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乙烯基类单体改性铬鞣革屑水解产物制备复鞣填充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制革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铬鞣革屑为原料 ,在不脱铬的情况下对铬鞣革屑进行水解 ;用乙烯基类单体对铬鞣革屑水解产物进行改性 ,制备皮革用复鞣填充剂 ;对改性产品以茚三酮法进行分析 ,对铬鞣革屑水解产物及其改性产品进行IR分析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 :乙烯基类聚合物分子链以共价键在胶原蛋白水解产物的分子链 (即多肽链 )上发生了接枝 ;所制备的复鞣剂是一种含铬的蛋白复鞣填充剂 ,经其复鞣后的坯革 ,具有较好的伸长率和伸展高度  相似文献   

2.
对用铬革屑制备皮革复鞣填充剂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由铬革屑经酸法、碱法或酶法水解提取的水解胶原可改性制备成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蛋白类复鞣填充剂,提胶后的铬渣可用于制备含铬鞣剂。  相似文献   

3.
复鞣工序赋予皮革特别的性质,如丰满性、紧实性、柔软性、弹性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证明可以商业利用的以蛋白质为基础的皮革复鞣剂。实验中采用的是鞣制后的开边蓝湿牛皮,通过蛋白质基复鞣剂与其他合成鞣剂和植物鞣剂等作对比试验,考察了复鞣剂浓度、浴液pH值和温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皮革厚度、柔软度、丰满性和力学性能的不同。水解蛋白比其他复鞣剂复鞣的皮革增厚能力弱,断裂伸长率比空白试验(没有复鞣)皮革和其他复鞣剂复鞣的皮革低,但水解胶原蛋白能赋予皮革更好的撕裂强度。相反,水解角蛋白粉复鞣的皮革弹性与其他复鞣剂复鞣的皮革相当。对柔软性来说,水解胶原蛋白复鞣的皮革比水解角蛋白复鞣的皮革和空白试验的皮革柔软。因此,实验结果表明,投资回收皮革工业副产物水解角蛋白和胶原蛋白的技术是可行的。水解蛋白作为一种新的材料用于皮革生产,可改进材料管理,减轻环境损害,提高皮革工业效率,促进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烯基类单体对水解胶原蛋白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了蛋白复鞣填充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改性前后的水解胶原蛋白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将制备的蛋白复鞣填充剂应用于绵羊服装革复鞣工序,对坯革增厚率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FT-IR结果表明:乙烯基类单体在水解胶原蛋白多肽链上发生了接枝聚合。TG结果表明:通过接枝共聚,水解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复鞣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蛋白复鞣填充剂复鞣后坯革的增厚率达15.1%,抗张强度为14.9N/mm2,撕裂强度为51.2N/mm,断裂伸长率为78.3%,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服装用革行业标准,并能赋予坯革良好的丰满性和柔软性。  相似文献   

