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锡荣 《水泥》2012,(1):49
通过几种常见辊压机进料装置使用优劣比较,阐述了进料调节必要性、进料装置技术现状及新型进料装置的开发与应用;重点介绍新型辊压机双曲线进料装置,调节插板使用滑槽机构,受设定曲线限位往复及旋转复合移动,调节插板端部与辊面小间隙恒定,确保辊面周向少泄漏;侧挡板使用上部吊挂式、楔块顶紧机构,侧挡板里侧增设人字形耐磨件嵌入工作面,确保辊轴向端部小间隙少泄漏;主壳体触料内壁设可更换耐磨件,结构紧凑,调节方便,运行节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刘明红 《水泥》2012,(10):37-39
辊压机的进料装置由下料溜管、调节阀门(含棒阀和气动闸板阀)、下料管、活套管、喂料管、进料支架、辊侧挡板与侧挡板及其调节装置、流量调节板及其调节装置等组成,是辊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正确的安装、使用、维护及维修对辊压机的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维修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以我公司CLF140-65辊压机为例,对其进料装置的使用经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粉磨系统中辊压机使用的"单侧进料装置",控制难度大,侧挡板磨损严重,对物料的粒度及水分非常敏感,易导致辊压机电流超流及工作辊缝偏差大、工作压力差超高跳停,严重影响系统产量,增加生产成本。将辊压机原有单侧进料装置改为"杠杆式双调节进料装置"后,显著提高了辊压机系统的稳定性与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粉磨电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黄正胜  方鹏 《水泥工程》2024,37(1):45-47
针对辊压机进料装置的运动轨迹对系统效能影响较大,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DAC双曲线进料装置,对其结构组成进行了分解。通过对进料口、侧挡板、调节插板和驱动装置等四个关键要素的研究,提出了沟谷聚落式进料口、同轴层叠式侧挡板、透空式斜插板及智能一体化执行器的设计方法,并将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经过产品设计后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该DAC弧形双曲线进料装置可以将联合粉磨系统产量由210 t/h提高到237 t/h,提升幅度为12.8%,电耗由34.2 kWh/t降至31.9 kWh/t,增产节能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辊压机在水泥粉磨系统的节能效果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工艺和配置的先进性,还要优化辊径宽比、新型挡板、进料控制装置和新型辊面。对于传统辊面,是维护辊压机的关键,应该拒绝金属异物的伤害;定期全面检查;保持过饱和喂料;正确选择辊面堆焊工艺;尽量减少辊面堆焊次数及堆焊量。  相似文献   

6.
正我公司共有4台Φ4.2 m×14 m水泥磨,配套使用的是中信重工RP170-120辊压机,其中1#辊压机在之前已改为双杠杆进料装置,其余3台目前使用的是原设备配套的进料装置。原进料装置最大的弊端就是挤压辊两端漏料严重,影响挤压效果,此前我们频繁调整侧挡板顶丝,改造侧挡板顶丝结构,但效果都不理想。2017年7月,我公司对4#辊压机进料装置进行了改造,成功解决了挤压辊两端漏料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季鑫 《水泥》2018,(3):69
我公司共有4台Φ4.2m×14m水泥磨,配套使用的是中信重工RP170-120辊压机,其中1#辊压机在之前已改为双杠杆进料装置,其余3台目前使用的是原设备配套的进料装置。原进料装置最大的弊端就是挤压辊两端漏料严重,影响挤压效果,此前我们频繁调整侧挡板顶丝,改造侧挡板顶丝结构,但效果都不理想。2017年7月,我公司对4#辊压机进料装置进行了改造,成功解决了挤压辊两端漏料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联合粉磨系统中辊压机子系统挤压做功状况和管磨机系统产量及粉磨电耗密切相关,约占系统产能发挥至少70%的因素。辊压机料床预粉磨段投入的功耗越多,管磨机段的节电幅度越大。保障辊压机能力发挥的技术措施有:安装使用均匀、稳定的进料控制装置,实现过饱和喂料以及实施有效挤压;同时,保持辊面的相对完整,调整侧挡板与辊边缘间隙,防止两侧漏料,确保挤压仓密封等。有效提高辊压机的挤压做功能力以及对入机物料的挤压效果,是联合粉磨系统增产、降耗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对粉磨系统作业全过程进行排查的过程中,不仅发现混合材料的水分含量偏高,系统漏风点多,配料秤计量偏差大,粉煤灰库卸料不稳定,还发现入辊压机石灰石粒度大,进料皮带机除铁器未投入使用,称重仓物料离析现象严重,辊压机辊缝波动大,辊压机辊面、辊边缘、侧挡板和进料装置等处磨损严重,管磨机隔仓板和出磨篦板篦缝卡堵,入磨物料细粉多等...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水泥联合粉磨系统(辊压机+双仓球磨机)辊压机喂料系统改造前采用斜插板来控制下料流量。自投产以来,此下料装置暴露出很多不足:调节不便、功能单一、调节性能不稳定。更换杠杆铰链式中心进料双调节进料装置,延伸下料板、加装弧形挡板后,辊压机系统实现稳定运转,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吨水泥平均电耗从32.13 kWh降至28.03 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