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洋石油平台含油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含油污水处理系统除油常见的六种基本原理:自然除油、斜板除油、粗粒化除油、气浮除油、旋流除油、过滤。海洋石油平台生产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一般常用的3种主要工艺流程为:重力式流程、压力式流程、浮选式流程。结合某油田实例,对沉降、喷射气浮、过滤三级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采出液性质(如乳化油比例、Zeta电位值等,)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自然除油+气浮工艺",根据试验研究设计出处理流程,提出各个工艺节点的设计参数,期望对现场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围油田大多属于低渗透油田,油田废水处理一般按照“先除油,后除悬浮物”的技术路线,采用气液多相泵气浮选技术及复合滤料过滤等常规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处理工艺为自然沉降、混凝沉降除油(部分站采用横向流聚结除油或气浮选除油)、一级双层滤料过滤、二级双层滤料过滤。  相似文献   

4.
《辽宁化工》2021,50(4)
为了保证聚驱采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开展气浮模拟实验,并进行絮凝剂和浮选剂种类、浓度的评价优选,然后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气浮处理可以将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提高22.04%~29.50%和4.90%~10.75%。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于低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于无机絮凝剂,实验优选出质量浓度为20 mg·L~(-1)的PAFC和10 mg·L~(-1)的APAM作为絮凝剂,具有极性-非极性分子结构的浮选剂FJ,其质量浓度为30 mg·L~(-1)。结合现场气浮工艺参数和筛选出的药剂及用量,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提高至68.14%、36.85%。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拟选用自然沉降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为验证选定工艺流程的可行性,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本研究采用实际油田采出水,对自然沉降、气浮、过滤等处理单元进行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板油水分离器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处理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加压溶气气浮、涡凹气浮、诱导气浮3种应用较广的气浮除油工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气浮除油原理、工艺设计、操作运行、投资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适用场合。加压溶气气浮工艺除油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附属设备却较多,操作复杂;涡凹气浮工艺设备简单、占地小,但对进水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诱导气浮工艺设备简单,适用于对污水中溶解氧要求严格的密闭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含油污水处理量多、处理难度大且单一传统处理方式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气浮-旋流耦合处理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管式微旋流气浮除油装置,并通过射流器与分布盘的组合优化微气泡发生过程,利用射流气浮技术进行除油实验,研究了各参数对气浮装置除油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多管式微旋流气浮装置对含油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胜利油田陈庄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确定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并对除油、除SS、脱盐等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采用以生物除油为基础,结合沉淀、絮凝、过滤、超滤、反渗透脱盐的技术路线对稠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热采锅炉给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油田污水资源化利用,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污水含油直接制约污水生化处理效果,气浮除油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气浮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电解气浮、散气气浮、溶气气浮、涡凹气浮,以及聚结+气浮、气浮+磁分离、旋流+气浮组合工艺的除油效果及应用现状,指出了气浮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稠油采出水回用工程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的意义。简述了国外工程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得出经验性认识。并概述3个国内典型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工程实例,推荐采用缓冲调节、混凝沉降、溶气浮选、吸附除硅、粗精过滤、弱酸软化的处理流程,简述强化除油、针对性加药、慎重除硅、自控简单适用等技术特点,提出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破胶-气浮-过滤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液返排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裂液返排液CODCr浓度高、稳定性高、粘度高的特点,采用破胶-气浮-过滤组合工艺对压裂液返排液进行处理,考察其处理效果。先在电絮凝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20 min,或者在微电解停留时间为40min、Fenton处理单元Fe~(2+)的质量分数为0.20%、H_2O_2投加量为0.8%的条件下进行破胶预处理,再在浮选剂投加量为1 000 mg/L、回流比为35%的条件下气浮处理8 min,最后经两级压力过滤处理,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Petroleum and exploration industries employ a hydrofracking process where a large volume of water (fracturing fluid) is injected and a fraction (known as flowback water) is returned to the surface. Froth flotation is a typical process employed for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water. In the present work, froth flotation has been used as a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real flowback water sourced from the petroleum and shale gas exploration industry. In the present work, a first-principle based convective mass transf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froth flot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ant equation was solved analytical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nd a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was also undertaken. In addition, a correlation to estimate the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was proposed, thereby circumventing the need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cumbersome parameters experimentally. Overall, this study proposes froth flotation as an efficient primary treatment method towards the separation of dispersed oil droplets from the flowback wat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diction of kinetics using a first-principle based transport model.  相似文献   

13.
