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些年来,我国的糖果消费与以前有很大变化,日常消费量逐年减少,除了口香糖和巧克力,其他不管是软糖、硬糖还是奶糖、果糖、太妃糖在城市中几乎成了特殊日子才消费的食品,人们似乎只在节日、婚庆等时候才想起糖果的甜蜜。而在平时,糖果成了只有小孩子才吃的一种“儿童食品”。  相似文献   

2.
在上一(?)里.我们介绍了鄂伦春人的日常饮食,今天我们继续介绍鄂伦春族的信仰和礼仪食俗.节日食俗鄂伦春人的节日不多.最主要的节日是春节.在春节到来之前,要备足上好的野猪肉、酒和面粉等.他们认为在除夕晚上吃得饱饱的,一年不愁吃,因此每人都要吃得酒足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在春节吃那么多了……"这是很多人会在春节后立马树立的目标,却又会在第二年轻易地被自己打破,吃得过量、吃无定时、吃得任性……可以说是春节的代名词了,那么,该如何健康饮食,又该如何应对积食的困扰呢?一日三餐调时间节日里,不仅暴饮暴食是常事,吃饭还很难按时按点,饮食习惯完全被打乱了。建议在春节期间,尽量调整三餐时间,每顿饭都定时吃,且三餐吃的量为3∶4∶3。如果中  相似文献   

4.
刘剑 《烹调知识》2014,(3):10-10
正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乃至迎来送往亲朋客人,人们几乎都十分讲究美食。可以说,各种节日习俗都与食俗密切交织在一起,不同节日又往往有不同的食俗,甚至同一节日食俗在不同民族或地区,还流传有不同的说法。我国大多数汉族地区,都是元宵节吃元宵,五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的除夕,必有的一道菜是鱼,取"鱼"与"余"的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在此之前是旧历腊月,腊月初八讲究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北京腊八粥的用料与做法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豆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  相似文献   

5.
炮竹声声辞旧岁,合家团圆迎新春。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而吃又是春节的"主旋律"。对老年朋友们来说,平时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规律,容易因节日而被打乱,进而出现油腻积食、胃肠道不适、血糖血压升高等现象。老年人如何才能安度春节?大致应遵循下列四个原则。原则一:规律性——不要打破节日期间的用餐往往正式、丰富,烹调需要较多的时间,用餐时间常常不能贴合平常的习惯,老年人在用餐前可先少吃一些食物垫垫底,这样可以使吃饭的"生物钟"正常运行,保证肌体的消化功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做儿女的也要考虑到老人的代谢特点,给予特殊的关照。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食色风暴"的贵阳沁源食府装饰装修工程,是深圳合气堂设计机构运用风砂岩装饰艺术材料构建的新古典主义的餐饮空间力作。沁源食府建筑面积1500m2,座落在贵阳市都司路蓝波湾群楼。贵阳作为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版图上一个高速发展的省会城市,秉承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脉胳,在21世纪的今天更有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态势。贵阳本土民众,乃至各方宾客高朋早已不屑于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酒楼食肆,也不仅仅满足于"酒足饭饱"的低层次消费。人们更钟情于"吃文化"、"吃情调"、"吃品味",即"吃什么"已经变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怎么吃",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吃。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于餐饮环境有了"追求品质、考究格调"等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是一个以“吃”称著的国家,几乎每个月都有以吃为名目的节日,有的一个月还有两个以上的“吃”节。节日里除一般的菜肴、点心外,还各有自己的特色。 圣德雷萨节。每年十月十五日,也是全国同庆的烹调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饭店、餐馆的厨师都做出拿手好菜,让顾客品尝。在进行各式广告宣传的同时,有的还把桌子  相似文献   

