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型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取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强度再生理论和土的压缩定律,以白龙江沙圈坝大型滑坡为例,对滑坡泥质物滑带土强度参数取值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室内仿真重力压密试验,获得滑带土不同压力作用下孔隙比的变化特征,并采用试验获得的饱和度,计算纵剖面上各个部位滑带土的基本物理指标.通过原状样与仿真样的物理指标及强度指标试验,建立相关关系式,计算了滑坡各地段滑带土的综合抗剪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滑坡稳定性计算和工程设计中滑带土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ψ)取值对工程至关重要.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滑带土进行应力仿真分析,再结合滑带土室内试验的相关物性指标及强度特征,得到滑动面的强度参数,其结果与室内直剪试验所得到的滑带土强度参数值以及刚体极限平衡法反演得到的参数值十分接近.该方法不仅可作为该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3.
王振涛 《人民长江》2015,46(9):51-53
滑带土的长距离剪切强度及其变化规律是滑坡启动的主要控制性因素之一,但是目前的常规直剪和三轴剪切试验还无法实现长距离剪切。为了研究滑带土的长距离剪切强度变化规律及对滑坡启动的影响,以四川省达县青宁乡滑坡为例,取其滑带土进行环剪试验,获得滑带土的长距离剪切强度变化规律,并与滑坡过程和运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带土长距离剪切强度变化规律与滑坡的启动过程较为吻合,滑坡首先受到降雨等因素触发开始变形和缓慢滑动,此时滑带土受到滑体的剪切,由于剪缩效应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导致剪切强度迅速减小,当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滑体开始加速并快速滑动。研究结论对类似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滑坡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4.
石纲  包雄斌  练操  陈根 《人民长江》2011,42(22):54-56
羊角滑坡群是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坝前的一个巨型滑坡群,该滑坡群的稳定与否,对白马航电枢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能给该滑坡群的治理工程设计和稳定分析提供准确的强度参数,对该滑坡群中各滑坡的滑带土抗剪强度进行研究.采用滑带土室内试验、现场大剪试验、反演分析等方法,确定了羊角滑坡群各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  相似文献   

5.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滑带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是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工程设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直接快剪试验以其操作简单、原理明确被认为是用来检测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直接快剪原理对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土进行了室内剪切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不同粒径下滑带土的剪切特性变化规律,为后续对滑带土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与黄土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滑带土力学特性是复活型滑坡是否会再次启滑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研究认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是一个静态参数,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滑带土强度在稳定期会产生自愈合现象,导致剪切强度的提高。对于可能发生复活启滑的平推式滑坡,自愈合效应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予以考虑。通过对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进行“剪切-固结-剪切”试验,研究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在不同法向应力与不同固结时间下的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平推式滑坡滑带土存在自愈合效应,滑坡复活启动强度介于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间;滑带土的强度恢复率与固结时间成正比,与法向应力成反比;平推式滑坡滑带土的触变性是其强度愈合机制的主要因素,矿物特征则对该机制起了某种程度的强化作用。以此提出,滑带土的强度愈合机制对平推式滑坡的复活启滑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河李家峡Ⅱ号滑坡,属典型顶层岩质滑坡.本文首先论述了滑坡发生的地质环境、滑体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滑动带和滑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滑坡的成因与破坏机制,并分区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和监测成果分析.认为李家峡Ⅱ号滑坡Ⅱ—2滑区及其次滑体,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间,由于水位的抬高将有局部失稳下滑的可能性,建议工程单位应采取“削头减荷、压脚阻滑”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滑坡经历了破坏、滑动、堆积和固结等过程,其滑带土特征复杂,仅凭试验不能准确确定其抗剪强度指标。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应以试验成果为基础,结合滑带土的物理性状、宏观地质判断、工况条件、反算分析和工程经验类比进行综合取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了历年来黄河李家峡水电站坝前滑坡滑带土的全部试验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含水量、粘粒含量、颗粒组成等主要因素的不同变化,对滑带土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滑坡稳定计算中滑带土力学的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屈若枫  陈松  徐光黎 《人民长江》2013,44(13):29-34
滑坡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往往对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有着重要意义。以湖北省某大型水库库区滑坡为研究背景, 宏观分析了滑带土岩性、矿物成分、物理力学特征等因素对蠕变特性的影响,进而对崩滑体滑带土进行了剪切蠕变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滑带土具有较强的蠕变特性,表现为滑带土在荷载等级较低时,变形速率随时间减小,最后趋于零,为衰减蠕变的过程;在荷载等级相对较高时,尤其在最高荷载等级时,变形速率随时间增大,最终趋于某个极限值或至试样破坏,表现为非衰减蠕变过程;Burgers蠕变模型相比其他模型而言,更符合库区滑坡滑带土本构模型,通过蠕变方程参数的辨识,得到了滑带土的蠕变本构方程;通过蠕变曲线得到了滑带土的长期强度,该强度比相应应力状态下的峰值强度减少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滑带蠕变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滑坡的宏观蠕变特征、滑带显微结构特征、滑带蠕变机理试验研究、滑带蠕变本构方程研究。指出了研究工作中应该加强的几个方面,如滑带蠕变模型的适用局限性、注重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引用、重视水对蠕变机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蓄水后导致许多滑坡失稳,使人们认识到研究非饱和土性质的重要性。为研究巴东黄土坡滑坡土的非饱和性质,选取临江Ⅱ号崩滑堆积体的滑带土及滑体土作为试验对象,按其天然状态配置成重塑样,分别进行了土水特征试验及变水头渗透试验,得到了滑体土和滑带土在不同基质吸力条件下所对应的体积含水率和渗透系数;并对其土水特征试验曲线进行拟合, Fredlund-Xing方程拟合效果优于Gardner方程和指数衰减方程。同时发现土水特征试验在施加第一级基质吸力时很重要,这将影响试验曲线的形状。研究成果将对水库蓄水作用下的库岸滑坡稳定性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境内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贵州省境内典型的滑坡灾害变形特征,研究其滑动机制对理解滑坡的形成和预警滑坡灾害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对黔西、黔北野外滑坡地质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设计了6组不同的地层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组合差异的沙箱模型对滑坡的演化机制进行模拟试验,并与实际滑坡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层的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对滑坡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较小地层倾角条件下主要是形成蠕滑,而且形成的断裂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滑坡演化的扩展时序为前缘拉张-后缘拉张-中部剪断-前缘挤压-坡体缓慢蠕滑-坡体停止滑动;研究结果与晴隆县滑坡变形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黄土坡滑坡原状滑带土的蠕变与应力松弛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研究黄土滑坡滑带土的蠕变与应力松弛特性,从黄土滑坡地下硐室群内采集大尺 寸原状滑带土样,在分级加载条件下进行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得到不同应力等级下的蠕变曲线和应力 松弛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黄土滑坡滑带土的流变特性。选取西原模型作为该滑带土的流变模 型,并对应力松弛的本构方程进行了参数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分析得到了适合该滑坡滑带土的经验 方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应力、应变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黄土滑坡滑带土的应 力松弛函数。  相似文献   

15.