从微藻培养液的特性出发,总结了目前微藻采收工艺中预处理和富集分离阶段的各种方法,包括预氧化、化学絮凝、物理预处理、沉降、过滤、离心、泡载和气浮等.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经预氧化处理后,细胞分泌胞外产物,有利于絮凝沉降,但药剂过量会引起细胞损伤甚至消亡;化学絮凝和物理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后续富集分离的效率. 由于微藻培养液浓度低、粒度小,传统的沉降、过滤、离心等方法用于微藻的采收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限制,而气浮法适用于低浓度悬浮体系的富集分离,是微藻采收可行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高藻水源水为处理对象,就两工艺流程(溶气气浮 活性炭过滤,溶气气浮 砂滤 活性炭过滤)对高藻原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考察。试验采用了强化混凝,气浮单元对有机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对DOC的去除率高于其它处理单元,而对于BDOC、AOC、HAAsFP,气浮单元的去除效果均弱于两流程的炭滤柱。流程2砂滤柱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对于试验考察的微量有机物,流程1的去除效果优于流程2,并且起主导作用的处理单元均为炭滤柱,而流程1炭滤柱的去除效果优于流程2炭滤柱。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在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浮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往研究浮选过程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近年来最为先进的流体力学光学测量技术PIV和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利用其测量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无干扰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宏观、微观尺度的复原流场、矿化过程的测量。PIV可展现流场的流态,得到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可直观观察到颗粒气泡在流场中运动、矿化过程。利用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可深入研究流体动力学和选矿,实现流场稳定和最佳流态,也可研究强化矿化微观过程,最终实现浮选动力学的改进和分选指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压裂返排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依理  王俊旭  杜彪 《当代化工》2014,(6):1039-1042
压裂是改造储层促进增产的重要施工手段,随着体积压裂等大规模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压裂液用量越来越大,压裂施工后返排液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这些压裂返排液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污水处理成本的骤增,污染物排放的加大。通过压裂返排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的介绍,以促进节水减排工艺技术的进步,为绿色石油、环保中国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孙永超  解利昕  高婷婷  周晓凯 《化工进展》2016,35(11):3658-3662
对不同海水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产水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污染密度指数(SDI15)等参数及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膜比通量的影响。混凝-沉淀或气浮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海水浊度,配合砂滤或纤维过滤,浊度可以降低到0.3NTU左右。当超滤处理海水时,无论采用何种预处理方法,其产水浊度和SDI15都可以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直接超滤时,CODMn去除效果较差,超滤结合混凝-沉淀或气浮处理时,CODMn去除率有了较大的提高。预处理方法对超滤膜膜比通量影响较大,直接采用超滤进行处理时,超滤膜膜比通量衰减较快,经混凝-沉淀或气浮处理后,膜比通量衰减有所减缓,进一步经砂滤或纤维过滤后,膜比通量的衰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采用混凝-沉淀/纤维过滤预处理工艺时超滤膜膜比通量衰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浮/改性凹凸棒土(M-ATP)/膜组合实验装置处理有机物和营养物含量高的的微污染湖泊水。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M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61.6%和68.4%。对于CODMn,气浮单元的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3.0%,气浮和膜工艺之间存在负相关紧密关系;对于NH4+-N和TP,M-ATP单元的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31.6%和31.9%,气浮均和M-ATP工艺之间存在负相关紧密关系。在90 d的实验周期中,膜过滤装置跨膜压差从初期的2.3kPa增至末期的4.5 kPa,增长幅度较小,膜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屈志生 《河北化工》2014,(6):150-151,155
基于重介选煤工艺分选粒度下限的延深,造成浮选分选粒度上限随之下降,导致浮选精煤的粒度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细粒级含量的增加,给脱水环节造成一定的难度。加压过滤机主要功能是降低产品水分,尽可能地回收浮选精煤,文章介绍其原理、结构和技术参数,结合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和分析,为选择浮选精煤脱水设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斌  宋志胜 《化肥设计》2005,43(6):23-25,39
分析了液体精密过滤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型高分子微孔精密过滤技术的特点以及过滤工程的基本设计计算;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精密澄清技术在合成氨净化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