺、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半连续预乳液聚合工艺,单体配比为2:1时,反应温度控制在90℃时可制得转化率相对较高、聚合稳定性好的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5.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叔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乳液法对溴化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进行共聚得到溴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和单体比例等对聚合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水与单体质量比4∶1,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乳化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叔十二烷基硫醇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2%;上述条件下的产物收率高,相对分子质量4万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于350℃.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硝酸铈铵一过硫酸钾(CAN—KPS)为复合引发体系,尿素溶液为助剂,接枝共聚醋酸乙烯酯(VAc)。研究了不同条件对SPI接枝VAc反应的影响,确定该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CAN—KPS浓度为15mmol/L,VAc浓度为0.35mol/L,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50℃,SPI糊化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7.
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态,并测试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是PU预聚体中-NCO/-OH(质量比)为1.5~2.0,PU/MMA-BA(质量比)为l/4~l/3,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为0.06~0.15g/mL,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025g/mL,氧化剂/还原剂(摩尔比)为1/0.830~1/0.710,内相比为0.80,聚合温度为20~40℃;聚合反应5h后,单体转化率超过90%,制得了粒径为200nm左右、分散度为0.100~0.400的PU/MMA-RA脑乳粒子。  相似文献   

18.
用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共聚改性,制备了稳定的VAc/BA/AA共聚乳液。研究了该聚合体系的动力学特征,讨论了乳化剂浓度(CE)、引发剂浓度(C1)和反应温度(T)对聚合速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聚合速率随着CE、C1和T的增加而增大;单体转化率随着CE和C1的增加而增大,在75℃时转化率有最大值;得到该共聚乳液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64.4kJ·mol^-1;聚合反应速率Rp^∝CE^0.45C1^0.76该式与经典的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9.
以环己烷为溶剂、三异丁基铝为阻滞剂、丁基锂为引发剂,研究了三异丁基铝与丁基锂摩尔比[n(Al)/n(Li)]和聚合温度对苯乙烯阻滞负离子聚合反应速率和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对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采用三异丁基铝/丁基锂体系引发苯乙烯阻滞负离子聚合,在苯乙烯转化率较低(小于60%)时,苯乙烯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为一级动力学关系;随着n(Al)/n(Li)的增大,苯乙烯聚合速率下降;n(Al)/n(Li)越接近1,阻滞效果越明显。聚合温度对三异丁基铝/丁基锂体系引发苯乙烯阻滞负离子聚合速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聚合速率上升,阻滞效果变差;温度每升高10 ℃,苯乙烯聚合速率增大约1倍。聚合温度和n(Al)/n(Li)存在叠加影响,而前者对不同n(Al)/n(Li)引发体系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聚合温度较低时,其变化对聚合速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半种子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复配为乳化剂,合成了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非离子质量比和叔碳酸乙烯酯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种子单体加入量以及单体进料速率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乳化剂用量为3%、阴离子/非离子为1:1、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30%;聚合温度为76℃、引发剂用量为0.4%、种子加入量为10%、进料周期为4h,聚合过程稳定,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