5.
胶原蛋白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胶原蛋白改性及其用于制作皮革复鞣剂、涂饰成膜材料、化妆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型蛋白类材料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探索了新的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山羊蓝湿革为原材料,采用8种复鞣剂:醛类复鞣剂A、D,氨基树脂类复鞣剂E、F、G,芳香族合成鞣剂C、H、B进行复鞣。试验过程中复鞣剂用量分别为0%、1%、2%、3%、4%,探究每种复鞣剂用量对皮革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复鞣剂.用量的增加,皮革中甲醛含量不断上升。当E、F、G复鞣剂用量大于2%时,皮革中甲醛含量较高,已经超出我国规定的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皮革制品中甲醛残留量的标准。复鞣剂A、C、H、B用量小于3%时,皮革中甲醛含量达到婴儿用品中甲醛含量的标准。复鞣剂D用量小于4%时,皮革中甲醛含量符合中国和日本规定的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皮革制品中甲醛残留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前言氨基树脂在制革生产中用于预鞣、复鞣、填充,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树脂鞣剂,有其独特的优点。关于这一点,国内不少制革同行深有感触。国内外研究应用表明:氨基树脂复鞣剂较其它复鞣材料,在保持天然革的性能方面要好,在制造高度柔软的铬鞣革时,氨基树脂复鞣剂优于丙烯酸类及其它聚合物鞣剂。国内市场上,氨基树脂复鞣剂品种较少,由于其合成工艺控制复杂等因素,制约着这类复鞣剂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南京皮革化工厂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开发出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主要成份的CA-2复鞣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皮革材料多样化的要求,开发具有多功能的皮革化学品受到制革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介绍了能赋予皮革阻燃性、低游离甲醛性、助染性等功能化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以及氨基树脂鞣剂的应用进展。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充分利用氨基树脂的结构特点,一方面制备能够有助于吸收染料、加脂剂、复鞣剂等阴离子材料的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另一方面引入纳米材料,制备具有高效阻燃性、抗菌性、抗紫外辐射性、高效吸附及助吸收性、增强增韧性、磁性等氨基树脂鞣剂,将是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不同类型增深效应复鞣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两性丙烯酸复鞣剂、聚氨酯复鞣剂、两性氨基树脂复鞣剂、芳香族合成鞣剂以及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并对增深效应复鞣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不同类型增深效应复鞣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两性丙烯酸复鞣剂、聚氨酯复鞣剂、两性氨基树脂复鞣剂、芳香族合成鞣剂以及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并对增深效应复鞣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在革内渗透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复鞣剂在革内的渗透分布情况与成革质量关系很大 ,长期以来只能靠眼看手摸来评价复鞣效果。利用IHA染色法在媒染剂 A作用下使透入到革内的丙烯酸复鞣剂上色 ,而其余部分不上色 ,由此判断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渗透情况。研究了羊皮使用不同品种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ART- II,DM)复鞣后 ,复鞣剂在不同部位随复鞣时间变化的渗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肉面的胶原纤维编织较疏松 ,而粒面层胶原纤维编织紧密 ,故丙烯酸树脂首先从肉面开始透入 ,且从肉面透入革内的深度大于从粒面透入的深度 ,而不是像有人认为的复鞣剂主要是渗透并填充到乳头层和网状层 2层交界处。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鞣后的革样进行了电镜观察 ,结果与光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胶原蛋白水解液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制备的L-4型改性蛋白鞣剂,对皮革的复鞣填充性能。发现该鞣剂兼顾了胶原蛋白多肽链的柔软性和乙烯基类树脂的填充性,经其加工的皮革的柔软性和增厚率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鞣剂分子能渗透到原胶原分子之间,撑开并分散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蛋白复鞣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胶原水解物用马来酸酐酸化后与丙烯酸共聚,可制得一种阴离子蛋白复鞣剂。将该复鞣剂与铬一起用于复鞣,可提高革对铬的吸收率,增加革的厚度、丰满度和粒面紧实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增强作用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并用其对猪二层革进行复鞣试验。结果显示 :交联剂DVB(二乙烯基苯 )和亲水性单体AA(丙烯酸 )的用量 ,对微乳液复鞣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当DVB用量为 1 2 %、AA用量为 1 %时 ,性能最好。在复鞣过程中 ,加入 0 2 %的渗透剂JFC能改善革的粒面性能 ,并且大幅提高革的强度。用 3 %的微乳液复鞣剂复鞣猪二层革 ,能使革的抗张强度提高 74% ,撕裂强度提高 48%。当微乳液复鞣剂的用量为 2 %时 ,革的强度和丰满度有了较大的改善 ,而且革的柔软度、弹性和粒面性能下降不多 ,所以复鞣剂的用量应以 2 %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丙烯酸树脂广泛应用于皮革加工过程中的复鞣、填充和涂饰过程。对目前皮革填充用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法和原理进行综述 ;指出今后皮革填充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低甲醛美耐敏树脂单宁Unitan KDN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涛  周林 《西部皮革》2004,26(6):21-23
Unitan KDN是以美耐敏树脂构成的低甲醛鞣剂,通常可在复鞣阶段与其他阴离子产品一同使用。鞣制的皮革中甲醛含量低至57.466mg/kg,已低于国家出口皮革中甲醛含量不超过70mg/kg的要求,它非常适合用于甲低甲醛皮革的复鞣。并可使皮革粒面紧实,对皮革纤维结构较为松弛的部位如肩部,边腹部有好的填充作用,经Unitan KDN美耐敏树脂鞣制的皮革可获得柔软、丰满的手感。其ATOMA系列加脂剂耐水溶液萃取性极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Z-1的结构及在皮革复鞣中的应用性能。Z-1为几种活性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而成的具有长支链结构、多功能基团的树脂复鞣剂。应用结果表明,复鞣剂Z-1对皮革具有选择填充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匀染性能。  相似文献   

18.
着重研究了带有C18烷烃链的芳香族甜菜型加脂复鞣剂结构特点与鞣革性能之间的关系,描述复鞣剂分子与革纤维、染料、加脂剂以及其它复鞣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结果清楚表明,单独使用时芳香族甜菜碱加脂复鞣剂给革以丰润柔和的手感;若与多种复鞣材料搭配使用,亦可制得丰满坚实的革。  相似文献   

19.
中空微球多功能皮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丙烯酸酯类及乙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核一壳乳液共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中空微球树脂(HMP)乳液,对乳胶粒子的形态、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将其用于猪服装革复鞣,对复鞣革的摩擦系数、柔软度、白度及耐光性进行了测定并对HMP复鞣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闻欣  杨明来 《皮革化工》2004,21(5):34-37,44
牛二层蓝湿革各体形部位的组织结构、厚度、水分含量、含铬量等均不一致,因此要严格挑选组批、回软,要彻底回湿、匀湿并脱脂,调节好pH值;复鞣以铬复鞣为主,配合使用醛鞣剂和具有发泡效果的马来酸酐与乙烯基类单体的共聚物鞣剂;中和时以中和复鞣剂为主,羧酸盐、小苏打配合使用;采用聚氨酯树脂浆液手工刷浆填充;用亚硫酸化鱼油、亚硫酸化植物油、亚硫酸化合成加脂剂以及柔软性能良好的天然磷酯和磷酸化合成加脂剂、合成柔软剂等配伍,进行多油量、多次分步加油;贴板、挂晾、绷板相结合干燥;做软采用振荡拉软、局部拉软、转鼓摔软。从而制得比较理想的柔软坯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