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用固态相变的基本理论及氢在钢中的溶解、扩散规律,据H13钢退火用TTT图,改进了500 mm×500 mm方锻材的去氢退火工艺曲线,去氢退火时间从原工艺的86 h减至48 h,退火后钢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45×10-6~0.75×10-6,HB=179~192,为粒状珠光体组织,达到了去氢、软化的退火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显微镜与电镜观察并分析种热轧搪瓷钢板的夹杂、显微组织和析出物,采用电化学方法探讨其氢渗透特性。研究表明:实验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型性,但其显微组织比较粗大、均匀性较差;钢中存在大量细小弥散的TiC析出物,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不可逆陷阱的贮氢容量;25℃时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为1.039×10~(-6)cm~2·s~(-1),1 mm厚实验钢的氢穿透时间为10.5 min,呈现出良好的抗鳞爆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相显微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测量技术研究碳、硅含量对重载车轮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载车轮钢的显微组织由珠光体和少量先共析铁素体组成,适当降低碳含量、增加硅含量不仅使珠光体含量减少,而且导致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增大;与珠光体团内层片状组织相比,珠光体团界处的渗碳体不再呈片状、而是以颗粒状不连续分布,同时渗碳体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线测定的方式对车轮钢精炼-连铸过程氢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现场试验,确定车轮钢增氢的关键环节,为制定车轮钢防增氢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8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循环伏安图上呈现出一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化学过程表现出良好的可逆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过程中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电子转移数n为2,参与反应的质子数也为2。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的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8×10^-7mol·L^-1至3.1×10^-6mol·L^-1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1×10^-6mol·L^-1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溶液连续6次测定的RSD为2.2%,检出限为1.1×10^-7mol·L^-1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醛酯取代臭味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了刺激性气味小的环保型丙烯酸酯粘胶剂.研究表明:当胶体中甲基丙烯酸(MAA)的质量分数为4%、异丙苯过氧化氢(CHPO)的质量分数在10.4左右、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5%时,胶体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碱度渣系、合理控制钢中[Als],[Ca]和[Ti]含量,优化VD精炼工艺等措施来降低全氧含量并减少D类夹杂物.生产试验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成品全氧含量(质量分数)在6×10-6~11×10-6范围内,平均为9.63X 10-6.利用配有MQA自动分析软件的型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一体化夹杂物连续分析仪分析钢中夹...  相似文献   

8.
产氢菌株Clostridium sp. T7分离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研究起始pH、碳源、氮源、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T7产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7最适产氢的起始pH是6.0,能够利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碳源发酵产氢.菌株T7能够利用牛肉膏和酵母粉为单一氮源产氢,不能利用蛋白胨为氮源进行产氢.NaCl质量分数能影响菌株T7的产氢量,海水培养条件(NaCl质量分数为3%)下,最高产氢量是每摩尔葡萄糖(1.48,±0.05)mol,相比之下,淡水培养条件下其产氢量提高20%.NaCl质量分数在0.4%~7%时,菌株T7都能够产氢,这表明菌株T7有望应用于淡水或高盐有机废水产氢领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包钢炼钢厂小方坯连铸机开发生产新钢种以及转炉采用新型复合脱氧剂生产低碳铝镇静钢的工艺路线,采用新型工艺路线及脱氧剂脱氧合金化后,Al收得率平均提高1倍以上,钢中氧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10-6~50×10-6,低碳铝镇静钢的炼成率达99%以上,铸坯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经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在600 W、4 min微波预处理条件下,餐厨垃圾中温批式发酵产氢中比产氢率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发酵产氢的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生物气中氢气的最高体积分数分别为4.03 h、18.58 mL/(gVS.h)、254.89 mL/gVS、54.6%,具有较高的产氢能力;在餐厨垃圾的发酵产氢体系中,pH值与比产氢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餐厨垃圾发酵酸化的进行(pH值降低),同一时刻与之相对应的比产氢率先增大,而后逐渐变小。根据发酵过程中比产氢率与pH值的变化及pH模型,求得动力学常数Rmax、KH、KOH的值分别为21.9 mL/(gVS.h)、1.63×10-5mo1/L和1.45×10-6mol/L(回归系数为0.773 0),并求得餐厨垃圾连续发酵产氢的最佳pH值为5.31。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两性离子修饰的氧化石墨烯(ZC-GO),以聚苯并咪唑(PBI)为基体,ZC-GO为质子载体制备了PBI/ZC-GO复合质子交换膜,由于对氧化石墨烯(GO)表面进行了修饰,使得改性石墨烯形成了疏水-亲水结构.测试了复合膜的FT-IR、SEM、吸水率、离子交换容量和质子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该质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电导率,在100%相对湿度,80℃时,复合膜(ZC-GO含量为10%)的电导率达到2.2×10-2 S/cm.