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保护区提出规划改造的指导思想,对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规划改造,通过大量的保障措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杰 《规划师》2010,26(3):74-78
通过对旧城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安居困境的分析,揭示经济适用房制度上的种种缺失,促使经济适用房由公共物品向非公共物品嬗变,并因此具有市场竞争性与排他性,成为社会利益群体博弈的对象。其根源在于政府职能的扭曲,致使经济适用房不是由政府主导,而是受制于开发商。解决经济适用房制度困境的核心在于政府职能的回归,即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此外,经济适用房制度的修正与完善需要通过整个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3.
张琨 《福建建筑》2008,(5):14-17
在经济和城市高速发展条件下历史文化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问题繁多、矛盾复杂的课题,泉州西街保护整治工程展现了人们在反思90年代以大规模拆建为主导的旧城改造活动的得与失后,寻求并实践一种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方法,促进泉州古城风貌特色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2800多个县市中,仍保留有近1/3的古镇或古村。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一方面,不少承载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镇被连片拆除,丧失了自身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古城镇改造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造就了如丽江、周庄、同里、婺源等成功案例,使古城改造之风尘嚣不绝,并迅速产生大量千篇一律建筑形态单一的旅游古镇,产品同质化严重,一味以江南水乡为蓝本,缺乏产业突破性尝试。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中,历史园林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环境正逐步退化消失;对其周边环境保护的认识误区导致历史园林的整体风貌遭到破坏与丧失。论文以国际历史园林保护的一系列"宪章"和"宣言"为依据,提出了历史园林保护的概念和保护原则,并针对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对控制性保护规划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包括视觉景观控制、划定保护区、土地利用策略、城市设计引导等。  相似文献   

7.
杨增友 《建筑施工》2009,31(5):380-381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并重、新建与维旧并存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上海“外滩源”历史性保护建筑改造中的施工保护措施作为一种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规划领导和设计部门对历史街区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一些错误做法。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的关键,是提高对历史街区的认识,认真学习、研究保护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上海市历史风貌道路的现状问题,探讨各种规划和实施对策,希望为类似的风貌保护规划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为今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精细化规划管理和实施提供思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共赢。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际建筑设计公司SOM被邀请进行深圳市中航城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标志性建筑项目中航广场的设计。该地区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的汇集处,这些因素正在促成它的再开发。城市都以其自身的发展周期曲线运作和再改造。当中国的城市,尤其是深圳,被认为正在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时期之际,实际情况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及其建筑物的存在空间都非常有限。作为一个拥有七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深圳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转变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发达城市所关注的,如城市再开发和城市扩张的平衡、公共交通的角色、未来基础设施的预留空间、公共空间的安排以及城市生态都是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详细调查古城的历史变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荆州名城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规划的整体目标和原则,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以控制古城空间形态、实现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的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规划考察团于1992年10月对荷兰的历史名城如何制订保护规划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奈梅根这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的剖析,我们得出:(1)城市遗产的保护需要取得全社会的共识,同时需要财政上的支持;(2)旨在进行古城保护的保护政策必须在总政策中加以调整;(3)城市保护应被视为在保证文化价值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发展的形式;(4)地方政府应认识到,若没有对历史的保护与复兴就不可能成功地规划未来.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再开发与规划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辉  丁金华 《规划师》2013,29(7):85-89,10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基础已经趋紧,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但由此引发的土地空间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公共政策,应更有效地发挥平衡各方利益的职能。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土地再开发中利益主体行为范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焦点,剖析规划调控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泛化、再开发路径单一、土地开发机制束缚等问题,重点从规划的组织、运作与管理等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古镇腾蛟的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研究了古镇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艺术及其规划目前尚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公共艺术规划是运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对狭义层面的公共艺术形式所进行的综合部署及空间布局。杭州提出对遗址公园编制公共艺术专项规划,在我国尚属首例。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公共艺术专项规划以目标为导向,借鉴了宏观城市设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编制。在宏观层面,确定主题定位、规划结构和路线组织;在中观层面,进行片区划分,编制引导图则;在微观层面,主要控制公共艺术实施,将公共艺术落实到街区和地块。  相似文献   

16.
张宏伟 《城市建筑》2014,(30):52-52
本文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本溪市1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实施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本溪市1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实施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金俊  李晓雪 《华中建筑》2009,27(12):74-76
该文通过对城市传统社区居住建筑形态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即复原梳理、插入缝合、有机再生,并针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陈穗嘉 《华中建筑》2006,24(10):153-155
佛山老城实行冻结式保护已经达12年之久,本文通过对其现状的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的确立,将老城的保护规划融入上位规划,制定合乎佛山老城自身特点的密度、强度、绿化覆盖率、限高等规划参数,细分不同类型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对策,以及通过分图图则和GIS嵌入日常管理体系,在规划管理中更好地对老城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同时激发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陈东博 《云南建筑》2014,(5):153-161
主要以昆明老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城”的概念、昆明老城区地域范围以及城的历史变迁(包括土城空间演变、砖筑城空间演变、老城区的结构功能演变)三大方面内容,对昆明古城的形成、拓建、拓展、完善、发展、衰败和拆毁这一系列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主要根源是人为破坏所致,呼吁、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所遗留的斑驳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