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昌  夏清  徐协文 《陶瓷》2003,(2):48-49,
1 压降对传热的影响隧道窑结构一般可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窑内加热制品用的高温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与制品的运行方向相反 ,形成对流。其工作过程为燃料燃烧的火焰及生成的燃烧产物在烧成带加热制品后 ,由烧成带向预热带流动 ,同时不断预热陶瓷坯体 ,烟气的温度逐步降低 ,最后烟气自预热带的排烟口、烟道经烟囱排出窑外。其传热过程可以认为在预热带主要以对流换热为主 ,烧成带则主要是通过对流和辐射共同作用来进行热量交换 ,窑内传热属于逆流式热交换器的类型。高温烟气流经烧成带和预热带所引起的压力降 ,近似地由范宁公式和气…  相似文献   

2.
为减小隧道窑预热带上下温差,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对预热带调温烧嘴和预热带温度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温烧嘴其它操作参数不变时,预热带物料区上下温差随喷入窑内焰气占来流烟气量比例(1.5%~10%)、焰气速度(60~110 m/s)、焰气与来流烟气温差(0~500 K)的增大而减小.调温烧嘴的布置宜采用相错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3.
陶瓷行业未来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节能材料是发泡陶瓷,生产发泡陶瓷的大型热工设备是隧道窑。为研究发泡陶瓷隧道窑内部温度场和流场对发泡陶瓷制品烧成的影响,建立了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烧成带烟气流体动力学与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使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研究了三层发泡陶瓷隧道窑内部温度场分布和流场特点,研究表明:窑内左右两侧的温度比中间温度高,烧嘴烟气射流进入窑内后,烟气流速分层严重,产生较多的涡流,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对产品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适用空气动力模型研究了陶瓷工业隧道窑内予热带和冷却带的对流传热,用三种不同码法的圆柱料垛(匣钵)进行了模拟实验。分别测出了各种流速下不同码法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进而回归出包括不同码法对对流传热影响的准数方程,从而导出了实用于陶瓷工业隧道窑该两带传热计算中求对流传热系数的公式。本文还适用模型测出了不同码法各种流速下的压力降、找出了陶瓷隧道窑模型研究的第二自模区.  相似文献   

5.
一、76米隧道窑简介唐山市第一瓷厂76米隧道窑(3号窑),以烟煤、氧化焰烧成,焙烧出口日用细瓷。全窑共长81.76米(包括进、出车室),有效长76米。其中:预热带长26.97米,占有效总长35.49%;烧成带长17.3米,占有效总长22.4%;冷却带长32米,占有效总长42.11%。预热带共设有均匀分布的34组排烟孔,其中8组设在距烧成带第一对燃烧室中心线前3至7米处。这8组排烟孔闸板开度极小,支烟道长24.23米,占预热带总长  相似文献   

6.
根据素烧釉面砖的关键问题及其控制要求,本文就增设烘房与素烧釉面砖的煤烧隧道窑配套和在烧成带、预热带以梯形隧道取代垂直形隧道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宽断面隧道窑计算机模拟及结构的优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VB5 .0 语言在WINDOWS95 平台上开发出“宽断面隧道窑计算机优化与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可视化软件技术,除了可以对隧道窑的烧成带、冷却带、预热带进行模拟研究外,还可以进行窑炉结构的优化、综合热耗模拟及热平衡热效率计算等。  相似文献   

8.
周定伟  马重芳 《化工学报》2002,53(10):1075-1080
以R113为工质系统地实验研究了圆形浸没射流冲击驻点时的传热情况 ,实验涉及单相对流传热、沸腾起始温度、核沸腾传热和临界热流密度等 .结果表明 :出口速度对沸腾起始温度和核沸腾传热没有影响 ;速度增加 ,单相对流传热和临界热流密度提高 ,而温度过头值减小 .当出口速度超过 10m·s-1后 ,高速射流冲击驻点的核沸腾曲线需要修正才能位于相应过冷度下池核沸腾曲线的延长线上 .  相似文献   

9.
吕庆 《中国陶瓷》1993,(1):15-19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隧道窑内的传热过程。如日本学者高津学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学模拟的隧道窑传热数学模型。中国学者谷同恩、宋耑1985年提出了多种过程的火焰隧道窑预热带的传热数学模型。本文采用连续测定全窑的气体温度、流量等有关数据,然后建立窑内制品传热的二维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分析制品的传热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研究了富氧浓度对预热阶段梭式窑内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最高温度随富氧浓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梭式窑内的富氧燃烧可以减少高温高速烟气射流直接对窑墙的冲刷。由于烟气不能充分冲刷烧嘴附近区域和烟气射流顶部回流的影响,窑炉断面出现温差。为使窑内温度尽量均匀,预热阶段也可通过控制燃料量,点燃全部烧嘴。富氧助燃可以使窑内换热增强,减小窑内温差。  相似文献   

