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低灰粗颗粒煤之间的作用力,采用SEM观察浮选精煤、尾煤中粗颗粒煤的表面形貌,结合EDLVO理论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抑制作用最大,低密度细粒煤泥次之,高密度细粒煤泥最小;粗粒煤泥的粒度越大,其浮选产率受中间密度细粒煤泥的影响越严重;AFM测定的作用力-距离曲线证实了疏水作用力的存在,颗粒疏水性越强,颗粒间的疏水力越大;通过SEM观察发现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在粗粒煤泥表面的罩盖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细粒煤泥(-0.074mm)抑制粗粒煤泥(+0.074mm)浮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粗粒煤泥单独浮选时具有很高的浮选产率,与细粒煤泥混合浮选时(细粒煤泥含量为27.82%),粗粒煤泥产率降低65.69%,与高岭土混合浮选时(高岭土含量27.82%),粗粒煤泥的产率不受影响;粗粒煤泥的产率随着捕收剂的增加而增大,继续增加捕收剂用量,产率变化缓慢;浮选矿浆中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为2500g/t时,粗粒煤泥产率提高18.86%,六偏磷酸钠通过降低细粒煤泥与粗粒煤泥间的作用力改善粗粒煤泥的浮选;通过偏反光显微镜观察到细粒煤泥颗粒主要是煤和矿物杂质的伴生体,兼具亲水性和疏水性表面;根据扩展DLVO理论分析得出细粒煤泥罩盖使得粗粒煤泥的疏水表面减少,抑制了粗粒煤泥的浮选。  相似文献   

3.
《煤炭学报》2021,46(5)
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煤泥浮选需要煤颗粒与杂质颗粒在矿浆中充分分散,而煤泥水澄清需要颗粒有效凝聚。为解决浮选环节和澄清环节所需颗粒间分散-凝聚状态相矛盾的问题,以及所需水化学环境相矛盾的问题,以煤与高岭石颗粒为例,通过Zeta电位分布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力,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作用行为的影响。金属离子对颗粒Zeta电位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Ca~(2+)使煤和高岭石颗粒各自的Zeta电位分布变窄,使同种颗粒间发生凝聚;Ca~(2+)浓度由1 mmol/L增大到5 mmol/L时,煤与高岭石混合颗粒的Zeta电位分布由双峰变为单峰,煤与高岭石颗粒发生凝聚。Ca~(2+)可以促进煤与高岭石颗粒间发生同类和异类凝聚,Na~+对颗粒间凝聚行为的影响较小。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测量颗粒间作用力,发现随着Ca~(2+)浓度的增加,煤与高岭石颗粒间的作用斥力和作用范围逐渐减小,颗粒越来越容易发生凝聚,当Ca~(2+)浓度增大到5 mmol/L时,煤和高岭石颗粒间出现引力;而Na~+对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微弱。不同pH条件下颗粒间作用力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减小,煤与高岭石之间的作用力由斥力转变为引力。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煤颗粒间作用力的测定,发现煤颗粒间存在较强的疏水引力,同时表明,煤颗粒易发生同类凝聚,煤泥水澄清环节需重点考虑煤与黏土矿物颗粒、黏土矿物与黏土矿物颗粒的凝聚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炭学报》2021,46(2)
煤泥水可称为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煤泥水系统则是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深入了解选煤厂的循环煤泥水系统,提出了选煤水化学的概念,并通过介绍循环煤泥水系统的物质组成、无机盐类矿物的溶解、煤中无机硫的氧化、金属离子的水解与聚合、煤泥水的酸碱反应、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全面解析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煤中矿物组成是影响水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循环煤泥水系统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包括离子组成与含量、煤泥水的酸碱体系、离子的存在形式。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对水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金属阳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式包括静电吸附、羟基络合吸附、沉淀吸附,并从理论角度分析金属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态,同时其吸附过程也受pH的影响,最终使煤泥水中高价金属离子含量减少。通过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模拟分别对各个反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多种反应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上多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决定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研究是实现高效选煤的基础,得出不同煤样和水质环境条件下的水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实现水化学性质的精准调控,可以有效改善煤泥浮选和煤泥水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运洗车间跳汰选煤产生的煤泥进行浮选改造后的有关数据,对煤泥浮选后输送至气化和热电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煤泥浮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灰难选细粒煤泥分选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灰难选细粒煤泥分选问题是国内外选煤专家研究的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浮选柱、浮选机以及新型细粒煤泥分选设备处理难选细粒煤泥的优缺点,介绍了细粒煤分选的新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药剂消耗偏高带来的选煤成本上升、精煤流失的问题,东庞矿选煤厂对浮选工艺环节进行改进,完善工艺,将调研药剂在各矿选煤厂进行大量的小浮选试验和工业试验,选择适合各矿选煤厂自身煤泥特性的浮选药剂和最佳药剂量,降低选煤生产成本,实现高效浮选。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田庄煤矿选煤厂于2008年3月投产,选煤工艺为原煤跳汰洗选—粗煤泥脱水—细煤泥浮选压滤—煤泥水浓缩压滤处理。浮选压滤系统采用FWX-3000浮选柱浮选,底流煤泥水自流到浓缩  相似文献   

9.
矿物界面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对解决浮选提质增效与煤泥水难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探索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水溶液中Wiser煤模型~([1])在石英、高岭石、蒙脱石矿物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行为,通过对煤分子与不同矿物间相互作用运动过程分析可知,煤泥水中石英、高岭石、蒙脱石矿物的存在,使得具有疏水性的煤分子容易吸附于矿物表面,黏土矿物对煤的吸附强度强于石英矿物。对吸附稳定的煤分子平衡构型进行浓度分布曲线分析可知,煤分子中的苯环与含氧官能团更容易吸附在矿物表面,烷基等官能团则远离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10.
四粒级选煤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泥分级浮选工艺国内独一无二,实现了粗细煤泥高精度分选和高效脱水,总体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CS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煤泥分级浮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