黄土坡滑坡的稳定性对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滑带的空隙及渗透特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从地下水渗流对滑带土作用的角度,利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开展滑带土空隙结构与渗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滑带碎石磨圆度、碎石分布形态、碎石表面擦痕、滑带土层理结构以及基岩面擦痕等特征明显,表明滑坡证据显著;②滑带土致密,层理结构明显,且层理间空隙尚未形成优先导水通道,而滑带土上、下盘接触面均存在贯穿性空隙或裂隙带,说明滑带空隙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③滑带土饱和渗透系数低于上覆松散滑坡堆积体地层和强风化基岩地层2~3个数量级,导致降雨在滑带上盘集中排泄,基岩裂隙水在滑带下盘集中渗流,且在基质吸力作用下,上、下盘水分同时缓慢入渗滑带土,说明滑带土对滑坡体降雨入渗以及基岩地下水渗流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④滑带土渗透破坏比降超过16,滑带土在自然水头作用下难以发生渗透破坏,具有很强的抗渗透破坏能力,说明地下水对滑带土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滑带土含水量,降低其力学指标,而渗透破坏作用有限。该成果对地下水作用下的滑坡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石榴树包滑坡在库水作用下的物理模型试验为例,采用FLAC方法对滑坡模型在不同抬升角度下塑性区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该滑坡模型试验中模型架抬升角度与降低滑带粘聚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得出在抬升模型架18°时滑带的变形破坏与降低滑带粘聚力为1.8 kPa时滑带的变形破坏是一致的,可以指导该滑坡在库水位作用下滑带土力学参数降低的物理模拟,同时也可为其它水库型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盖家阴山滑坡位于新建铁路兰渝线锹峪河特大桥(DK127 100~DK127 900)段左侧,滑坡特征明显,为一巨型滑坡.根据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对当地老者的调查,初步判断此滑坡为地震引发滑坡.通过勘察发现此滑坡具有三层滑面,一个主滑面,二个次生滑面,经过计算分析二个次生滑体已经稳定,但主滑体在滑体完全饱和的极端情况下仍然可能复活,因此建议铁路线尽量绕避此滑坡并进行抗震验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滩滑坡滑后的地貌形态特征、历史文献记载的破坏周期性规律、区域构造背景与本区构造特征、临滑前兆和地震台站记录滑动时的波型波谱分析结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新滩滑坡的动因机制以内因构造扭动力系能量聚集使岩体膨胀扩容产生地热微震为主,外因诱发的促进作用为辅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洒勒山滑坡是近期发生的大型土质高速滑坡。滑前有预兆迹象,滑后具有层序分明的形态。部分滑体在被推出滑床时,呈高速抛射状态,或具有飘浮推移,跳跃前进的特征,并在前缘开阔的河漫滩上形成大面积的碎屑流物质。洒勒山滑坡从蠕变到剧变大致经历前缘剪切蠕变、后缘拉裂张开、中部贯穿剪断等三个阶段。后缘拉裂突然闭合的现象是临滑前的重要预兆特征。本文根据现场考察资料,对滑坡产生的地理环境、地质背景、洒勒山滑坡的特征(滑坡的形成和破坏机理、运动特征、形态特征、滑前的预兆特征),以及产生滑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对研究高速滑坡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白杨湾滑坡是典型的含多级软弱滑带的滑坡,通过航拍和现场勘查,采用钻探、物探、位移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多级滑带的位置,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外部诱发因素与内部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钻探和物探解译揭示该滑坡为包含软弱夹层和多级滑带的深层岩土混合滑坡,分为2个滑动带。地表变形特征及位移监测表明滑坡中前部变形量相对较大,日变形量1.3~4.0 mm,处于均速变形状态,深部位移曲线显示有两处凸起位移突变点,主、次滑面特征明显,与钻孔勘探结果相互印证。数值模拟结果反映出,该滑坡在现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场地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