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SIEMENS SINUMERIK 810T数控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门子810T是车床专用数控系统,操作简单,性能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控车床。它具有如下特点:·9寸单色显示器·内装机床控制面板(轴选择开关,点动对刀,快速进给,主轴速度设定)·最多可控制6轴(2个主轴,4个进给轴;或1个主轴,5个进给轴)·内装可编程序控制器·两个手轮接口可供选择·可选不同脉冲量的编码器·测量系统误差补偿·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反向间隙补偿·刀具补偿功能·工件保护功能·自诊断功能·和PC机的通讯接口IH艺特性·进给速度0.of~49m/min·进给量lpm精度·在自动和手动方式下编程,具有S、M、T、H等…  相似文献   

2.
NUM数控系统具有多轴组、多通道功能 ,最多能控制 8个轴组 ,每个轴组最多能控制 9个插补轴、32个伺服轴、4个主轴 ,并且每个通道均可独立操作控制。我们用NUM 10 4 0T对日本的OKUMA双轴组车床进行了改造 ,并取得了满意效果。1 机床概况  日本OKUMA双轴组车床的左侧和右侧相对独立 ,并有独立的X、Z轴、主轴、转塔式刀架、冷却系统、自动防护门。机床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及排屑系统为共有。2 双轴组的控制方式  NUM 10 4 0T数控系统最多能控制 2个轴组 ,每个轴组最多能控制 4个插补轴、6个伺服轴、2个主轴。双轴…  相似文献   

3.
日本FANUC在2004年12月东京国际机床展和2006年2月上海国际机床展上展出了其最新FANUC-30i和31i系列数控系统,其数据运算、交换及进给脉冲当量的最小单位达到一个纳米,并提出了纳米插补和纳米CNC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CIMT2005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国内外众多生产数控系统知名厂家,除常规产品以外,纷纷推出自己具有特色的高档新产品,或常规产品增加新功能,如发那科(FANUC)30i/31i/32i—MODEL A、0i/0i Mate—MODELC,三菱(MITSUBISHI)CNC700系列、E-68系统,德国西门子(SIEMENS)802D solution line结合新一代SINAMICS S120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5.
数控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控制机床主轴的速度和进给轴进行位置进给运动,这些速度或位置控制的信息直接由数控系统发出指令完成,电动机的运动状态也是直接反馈给数控系统的;另一类运动主要是外部辅助设备的运动,例如主轴的开停、液压和冷却系统的启动停止、工件放松夹紧、刀库的各种动作等是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FANUC在2004年12月东京国际机床展和2006年2月上海国际机床展上展出了FANUC-30i和31i系列数控系统,其数据运算、交换及进给脉冲当量的最小单位达到一个纳米,并提出了纳米插补和纳米CNC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CX25Y数控车铣中心是针对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高精度、复杂零件复合加工要求而开发的高档次数控机床产品。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Ф560mm,最大车削直径Ф330mm,最大加工长度500mm,主主轴转速:40~4000r/min,主主轴电机功率(连续/30分钟)12/15kW,副主轴转速50~5000r/min,副主轴电机功率(连续/30分钟)10.1kW,X/Y/Z1/Z2向最高进给速度24/16/30/24m/min。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6轴控制,4轴联动。  相似文献   

8.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GSK983M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具有高速、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等特点。该数控系统实现了最大5个进给轴加1个主轴的控制、4轴联动。另外,该公司开发成功的GSK21M加工中心数控系统,采用了4层线路板,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9.
一台加工风扇叶轮的数控车床,其数控系统为FANUC 0i mate TD,主轴变频开环控制,主轴装有编码器。该设备经常出现进给速度时快时慢的不稳定,但位置又基本正确的现象。故障时不报警。X、Z轴进给速度均不稳,但有时又稳定。不稳时,重启设备又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卧式车床中的进给箱一般趋向多功能化发展,用以减轻工人变换挂轮的操作;但是近年以来又有另一趋向的需求,用以简化机床结构和降低机床售价。本文介绍的用例方案应属于二功能式的进给箱方案(附图)。CT6140C卧式车床进给箱的传动方案图中的轴1是由挂轮架齿轮传动的,从主轴到轴1之间的速比(含左右螺纹换向机构和挂轮架齿轮的速比)是这样的:当普通走刀和公制螺纹时为31/34、34/62,当模数螺纹时为31/34、56/65,当英制螺纹时为31/34、65/56,当径节螺纹时为31/34、62/34。其中用于变换四种螺纹制度的挂轮仅有4个齿轮(…  相似文献   

