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兵  张于  丁凯 《城镇供水》2011,(4):42-43,40
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将新型二次供水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列为课题进行研究。根据课题要求,本课题将从稀土永磁电机的应用、建立全国二次供水水力平衡数据库、以超滤膜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的对接、集成水质与系统运行数据的检测系统、不锈钢的防腐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我国的二次供水设备更新换代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将水质评价点从"出厂水"改为"龙头水",同时也对城市供水有关部门的水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严格控制原水、净水厂、输配水设施各个环节,以保障用户端的水质。这就需要在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同时建设备用水源;在对原水水质特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工艺,通过加强工艺管理和改造,提高出厂水水质;并改进和提高供水管网建设与维护水平,及时维护二次供水设施,提高二次供水管理水平,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张斌 《城镇供水》2018,(2):66-69
经过两年的努力,通化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全面竣工。2016年顺利通过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考核,达到了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评价标准,经吉林省城市二次供水和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组办公室审议,荣获"吉林省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先进单位"称号。现将通化市自来水公司在"城市二次供水改造"过程中的做法进行介绍,以便同行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于2005年2月颁布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该标准对城市供水水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和供水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于企业现有的工艺条件和设备配置,对供水企业通过加强工艺管理、水质管理、管网建设与维护以及创新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等途径实施新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镇供水末端普遍存在水质变差、余氯不达标等问题。在二次供水处进行加氯消毒是改善末端水质、为用户龙头水提供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开发了智能二次供水加氯消毒系统,以银川市某小区二次供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用水特性,并采用相应的投加模式,检测系统运行的投加和用户龙头水余氯控制效果。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采用开环控制前馈投加与闭环控制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复合环控制,将整个系统离散化控制以便达到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投加,从而精准控制水中余氯浓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建城[2015]31号)文件中指出二次供水存在设施建设和管理多元化,监管职责不明晰,运行维护责任不到位等诸多严峻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指示,加强和改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解决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确保水质安全已成为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社会问题.西安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二次供水管理和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参照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实践,探索落实四部委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二次供水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为城镇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次供水是城镇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安全用水.上海二次供水现状仍存在许多不足及隐患,优化二次供水运行、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结合上海市二次供水现状,将二次供水系统优化与"智慧水务"理念相结合,从实施基础条件、水工艺控制模式、泵房安防控制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方面,研究二次供水系统"智慧化"的实施方式,并对二次供水"智慧化"产生社会及经济效益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作为我国建筑给排水领域的第一个重大专项课题,其主要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二次供水的保障,也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水质、水量和水压的问题,从技术、管理、运维多角度切实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和整个社会的节能节水。《二次供水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作为水专项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从立项之初到现在,一直备受大家关注。现将规程的技术要点进行介绍,由于目前规程属于征求意见稿阶段,因此希望此文可以引起更多关注,行业内群策群力,对"规程"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艾必贵 《四川建筑》2012,32(3):286-287
阐述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取代二次供水的水池、水箱,使生活的饮用水达到符合卫生标准,在供水质量、节水情况、节能情况、投资控制、安装情况等方面的二次供水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聊城市城市水务集团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二次供水的技术监管为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采用统一标准、集中监测以及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建设了"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实际应用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介绍了该系统的特点和思路,希望能为供水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市二次供水投诉渐多,二次供水水质问题越发引起市民关注。结合上海市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行动,以及水务监督计划,开展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代表样点的二次供水及其对应管网水的水质调查工作。通过系统监测城市供水经二次供水设施后水质指标变化,分析并总结了变化及居民投诉的深层原因,提出合理建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1)
该文就《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中二次供水的定义及二次供水水质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完善二次供水的定义及二次供水水质相关指标提出了建议和修改意见,同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采用其中的二次供水定义方式,作为区分二次供水与非二次供水的划分标准,从而实现《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统一与衔接。  相似文献   

13.
《城镇供水》2011,(3):4
2011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在浙江嘉兴成功召开了城镇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暨推进新国标实施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协会各供排水企业的代表外,还邀请到全国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重要水业设备生产厂家的代表到会,就水源水质与水处理工艺技术,管网水质安全及二次供水技术与管理、供水水质  相似文献   

14.
<正>经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珠海市人民政府将在珠海市联合举办"第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会议主题为"贯彻水十条,修复水生态,推进水文明"。会议将主要围绕海绵城市、智慧水务;供水设施、净水工艺、水质达标与二次供水的技术与案例;城市黑臭河水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与污泥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水质的安全稳定暴露出很多薄弱环节,全社会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关注度不断升级。为加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针对当前二次供水现状及水质主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以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为导向,拟对水质保障和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目的分析江西省2011—2012年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2011—2012年选取部分城市的市政供水、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作为监测对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样品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2 a共采集水样3 777份,总体合格率为92%,二次供水不合格的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氨氮、浑浊度、pH、游离氯、二氧化氯;集中供水不合格指标有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pH、铝、铁、游离氯、七氯;部分城市管网老化腐蚀可能影响末梢水水质。结论市政集中供水水质好于自建集中供水和二次供水;对城市所有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王晖 《城镇供水》2007,(2):44-46
近年来,藻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成为我省各地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2002年初,我省城市供水行业科技人员成立课题组,共同开展“城市供水藻污染控制”课题研究,并申报了《山东省城市供水藻类污染特征及水厂除藻工艺的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该课题被列入山东省2002年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计划号022150102),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开发项目。本项目针对我省城市供水行业日益突出的藻污染问题,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供水藻污染特征及水质安全性,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除藻特性和存在的技术缺陷,重点研究开发了微生物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高藻水技术、微絮凝活性炭床浮滤池除藻技术、安全预氧化和臭氧活性炭等关键除藻技术。本文主要对山东省城市供水水源水质污染特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杨德富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4):111-112
目前二次供水需求的提高,二次供水设备形式也越来越多,且成了居民用水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节能、环保这一理念。各种供水设备的发展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管中泵及其在供水设备中应用的分析,并与其他供水设备结构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管中泵在供水设备中的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二次供水已成为高楼供水的主要形式。围绕"二次供水",阐述了其概念、原理及供水方式,并对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多个不同类型建筑的二次供水形式、范围、设备检修维护、用户使用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江苏供水坚持在源头管控、水源预警、工艺改造及管网优化等多方面发力,搭建形成了"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检测、预警应急"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供水环节"最后1公里"的二次供水问题则显得日益突出,限制了供水品质的全面提升。经过"十一五"以来的探索与努力,江苏初步探寻了居民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模式,并付诸实施,未来江苏将全面推行居民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规范管理,助力江苏实现"常规优质水、应急合格水"的供水安全保障目标。介绍了江苏省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管理经验,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