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野外矿产勘查时,某些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对显晶矿物的观察,用目估的方法获得,但多数元素只能使用取样分析的方法获得,而有的元素还需要经过测定其伴生或共生元素确定。此次勘查中,正是借助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Au的伴生元素As,Pb的测量,确定了区内地层部分金元素的相对含量,且根据X荧光分析仪分析的土壤样、水系样确定了工作区本底值,并据此划分出金、多金属成矿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
塔东区块是大庆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勘探目的层主要为碳酸盐岩,提高录井现场碳酸盐岩定量识别分析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了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碳酸盐岩定量分析中的研究工作,研制了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元素种类多、速度快、精度高,满足了录井现场碳酸盐岩定量分析需求。制定了通过元素分析结果进行碳酸盐岩定名的方法,在录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X射线元素分析仪在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重点层位,使用X射线元素分析仪能够提高分析准确性,从而提高岩性剖面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便携式X荧光仪出现并进入了野外应用阶段。其便携的特点使得在野外现场便可得到样品半定量的测试结果,使得矿产评价的周期得到极大的缩短。通过在东天山地区对"尼通XL2手持式元素分析仪"性能的测试研究得出取-4~+20目的岩屑样品进行30s时间的测试是野外较高效率的快速分析方法,以及介绍了快速分析剖面在铅锌矿床初步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4.
《地质装备》2009,10(2)
不久前,野外手提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取得成功,该项地质装备进入实用化阶段.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的多名勘探地球物理专家对该成果给与高度评价,认为该仪器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山》2008,(4):159
TW系列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天津市技术物理研究所2006年研制开发成功的最新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器。 TW系列X射线荧光光谱仪采用波长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法的精确度要提高1—2个数量级。特别是对于轻元素(硅、镁、铝、硫、磷)提高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作为21世纪初提出的新型录井技术,此技术依然处于试验阶段并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研究。为促使上述技术完善并成熟后获得大面积应用,实现建立对应的解释评价方法,可有效针对常规钻井工艺(如PDC钻井、空气钻井)等使用导致的通常化岩屑录井法难以对岩性进行识别的问题。通过岩屑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的试验性应用,完成了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的初期应用,并实现了此地区的基本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有关的解释评价方式。研究结论表明:岩性的特征和元素含量变化二者存在关联,使用X射线实施荧光元素分析,可对岩性识别及地层划分提供一定的依据,此种定量化元素分析数据可解释评价某一特定地区的地层物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因特莱克特仪器有限公司研制成一种Aztec金矿自动分析仪。研制这种仪器的主要目的是为取代传统的火试金法,提供有效的金矿含量(低至0.2克/吨)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管激发金的KX射线,使其产生能量扩散的X射线荧光。 Aztec分析仪与其它种X射线荧光检查装置不同,它特别适合黄金分析(此法可同时进行其它重金属元素如铅、铀的分析),利用高压X射线管激发试样中金的高能KX射线,而不激发低能LX射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用X荧光分析法直接在野外测定石英砂岩中所含的低量铁的方法,简便易行而效果良好,它将对玻陶原料的普查找矿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核物理理论可知,用放射源照射某种元素时,该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要跃迁到高能级的电子轨道上。这时内层电子轨道上即会出现“空位”,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外层高能级轨道上的电子会向“空位”补充,同时放出一定能量的X射线。不同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向“空位“补充时放出X射能量不同,成为该种元素的特征X射线。根据某种特征X射线的存在及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录井现场碳酸盐岩分析识别的准确率,总结了碳酸盐岩化学组成及分类方法,对碳酸盐岩识别的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方法、碳酸盐岩分析仪分析法及激光光谱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讨论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对gc-7井8个碳酸盐岩样品运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法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碳酸盐岩分析仪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总体上2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部分样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分析技术通称放射性同位素 X 射线荧光分析技术(EDXRF),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元素的快速分析技术。这种仪器的特点是采用了“能量色散”这一分析手段,小型轻量,携带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分析范围广(从13号元素 A1到92号元素 U),不破坏被测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不仅可以从事样品中  相似文献   

11.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专用分析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生产中,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品位,一方面有助于快速监测品位变化从而指导生产,另一方面节省化验成本。研究开发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关键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软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基础上,掌握了该类仪器上位机软件的特点和必备的功能,结合自行开发的实验室台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Visual C++6.0开发平台上设计与开发了荧光分析仪专用分析软件。该软件除具备基本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功能之外,还针对仪器本身X射线计数率存在漂移的问题,设计了参比校正模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精度并克服了长期漂移。  相似文献   

12.