8.
林荫 《天津纺织科技》2015,(2):41-42,4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西方节日在中国服装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年轻女性消费者所购买的少淑装作为其购买频繁的非必需消费品之一,已不再是纯粹的物质性消费,而是作为精神性消费品来满足自己的时尚需求。本文以"圣诞节"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电话访谈等方法,分析西方节日服装消费盛行的原因以及现阶段西方节日给中国的少淑装消费带来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在山西等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意思是,人们吃了莜面(莜麦制成)后,可以走三十里的山路,吃了黄米糕(黄米制成)能走四十里的山路;而吃了白面做的食物,走二十里路就已经饿得直不起腰来了。为什么吃这些食物后饥饿感的差别会这么大呢?要明白这件事,大家要先了解一个概念——饱腹感。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感觉饥饿,就会积极寻求食物,有吃东西的强烈愿望;一旦感觉饱了,就会自动停止进食,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两件事情:一是跟着去吃喜酒;二是过年。两件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有好吃的。六七十年代几乎占据了我整个童年,那时很穷。也不像现在选个双日子便可以成婚,过去喜酒往往摆在节日里办。如今你问人家:什么时候办事?对方冒出:"五一"办。你会感到不适应,但那个年代却是件很时尚的事情。碰到有人把喜酒放在春节办时,我就感到有点吃亏了,两个能大吃的机会重叠在一起,不就是放跑了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11.
正"吃最贵的保健品,熬最长的夜"、"保温杯里泡枸杞"等网络流行语描绘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现状。由于生活压力大,加上健康意识的增强,部分年轻人开始长期服用保健品。从痛斥保健品为"智商税"到"真香",年轻人对保健品的态度正在悄然改变,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也逐渐由中老年人扩展至年轻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2.
2月14日是情人的节日。江城一些西餐厅和咖啡屋,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布置得浪漫又温馨,就连往日吃的菜肴和饮料也有了新的名字,如“烈火情人”、“浓情密意”、“并蒂花开”、“一往情深”十分“撩”人。的确,情人节里,吃是少不了的主题,但如何吃,是很有讲究的。今年的情人节,恰好在周末,可以全方位地享受,笔者专门“做”了几个特殊的“菜”,不一定道道“菜”都吃,选其中的一两种就行了,但愿情人节因我们而如此多情,因爱而如此美丽。如果您没有一颗爱人的心,请您“非诚勿扰”。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里,多有相应的节日食品相伴,如清明节吃清明团,端午吃粽子,中秋食月饼,重阳品糕等。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油锤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  相似文献   

14.
餐饮消费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消费。消费者吃什么、怎样吃、吃的环境、吃的文化等,都明显具有体验消费的属性。而体验设计就是指餐厅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顾客在餐饮消费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妙的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生活》2007,(9):44-45
今年9月25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这个被视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里,人们或全家团聚吃月饼,或走亲访友送月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吃月饼流传到今天不变的是习俗,变的是花样翻新的月饼品种,但愿人们嘴里尝着千滋百味的月饼,心里装着的是永远不变的亲情。  相似文献   

16.
别致的吃     
正吃也是可以很别致的。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人考虑的是吃什么,能吃上一些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就是最好的享受了。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吃什么已经不在话下,那么关心的就是怎么吃。下馆子是怎么吃的最简单方便的方法,但是,有人觉得这没有新意。于是,又有人说,可以在下馆子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比如说城里人去农村吃,到老乡家去吃农家饭,因为农村吃饭有古风,有民俗。不过,那些到农村饭店里吃农家饭的人说,在农村那些所谓的"农家乐"饭店里吃农家饭,根本就没有古风、民俗,"农家乐"里有的只是非常冷漠的商业气息。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9,(10):142-144
节日营销早已成为各平台商家一个重要的营销策略,作为一种营销推广手段,它做到了营销带来的短暂性销售额的增加,而节假日营销往往只看重营销带来的利润,而忽略了节日真正的意义,导致大部分大学生不了解节日真正的意义和内涵。以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调查研究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的消费和节日消费情况以及大学生对节日的了解,并对该现象所反映的情况提出相关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假日经济不仅是"节日经济",更不仅因为在假日内旅游行为是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就说假日经济是"旅游经济"。假日经济是以消费为主,包括旅游、休闲、娱乐等主要表现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领域。文化旅游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其以"满足旅游者学习文化、了解历史、探索知识"的新概念比传统旅游更符合现代人增长见识、提高水准的旅游需要,各个历史文化景点的开发,和依附于节日的音乐会、戏剧的发展,将会对文化消费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文化建设目前在我国还相对薄弱,要发展文化旅游业,让其成为拉动经济中的顶梁柱,还需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节日礼品是随着节日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衍生物。通过节日礼品的传播,既有利于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又可以通过物件流通的形式传播节日文化,因此,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与节日礼品的系统完整性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消费品位也随之提升,这无形中是对节日礼品的设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通过探讨节日礼品的特征和属性,提出节日礼品设计的基本步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美食》2014,(8)
<正>食在七夕·东方情人节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七夕节吃什么?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各地风俗一般都要吃"巧食",大多以饺子、馄饨、面条和油果子等为节日食品,吃的时候人们还多一面吃花生瓜果,喝茶聊天,一面玩乞巧游戏。来自民间的"巧"食民间糕点铺在七夕这天会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传说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