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陕西省五大煤田煤炭资源分布及煤田勘查工作现状、主要含煤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阐述了本次煤田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本次潜力评价工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田地质特点是煤盆地类型多样、煤系后期改造明显,为正确指导我国煤田的找煤方向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在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工作上,笔者提出了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开展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为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构造形态和展布规律、构造成因和演化、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依照我国煤田构造地质特点,提出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对煤系赋存的构造区划,具有构造单元和赋煤单元的双重涵义,总结归纳了5大赋煤构造区的煤田构造特征,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4.
依据《煤炭资源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办法草案》(2001年《中国煤田地质》-《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势分析》特辑)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青河县卡拉塔斯煤矿区主采矿层(C2亚煤组煤层)进行了原地定量概略分等和经济概略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5.
侏罗系下花园组含煤岩系是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分布最广、规模最大,煤层发育较稳定,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含煤岩系,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市总储量的65.51%。分布位置主要为尚义-赤城深断裂以南的尚义、宣化、下花园、赤城、怀来、涿鹿、阳原、蔚县等县区内。主要煤田有蔚县煤田、宣下煤田、尚义煤田及赤城煤田。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该区进行煤炭资源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霍林河煤田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和锡林格勒盟交界处,面积540 km2,构造简单,埋藏浅,煤炭资源量丰富,它是一个浅部区适用露天开采,深部区适用井工开采的综合煤田,根据该区已有的勘探资料,研究其含煤地层的分布、含煤性及聚煤特征,确定煤层赋存形态、厚度、深度、空间位置,恢复含煤地层发育时期受沉积环境、古构造、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以上各方面研究,其成果为以后煤田开采利用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7.
杨森丛 《河北煤炭》1992,(4):237-241
论述河北省6个聚煤期的特点及分布范围,煤炭资源现状,勘探、利用及开发强度,提出了今后煤田地质工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动态·信息     
福建三叠纪沉积环境与找煤研究成果喜人多年来,福建的找煤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过去多集中对二叠纪地层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在,他们又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三叠纪地层。从1991年开始的“福建省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及找煤方向”课题最近完成,研究报告也已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鉴定。福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遍及闽西南、西  相似文献   

9.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大型石炭二叠纪煤田。通过总结三十多年在沁水煤田的地质和地震工作经验,对沁水煤田的煤层和煤层反射波组特征进行了讨论,并深入分析了其成煤作用和聚煤规律,总结得出沁水煤田煤层和煤层反射波组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六盘水煤田的地质概况,通过区内含煤性、煤层煤质及聚煤规律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和勘查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六盘水煤田以向斜构造为基本单元可划分为23个赋煤单元,共圈定72个预测区,预测2 000 m以浅潜在资源量715.97亿t,探获资源储量258.08亿t,总资源量974.05亿t,并提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建议,即优先安排7个近期部署区进行普查,考虑安排17个中期部署区进行预查,暂不对11个远期部署区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煤田地质     
作为中国第一能源的煤炭,无论是储量、质量,还是它们的时一空分布规律,目前已基本查清。在满足开采方面,煤炭资源可列入各类矿产资源中保证程度最高的行列,它可以满足煤炭工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煤田地质工作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这一成就的获得,来自煤田地质各专业领域的全面推进,包括:含煤地层、沉积条件、后期改造、煤质与煤变质、煤层对比和勘探等。近年来,从煤田地质现状及科技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炜 《煤》2007,16(5):44-45
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完成的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现状与前景。通过对地域分布、埋深、煤类等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后认为,近期可供进一步找煤、普查的工作对象仅占6.4%;煤炭资源赋存比较丰富的省(区)潜力较大,而煤炭资源较缺地区则潜力甚小,南方经济发达的省(区)基本无找煤普查前景。为中国在21世纪进行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提供了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往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根据含煤盆地的地层、盆地分析和环境分析,初步对含煤地层的分布、构造特征、煤田沉积类型划分和特征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为找煤和煤田预测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学堂 《煤炭技术》2013,(9):152-154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各大煤矿企业业需要从复杂赋予条件的煤层中勘探可开采煤矿,聚煤规律和找煤方法成为了当今煤矿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以云南镇雄煤矿为例,研究了镇雄煤矿所处煤田的岩浆岩侵入特征,总结了该矿聚煤规律,提出了3点找煤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岩浆岩侵入煤层的找煤方法上有所突破,为今后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聚煤古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挠力河坳陷第三系富锦组含煤岩系形成时的控制作用,探讨了煤田构造形态与聚煤古构造的关系,最佳聚煤环境是湖泊淤浅聚煤环境。对周边煤炭资源勘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欣  蒋同昌 《陕西煤炭》2012,31(2):17-19
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各种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最新的煤田勘探成果、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现状,以五大矿区为切入点,对黄陇侏罗纪煤田的煤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并对其煤质特征及分布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为该区的煤炭利用、煤炭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震直接找煤是根据地震预测成果,再用钻孔验证方法来寻找出新的煤炭资源(煤田)。本文以近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找煤工作的实例,论述了地震直接找煤的方法以及地质效果。本次工作地震与钻探配合密切,仅一年多的时间,发现了一个亿吨级储量的新煤田。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2016,(10):1-2
中国煤炭资源勘查技术体系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并针对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勘查的实际需求所取得的集成性成果。介绍了中国煤炭资源勘查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并强调了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应以煤炭地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如幕式成煤作用、陆相成煤模式及海侵成煤模式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仙麦龙 《陕西煤炭》2023,(5):141-144+157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SPOT与ETM遥感卫星数据,通过多源遥感地质解译,结合野外调查验证,综合常规煤田地质资料的研究分析,对巴基斯坦旁遮普省Dalwal-Padhar地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开展系统分析。重点开展了控煤构造、含煤地层及煤层分布和沉积变化特征、聚煤作用、后期构造对煤层的改造等综合分析,认为巴基斯坦Dalwal-Padhar构造活动强烈,Patala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稳定性差,且受后期多期次构造改造的作用明显,整体的含煤性较差,主要在南部Bhal、Dhariala地区一带较为稳定,适合小煤窑开采,对解决该区的缺煤现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在南亚低山丘陵浅覆盖地区成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煤炭资源调查评价的实践表明,多源遥感技术可高效实现对控煤构造和含煤地层的控制,提高煤炭资源调查的效率,为今后在类似地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煤炭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省矿产地质志·煤》研编中,将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区划分为贵阳煤田等9个煤田。贵阳煤田内煤矿勘查、开发、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均为井田级工作成果。以贵阳煤田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含煤地层、构造、煤质特征、资源储量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