采用XRF便携式分析仪进行铁合金主元素的快速分析研究,拓展了该类仪器在矿产调查领域以外的应用。讨论了铬铁和镍铁合金样品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二元比例法分析二元样品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二元比例法分析铬铁和镍铁样品中的合金元素与主元素铁的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广西贵港六梅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研究六梅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在系统采样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了矿床金及其成矿伴生元素组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六梅矿床原生晕组合复杂,Au、As为正相关关系, As可作为Au的主要指示元素;成矿元素组合具有热液矿床特征。研究成果对六梅金矿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X荧光现场取样技术在大红山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自行研制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大红山铜矿井下用X荧光取样分析代替人工打点取样分析,现场原位测量岩壁Cu、Fe品位的应用情况。采用的仪器是由^238Pu同位素源、正比计数管、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便携微机系统等组成的能量色散型分析仪,具有自动稳谱功能。研究结果表明:X荧光取样的原矿品位与化学分析结果相比,Cu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合格率达到95%,Fe相对误差在5%以内的合格率为90%,完全能满足矿山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VB6.0环境下实现PC机与X荧光分析仪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军 《矿冶》2003,12(3):73-75,88
分别介绍了RS-232串口通信、VB6 0环境下使用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方法和TXF-901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并具体阐述了PC机与X荧光分析仪串行通信的连接与设置方法,以及数据的接收与发送例程。本研究使用MSComm控件设计开发通信程序,简单易用、开发快捷,在VB6 0环境下设计完成的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了攀枝花矿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评价了矿业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XRF方法可以有效分析矿区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矿业活动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7.
邹恩滕  龙居富 《矿冶》1994,3(2):70-75
在我国营次利用国产便携式、源激发、空气光路、多元素X荧光仪,成功地开发了铝土矿快速测定Al/Si比及轻元素定量分析应用软件。这是在小型x荧光仪上,解决铝土矿轻元素现场工业分析技术的重大突破。对铝土矿中的3个主测元素铝、硅、铁所达到的分析合格率依次为:100%、93.07%和97.05%。本项目对铝土矿矿山的投入/产出比为0.07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校准样品的采集与数学模型的研究开发;针对铝土矿轻元素分析听存在的六大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这项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成矿的复杂性,多样性是矿产资源的共性,其研究难点是成矿过程中的演化问题。地化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化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选取广西大厂矿田钻孔有关元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内成矿作用的复杂和多次矿化叠加改造的现象,Zn和Sn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密切相关,而与Au等元素表现出无直接关系。Sb、Pb、Ag和Cu可作为Zn和Sn的找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1-乙基-3-甲基咪唑氰酸盐([C2MIMOCN]),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u在[C2MIMOCN]中的溶解特性,分析了不同条件对[C2MIMOCN]溶金效果的影响,并对[C2MIMOCN]的溶金选择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电子废弃物——针脚为浸出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等方法对针脚在[C2MIMOCN]中反应前后的形貌与成分进行分析,探究了[C2MIMOCN]对针脚中Au的浸出效果。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及电喷雾质谱(ESI-MS)对溶金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乙腈等非质子溶剂中,[C2MIMOCN]的溶金效果更好。增加反应温度、药剂浓度及搅拌强度均可提高Au在[C2MIMOCN]中的溶出量。不同金属在[C2MIMOCN]中的浸出试验及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u的溶解性最好,反应24 h后溶出量为171.6 mg/cm2,Ag的溶出量为19.7 mg/cm2,而 Au为10 mg/cm2 且Ni不发生溶解。针脚中Au含量为2.58%且主要以镀层形式富集于针脚表面。[C2MIMOCN]可有效溶解针脚上的Au,但针脚中Cu的存在对Au的浸出效果存在影响。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及电喷雾质谱分析,认为[C2MIMOCN]的溶金反应过程为Au失去电子形成金离子,咪唑阳离子发生去质子化形成N杂环卡宾并与金配位,形成氮杂环卡宾金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藏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成矿元素在地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床内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研究,认为矿区内的Cu、Pb、Zn、Ag、Bi、Au、Hg、Sb、As 9种元素呈正相关,与铜铅锌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组合为Cu-Pb-Zn-Ag-Bi;利用异常下限圈定出了Cu、Pb、Zn、Ag、Bi元素异常区,确定了具有找矿潜力的叠加异常区3个:1#异常区Cu、Zn、Pb、Bi和Ag元素异常叠加显著,异常浓度集中,具有寻找矽卡岩型矿的潜力;2#异常区内土壤样化学分析中Pb元素的异常高达3 800×10-6,Zn元素的异常高者也有5 000×10-6,具有一定的寻找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的潜力;3#异常区受断裂叠加改造和后期岩浆侵入的影响,Cu异常浓度集中,土壤样化学分析中Cu元素品位值达到0.2%,具有一定寻找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