与纯的PBI膜相比,PBI/ZC-GO复合膜的吸水能力显著提高;其甲醇渗透率为(3.16~7.23)×10-7 cm2/s,虽然与纯PBI膜相比稍有增加,但仍大大低于Nafion膜的甲醇渗透率,有望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不锈钢钝化液使用浓硝酸、浓硫酸、铬酸等强氧化剂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操作条件苛刻的问题,采用挂片在滚筒中旋转浸泡的方式进行钝化,研究不锈钢柠檬酸双氧水钝化工艺,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塔菲尔曲线测得其自腐蚀电流密度以表征其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钝化效果的影响因素显著性顺序为柠檬酸质量分数〉双氧水质量分数〉钝化温度〉钝化时间;柠檬酸环境友好钝化液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质量分数10%,双氧水质量分数15%,稳定剂F质量分数15%,缓蚀剂E质量分数1%,温度40℃,钝化时间60min.柠檬酸双氧水钝化后测得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密度为5.210×10^-6μA/cm2,小于传统钝化后测得的不锈铜自腐蚀电流密度(6.098×10^-6μA/cm2).新型的柠檬酸配方钝化效果比传统配方的钝化效果好,对环境的污染负荷小,为化工集装罐实际钝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法制备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石墨烯掺杂比例和水热温度对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敏感性能的影响;考察SnO2和质量分数0.1%石墨烯-SnO2(100℃,10 h)复合材料对应元件对甲醛、乙醇、丙酮、苯、乙酸和氨气6种气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1%石墨烯-SnO2(100℃,10 h)复合材料对应元件对低浓度甲醛和低浓度乙醇有很好的敏感性,当工作温度为89℃时,质量分数0.1%石墨烯-SnO2(100℃,10 h)复合材料对应元件对φ(甲醛)=1′10^-3的灵敏度为13.6,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44 s和170 s,对φ(甲醛)=1′10^-7的灵敏度可达1.2;当工作温度为165℃时,质量分数0.1%石墨烯-SnO2(100℃,10 h)复合材料对应元件对φ(乙醇)=1′10^-3的灵敏度为11,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4 s和28 s,对φ(乙醇)=1′10^-7的灵敏度可达1.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茂铁微粒后,将所得二茂铁微粒超声分散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形成的溶胶结构中,得到了溶胶凝胶固载的二茂铁纳米粒子,并制成化学修饰碳糊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制得粉体微粒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实验与计时安培实验测试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分散的二茂铁纳米粒子,粒径约为300nm,将二茂铁固载于SiO2的凝胶结构中有效地提高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与二茂铁的分散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安培法检测AA的线性范围为3.0×10-6~2.5×10-3 mol/L,检出限为1.0×10-6 mol/L(3sb,n=10).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细胞色素c在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AHMP)自组装修饰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对修饰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在AHMP修饰金电极上能进行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峰电位差(△Ep)为67mV.氧化与还原峰电流比ipa/ipe接近1,且峰电流与电位扫描速率的平方根(ν1/2)呈正比,属于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异相电子迁移速率常数(Ks)为1.93×10-4cm/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真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行为,本文以热轧304不锈钢/Q345低碳钢复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剪切试验及组织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变形量及真空度对不锈钢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轧制总变形量从35%增加到75%之后复合板的剪切强度大约可增加100MPa.真空度降低会导致结合界面氧化程度增加,进而降低复合板的结合性能,当真空由0.1Pa变为20Pa时,界面氧化物的比例由约10%提高到约50%,剪切强度由440MPa降低到了350MPa左右.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行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涂覆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电极,研究Cu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考察了实验条件对Cu2+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u2+在修饰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溶出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u2+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检出限为9.0×10-8mol/L。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重现性好,用于微量铜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嘧菌酯的新合成方法,首先以2-氯苯甲腈与4,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催化合成4-羟基-6-(2-氰基苯氧基)嘧啶,氯化得到4-氯-6-(2-氰基苯氧基)嘧啶.将4-氯-6-(2-氰基苯氧基)嘧啶与(E)-2-(2-羟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耦合,生成(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嘧菌酯).3步总收率为79.8%(以2-氯苯甲腈计),原药质量分数为97%.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不同Ti含量3.5Ni钢试样的组织及析出物,并通过测定其-80~-120℃的夏比冲击功来研究Ti微合金化对3.5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042Ti试样相比,0.079Ti试样在热轧态和正火+回火态时晶粒大小相同,但其热轧态组织中珠光体细化,且正火+回火态组织中TiN数量增多,平均尺寸约为150nm;正火+回火处理后,0.079Ti试样在-80~-120℃的夏比冲击功为233~23J,均低于0.042Ti试样相应值(234~66J);对于正火+回火态试样,较粗大TiN粒子的析出是造成其低温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