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居住空间院落,并且分析了院落的空间特征,阐述了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现代居住空间从内向性、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三方面继承传统建筑的精髓,总结了传统居住空间设计理念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居住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尹佳 《城市住宅》2021,28(5):170-172
明清时期廉州府滨海地区形成了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其院落空间尤为体现生活、自然和文化特征.从"理景"的角度分析滨海聚落院落空间及其理景原理和手法,揭示滨海传统村落如何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体现独特的人居文化.  相似文献   

3.
尹佳 《城市住宅》2021,28(5):170-172
明清时期廉州府滨海地区形成了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其院落空间尤为体现生活、自然和文化特征.从"理景"的角度分析滨海聚落院落空间及其理景原理和手法,揭示滨海传统村落如何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体现独特的人居文化.  相似文献   

4.
罗丹青  李路 《华中建筑》2009,27(11):153-155
该文认为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空间不同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院落空间,文章以三个羌族民居为例,对其院落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了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的三个特征:空间具有立体流动性,界面具有动态变化性,形成具有聚落的参与性.期望本文能丰富我们对院落空间的认识,对进一步认识羌族民居、聚落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方面对传统院落空间进行分析,一是从“空间”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空间的构成,空间的形态,空间序列和结构等;二是从传统院落空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传统文化对院落空间的影响。通过对院落空间的分析,提出了对当代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住宅小区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居民户外交往缺失问题却日益严重。本文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分析入手,找到与现代住宅小区居民交往需要相适应的的契合点,针对现代住宅小区中交往缺失的问题分析,结合传统民居中具有层次的、自然过渡的院落空间特征探讨,提出以共享的院落、过渡的院落、垂直的院落方式,构建现代住宅小区交往空间的新思路,解决现代住宅小区内交往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辉 《建筑技艺》2014,(3):104-106
通过院落空间的概念与早期发展(概念与原型)—考古器物中的院落空间(发展与演变)—明清院落空间的发展(特征与动因)的技术路线,归纳出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发展演变的特征与动因。  相似文献   

8.
邓蜀阳  张淼 《南方建筑》2013,(5):100-104
院落是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单位,它能够凝聚空间,强化生活气息,创造怡人的小环境,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分析了院落空间的特征与现代住区在传统延续方面的局限性,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将院落空间合理运用到现代住区的设计中,并提出将院落空间融入现代住区的一些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山海关古城,作为古代中国的军事重镇,至今仍遗存了大量明清以来的传统民居。近期对古城区内现存的传统民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研究,在实际测绘与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就对其院落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院落与街巷尤真是关城内四条大街的位置关系,分析其在尺度、沿街立面等方向的特点。给出山海关内民居院落的一般数据特征,绘出院落布局网格图等.最后总结院落的空间布局特征,本文属于200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802019。  相似文献   

10.
欧雷 《山西建筑》2006,32(18):39-40
院落空间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间”自身的角度出发结合设计实例,分析了传统院落空间的三个主要特点,根据空间围合方式、材料、空间组织方式等的变化,分析了现代建筑中院落空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传统院落空间和现代住区的院落空间的发展和特点 ,介绍了住区规划布局中的院落布置方法 ,建设现代院落空间的发展要求 ,达到营造人性化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丽枝 《山西建筑》2008,34(11):56-57
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庭院情结分析入手,通过转化的方式将传统庭院要素引入现代住区院落空间中,探寻继承传统庭院文化的具体方法,再现邻里和谐的院落景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行为心理、功能需求、空间构成与意象的适应性分析,对当代庭院空间创作提出了手法上的支持,说明传统庭院在当代社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云杰  高长征 《山西建筑》2008,34(14):48-49
从传统庭院空间的生态、形态和文态体现等方面总结了庭院空间的精神内涵,并结合现代生活、时代特征,从中探索出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在现代低层住宅设计中的转换与运用,从而促进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沁忆  林吾国 《城市建筑》2014,(24):134-134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最具代表的空间形态之一,院落一边是联系人的空间,一边是联系天的空间,虚空间和灰空间的运用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院落对外防御,对内通透,通过对意识的调节,达到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16.
沈明磊 《山西建筑》2006,32(2):28-29
介绍了东方传统庭院空间具体表达方式的特点,通过对几位建筑师的庭院实例分析,归纳出建筑师继承东方传统庭院空间的手法和特点,以将传统的神韵融入到现代建筑空间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17.
空间意境再现——现代中式住宅庭院空间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式住宅的出现不仅使其具有丰富住宅空间、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等重要作用,而且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价值a文章主要从庭院空间角度来解读传统空间意境,分别以低层和多、高层的现代中式住宅的水平庭院和垂直庭院为客观载体.探讨现代中式住宅对庭院空间所进行的重新演绎及全新的空间形式。通过分析指出中式住宅庭院空间设计的不足,为现代中式住宅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院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精髓,承载着我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域特征。论文简要的论述了合院式居住模式在山地小区中的缘起、重构及特点,结合设计实践探讨在全球文化趋同的情况下,所营造出一种属于民族的、地域的、具有文化认同感和便于人际交往的生活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任晋锋 《城市规划》2013,37(5):85-89
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衡量一个地区的绿化效果普遍采用的指标是"绿地率",但在北京大部分的旧城改造项目中,绿地率很难达到规定指标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北京旧城四合院区域空间结构、建筑形式的特殊性,并比较了传统四合院区域和现代小区绿化的CO2固定量,得出结论认为以绿地率作为绿化水平衡量指标的评估方法在旧城四合院区域改造更新中是不合适的,而以乔木数量、综合绿化覆盖率、绿色容积率、CO2固定量等作为衡量绿化的指标比较适宜的。同时,文章也为用来衡量绿化生态效果的CO2固定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绿化标准制定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合院式民居建筑空间虚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院式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虚与实是合院民居建筑空间的基本构成规律。合院式民居建筑空间通过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和虚实变化等虚实处理方法,营造出了灵活、自由、含蓄的空间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