11.
NUM的多轴组和多通道功能  您如果购买了NUM数控系统中的此软件功能 (选择功能 ) ,便可以通过机床参数来任意设定轴组个数和每个轴组中的轴数和每个轴的名称 (NUM数控系统最多有 8个轴组 ,每个轴组中最多 9个轴 )。将机床程序名后面加上后缀 ,并跟轴组号来区分每个轴组的加工程序。例如 :   % 61 1  轴组 1的程序号% 61 2轴组 2的程序号每个轴组中的主轴可以由程序控制或者单独地被程序释放或控制 (即 :此主轴可以被控制在此轴组中 ,也可以被其它轴组控制 )。每个轴组或通道均有 :·它自己的刀具表和信息表·它自己的进给倍…  相似文献   

12.
GSK218M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是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普及型数控系统,适配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钻床等机床。系统采用32位高性能的CPU和超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实时控制和硬件插补技术保证了系统um级精度下的高效率。系统标准配置为四轴三联动,旋转轴可由参数设定,可选配四轴四联动,系统最高定位速度30米/分,最高进给速度15米/分。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镗铣类机床的紧凑型轮廓加工数控系统TNC620TNC620是海德汉最新开发的紧凑型数字伺服驱动的数控系统,采用全新的软件架构和硬件连接,最多支持6个控制轴。支持高速加工和5轴联动:动态的程序预读能力、加速控制算法和智能路径控制功能可满足高工件表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装置,进给驱动(进给速度控制单元和伺服电机)、主轴驱动(主轴速度控制单元和主轴电机)和检测元件。选用数控系统时应包括以上内容。 1.数控装置的选择 (1)类型的选择根据数控机床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控装置,一般来说,数控装置有适用于车、钻、镗、铣、磨、冲压、电火花切割等加工类型,应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2)性能的选择不同的数控装置,其性能高低差别很大,如控制轴数有单轴,2轴,3轴,4轴,5轴,甚至10多轴,20多轴;联动轴数有2轴或3轴以上;最高进给速度有 10m/min, 15m/min, 24m/min, 240m/min;分辨率有0.01mm,0.00lmm,0.0001m…  相似文献   

15.
ZZC转子车床电气部分原采用西门子802C模拟控制系统,使系统离散,最多只可控制三个模拟进给轴和一个模拟主轴,且可靠性和加工精度不高,主要应用于低端车床和铣床中。针对以上问题,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对该机床电气部分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数字化、模块化特点,操作灵活、可靠,各种补偿功能丰富,提高了机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2008(10月9—13日)上,华中数控展出了2008年最新数控系统产品,包括: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高档数控系统系列HNC-210、针对市场需求的普及型数控系统系列HNC-21和HNC18/19、先进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HNC-160/162等产品。特别展出了新一代总线型高档数控系统HNC-32,该系统基于工业PC,采用多处理器及总线结构为硬件平台,以实时操作系统为开放式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高精度加工尤其是轮廓加工的需要,针对目前单轴伺服参数调整的不足,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轴伺服参数同步优化方法,通过利用Focas2二次开发工具包和VB语言开发了面向FANUC31i数控系统的多轴伺服参数同步自动优化软件,在对各轴参数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各进给轴相关伺服参数同步微调整,提高了采用FANUC31i系统数控机床的轮廓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批又一批的高速加工中心应运而生。它不仅要求有性能卓越的高速主轴系统,而且也对加工中心进给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产生了进给轴高速进给的理念。目前,高速进给要求进给速度达到40m/min以上(40-120m/min)或圆周速度dmn值(dm:钢球间距直径地每分钟转数)达到100000mm以上。实现滚珠丝杠副高速化的途径有提高转速和加大导程两种,因机械加工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月10日,“2009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品展览会”在成都娇子会议中心举办,广泰数控作为四川省高新技术重点产品展参展企业,展出了最新的五轴联动铣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GREAT-150iM—Ⅱ)及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CCR—RB8A)。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FANUC数控系统0i系列PMC轴控制应用,应用PMC轴控制技术对CTB国产伺服单元的控制,实现主轴任意定向的功能,简要的阐述了主轴任意定向的基本原理、梯形图PMC的编写、参数的设置、任意定向功能的实现过程,解决了FANUC系统主轴任意定向功能都必须采用FANUC伺服单元,价格高等问题。为用户提供另一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