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大型工件内孔镀铬的要求及本厂现有镀铬生产能力状况,设计了内孔分段镀铬屏蔽装置,该装置既能隔离镀铬面实现分段镀铬,又能改变工件内孔分段镀铬交接处的电流分布,铬层搭接处不出棱,可见痕迹轻,且无起皮现象,工件镀铬部位的尺寸及镀铬层厚度完全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佳  刘晶晶  温宏平  张建媛 《四川水泥》2023,(7):227-228+242
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形式之一,会破坏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削弱路面结构的强度,影响公路的安全使用。采取优化路面基层结构;增加沥青面层厚度;设置中间夹层;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通过加筋及切缝等控制裂缝发展等工艺措施,有效防治反射裂缝。另外,施工材料质量控制也是防止反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工程质量问题中,混凝土裂缝现象则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分析及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源 《四川水泥》2024,(4):144-146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能与材料、施工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以贵州某工程为例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分析表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优化施工工艺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及对温度监控,可有效推迟混凝土温度峰值,达到控制混凝土凝固时裂缝宽度的目的。该工程所采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质量,降低了裂缝数量,为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阐述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及预防措施,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6.
皮数杆亦称“皮数尺”,即在其上划有砖皮数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圈梁、楼板梁底等标高位置的标志杆。一般立于墙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和洞口较多的地方,要求不超过10~15m设1根,多采用木制,是控制砌体竖向施工的标志,其目的就是要保证砌体的皮数、灰边厚度一致。除砌筑工程外,镶贴工程也用皮数杆。文章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了提高砌体、镶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减少施工材料的损耗和浪费,研制了一种通用性好、使用方便、可反复周转使用的组合式新型皮数杆。  相似文献   

7.
水池产生裂缝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难题,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裂缝产生的部分原因,以及避免产生裂缝的设计措施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劈裂试验、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对比了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上面层裂缝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拉性能与高温抗变形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橡塑改性沥青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前者可提高沥青路面抗top-down裂缝开裂性能;在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中的上面层拉应力逐渐增加,导致沥青路面发生top-down裂缝开裂,橡塑改性沥青混合料可增加上面层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从而降低沥青路面发生top-down裂缝开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龙马溪-五峰组页岩地层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微纳米级孔隙裂缝和层理发育,常规水基钻井液无法满足钻进需要,针对龙马溪五峰组页岩裂缝发育等特性,提出吸附封堵提高承压,强抑制强润滑三管其下形成减弱水基钻井液对页岩强度弱化影响长效机制,构建了JHGWY-1高性能水基钻井液,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封堵性,160℃热滚后保持良好的流变和低失水量,具备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在涪陵焦页××井等3口井三开代替油基钻井液应用,在三开钻、完井过程中,该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封堵性、润滑性及及时封堵裂缝抑制裂缝扩展的能力,完井作业顺利,固井质量良好,说明该水基钻井液能够满足涪陵页岩区块钻完井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页岩气储层特点,基于裂缝(层)内爆炸技术原理,提出层内爆炸开发页岩气储层这一新观点。并通过分析该技术作用机理,研究我国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影响裂缝网络影响因素,证明了层内爆炸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的可行性。为尽快实现层内爆炸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储层改造明确研究方向,丰富了我国开发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