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形方法预测气田数量及其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具有分形关系,本文在对松辽盆地北部已发现气田储量规模(储量级别)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应用分形方法对该区未发现气田的数量和储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应用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了未发现气田总储量。结果表明,分形方法与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的未发现气田储量大小相吻合,验证了分形方法是一种预测油气田储量的可靠方法。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具有分形关系;分形方法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好,而在勘探新区有些难度。  相似文献   

2.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组合总体特征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四川东部石炭系天然气成藏体系为例,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发现过程模型、广义帕雷托模型及地质锚链法,预测成藏体系天然气规模分布,气田个数;比较和讨论了不同方法预测结果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岩心裂缝分维数及与物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世界60%的油气可采储量赋存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而我国已探明的碳酸盐岩油气储量还不到总储量的10%,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极其重要,研究表明,岩石的破裂过程具有随机自相似性,岩石裂缝的分维数反映其分形分布特征^[1-4],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力学性质和渗流能力,因此分形分析对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十分重要,和田河气田是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储集空间主要是裂缝也孔洞,笔者以该气田为例,尝试性地应用分形理论分析气田岩心资料,定量描述裂缝的发育程度,5寻找裂缝分维数与碳酸盐岩物性的关系,希望能对我国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和勘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地学研究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储量的大幅度增长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中国2001年底探明191个气田和天然气储量30023×108m3,剩余可采储量16767.72×108m3,具备成为产气大国的储量基础。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2001年初中国煤成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64%,中国目前发现7个最大气田均为煤成气。中国目前发现了21个大气田,这些大气田控制着中国天然气储量,大气田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9.8%.大气田形成主控因素有7个。综合研究确定31个鉴别各类天然气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南堡凹陷543个油藏、大民屯凹陷911个油藏、徐家围子凹陷16个气藏和全国43个大型油田储量的分布,发现不仅油气藏储量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储量丰度分布和储量空间分布也同样具有分形特征。据此,提出了基于随机模拟技术和傅立叶变换功率谱方法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二维分形模型,用于描述区带油气资源的分布。利用该模型修正资源丰度、排除高风险区域、设置丰度经济界限,既可以预测不同含油气概率地区的资源量,又能够指出资源空间分布位置。在徐家围子凹陷预测出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凹陷东南部,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成因法与统计法油气资源评价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成因法、统计法及相关常用方法的数学模型、基本特征及各自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以盆地模拟技术为代表的成因法,实质上是一种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的方法,它除了定量估算油气资源量外,还能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成果图,但今后亟待进一步完善油气运移、聚集模块,提高资源量估算结果的可靠性。统计法是根据勘探程度较高探区内油气田储量(产量)某种变化趋势或假设油气藏规模服从某种分布,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进行资源量预测,在此着重介绍对数正态分布、截断偏移帕雷托分布、广义帕雷托分布、油藏规模序列法和翁氏生命旋回等几种实用的统计法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探区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程度,尽量选择多种模型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靖边气田储层纵向分布复杂,储层属性和储层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机理模型并预测不同属性不同压力下模型的生产动态,得到了不同机理模型的产气剖面和动态储量,利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不同机理模型不同参数变化率下无阻流量和动态储量的变化率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储层参数对靖边气田单井产能和单井动态储量的影响敏感程度不同,达到准确分析靖边气田单井产能和动态储量敏感性的目的,对靖边气田的单井产能评价及开发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总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油气资源评价的成因法和统计模拟法相结合,建立了帕雷托截断分布模拟法,预测大型含油气地质单元的油气田数目及规模分布。本方法提出了对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集中程度”参数,采用迭代过近算法实施模拟运算。最后应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进行了预测,并就有关参数的选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探明51个大气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的特征,可以为发现更多的大气田提供借鉴和思路。中国大气田勘探特征:仅发现于沉积面积大于10×10~4km~2的盆地,已在9个盆地中探明了大气田;2005年前大气田探明天然气总储量较少,为2.708588×10~(12)m~3,之后则较大,2013年底探明天然气总储量为8.168377×10~(12)m~3;大气田储量丰度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超过86倍,储量丰度最大的克拉2气田为59.05×10~8m~3/km~2,最小的靖边气田为0.684×10~8m~3/km~2;深度介于3000~4500m的大气田探明储量比例大,占总储量的46.11%。中国大气田开发特征:大气田的产量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支柱,2013年大气田总产量达922.72×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6.3%;大气田的产量中以煤成气为主,2013年大气田中煤成气总产量为710.13×10~8m~3,煤成气占全国大气田总产量的77.0%;关键大气田(苏里格、靖边、大牛地、普光、克拉2等气田)的产量是支撑产气大国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地质锚链法对松辽盆地北部未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和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并与用分形方法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地质锚链法可作为预测油气田数量及其资源量的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尤其适合勘探程度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地质锚链法预测油气田数量和资源量之前必须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只有成藏体系在地质上符合定义,该方法才有预测功能。由于地质锚链法在预测油气田数量及有其资源量过程中强调油气藏发现的相对次序,与其它资源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测的结果应为最小值。  相似文献   

12.
齐家—古龙凹陷是松辽盆地的主要油气源区。为了预测该凹陷中心线以西部分油气储量,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对研究区内油气田的数量、规模及其总储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区的油气田规模在双对数坐标上呈非常好的线性关系,预测误差相当小,预测待发现储量为0.93×108t,尚有32个油气田待发现。根据本区构造、圈闭、储层的发育以及油气生成、运移等特征分析,油气田储量和数量主要发育在齐家—古龙凹陷的西部。  相似文献   

13.
对Weng旋回模型预测可采储量方法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eng旋回模型在油气田长期产量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在国内油气田产量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可采储量是油气田预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有关Weng旋回模型文献中,油气田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存在着错误和不足.本文对Weng旋回模型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的方法存在的错误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预测可采储量的可靠方法,从而完善了Weng旋回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形法预测油气储量与资源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怡 《石油实验地质》1998,20(2):152-154
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历程,已成为国外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论述的分形预测法既考虑了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又考虑了勘探历程,数学计算简单方便.可以用于油气资源量的预测,也可以用于储量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Ԥ���ģ���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规划部署,进行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以及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动态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气量及其发生的时间的新模型。该模型还可以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储采比或采油速度等参数。油气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存在单峰的情形,而且也适用于油气田投产之后持续递减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高阳  金强  王浩  陈玉荣 《断块油气田》2011,18(3):326-329
生物气是特殊成因天然气,由于生成机理尚未明确,成因法难以准确预测其资源量.在对生物气成因类型和生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评价单元,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待发现生物气资源量预测的新方法,即应用截头移位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各评价单元待发现生物气藏的规模分布,然后构建三角分布函数预测待发现生物气藏数量,最后用Monte Carlo...  相似文献   

17.
广义递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元千  唐玮 《石油学报》2016,37(11):1410-1413
对于已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的油气田,产量递减法是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产量和递减率的重要方法。基于广义的Arps指数递减、双曲递减和调和递减,结合陈氏线性递减模型,建立了广义递减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油气田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产量和递减率的预测。递减因子m是判断和区分递减类型的重要参数。当m=2时为线性递减;当m=1时为指数递减;当0 相似文献   

18.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Г模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闵琪  胡建国 《石油学报》1997,18(1):63-69
基于对油气田产量变化规律及概率论中的Г分布,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结果,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Г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且也可以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