11.
圆形自由射流冲击曲面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利祥  胡国新 《化工学报》2005,56(8):1409-1412
采用直接表面温度测量的方法对水喷射高温曲面的传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驻点区及附壁射流区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分布情况,并且系统地研究了射流出口速度、喷嘴至加热面的间距等参数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射流冲击曲面的局部传热系数沿传热面随X/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驻点处的传热系数最大并且随射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射流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驻点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增大比较缓慢.在射流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喷距对局部传热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娄裕民 《陶瓷研究》1989,4(3):29-34
前言隧道窑窑车不仅作为烧成的运输工具,而且在烧成过程中还起到所缺窑底有关耐火屏蔽和隔热的作用。它每经过一个烧成周期,既被加热又被冷却,经受着周期性的温度变化。隧道窑窑车蓄热是造成预热带上下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窑车在出烧成带时的蓄热达窑炉总热支出的20~30%,大  相似文献   

13.
隧道窑的热工特点是被加热制品与热介质呈逆向流动而进行热量的传递。从这一点看它有着充分热交换的时间,且在预热、冷却两带可进行余热的利用。但对烧成制品需用窑具(匣钵或棚板)时,将有相当一部分热量传给窑具,此条件下向制品的传热相应减少,而对隧道窑内传热效果讲应考虑窑具在内。因此为寻求提高隧道窑热效率的途径对各带的传热效率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热效率的条件和因素以及其相互关系,为设计隧道窑和调节其热工制度提供分析判断的依  相似文献   

14.
一、陶瓷制品冷却原理在隧道窑冷却带中,空气作为载热介质对料垛进行冷却。决定料垛冷却快慢的是它的外部表面与空气的对流给热。对流给热的传热速率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从上式可以看出,隧道窑冷却带中对流给热的传热速率与气流速度 W_0的0.69次方、与料垛表面同气流的温差Δt、与跟气流进行热交换的壁面面积 F 成正比,与通道的空隙当量直径 d 当的0.25次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由山东省枣庄市振兴陶瓷厂承担的“80米煤气明焰无匣钵烧成卫生陶瓷隧道窑”项目于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窑设计合理,技术先进,调节手段完善,与传统隧道窑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窑设计能力为年产卫生陶瓷18万件,预计可达到20万件。燃料采用城市净化焦炉煤气,支架和棚板为堇青石质耐火材料,产品为单层裸烧,预热带长30米,烧成带长16米,冷却带长34米,烧成带  相似文献   

16.
安永欣 《佛山陶瓷》2004,(Z1):122-125
本文从高速烧嘴工作机理和传热的角度对间歇窑结构设计上如何用好高速烧嘴,以及自控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佛山陶瓷》2021,31(5)
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建立了隧道窑预热带三维物理模型,并采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选择realizable-k-e湍流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对隧道窑预热带窑内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逆吹气流的温度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吹气流可以有效的减小上下温差,提高截面温度的均匀性;逆吹温度为300~500℃时,截面温度均匀性最好;逆吹气流的温度越低,越容易造成产品的局部温差。  相似文献   

18.
A、还原区:在窑的上部重还原区即加煤关上炉门,待5分钟左右,Co含量在8~4%;在窑的下部同一测点为6~3%。 B、氧化区:一般α值在4~5; (3)、氧化焰烧成的隧道窑:坯体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均是在负压下操作,窑内上下温差较大,在烧成带的α值为2,预热带最大值,有时达5~6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值模拟对内置交错螺旋扭带换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的对流传热强度随着扭带偏心率的增加而提高。流动阻力损失随着扭带偏心率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偏心率为0. 2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偏心率的增加,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在Re=1000时,持续提高;在Re=10000时,先下降后提高。由此表明,在不同流动状态下,应选择不同的扭带偏心率来提高换热管综合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隧道窑预热带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是上下温差大,高达400℃左右,这样就不能使制品均匀、快速地预热,延长预热时间,进而延长烧成时间,从而降低产量,增加燃料消耗,有的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其原因是: (1)窑内气流的自然分层现象;(2)窑车衬砖蓄热; (3)纵向自然对流作用;(4)通道大小不同; (5)吸入外界冷空气。本文就窑车衬砖蓄热对上下温差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