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雾天图像增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现有的图像去雾算法在提升图像全局对比度的能力上存在不足,为此将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与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的各自优势进行整合,该文提出一种雾天图像增强新算法。首先,分别采用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和基于HSV色彩空间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处理雾天图像;然后,基于修正的透射率图构造权值因子,将上述两种处理结果加权融合,得到输出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现有去雾算法具有更高的标准差、平均梯度与信息熵,具有更好的全局与局部对比度增强效果。算法运行时间主要依赖于图像去雾环节,处理一般尺寸图像能够满足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雾天图像对比度差、能见度低的特点,本文结合雾天成像模型和暗原色先验规律,在颜色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去雾新算法。首先,在RGB颜色空间,根据暗原色先验规律估计出空气光,然后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I和HSV颜色空间,再对HSV空间下的明度分量运用大气散射模型进行去雾处理,最后再对HSI空间下的饱和度分量进行校正,最终得到去雾之后的图像。通过该算法能得到清晰化的图像,并且该算法较之传统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速度更快、效果更自然。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在雾霾天气下降质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暗通道先验原理的航拍图像去雾改进算法。根据大气物理模型和暗通道原理,对有雾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块求取暗通道图;通过降采样得到初始透射率图,再应用导引滤波对投射率进行优化,同时利用最小值滤波和均值滤波求解大气光强;应用雾天模型恢复降质图像。通过实验对比验证,该算法简单且能够高效去雾,在客观评价指标上总体性能也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4.
夜间有雾图像光照不均匀,整体亮度较低,色偏严重,且人工光源周围存在光晕。现有的去雾模型和算法大多针对白天图像,其并不适用于夜间场景,夜间图像去雾颇具挑战性。该文深入分析夜间有雾图像的成像规律,建立含有人工光源的夜间雾天图像成像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夜间图像去雾新算法。针对夜间图像光照不均问题,提出基于低通滤波的环境光估计方法,利用估计出的环境光可准确预测夜间场景传输率;针对目前夜间图像去雾后存在光源光晕问题,提出根据图像色度估计场景点属于近光源区域的程度,使算法能自适应地处理光源区域和非光源区域;针对非一致色偏问题,利用直方图匹配方法进行颜色校正。对大量图像进行实验,并与现有白天、夜晚图像去雾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夜间雾天图像成像模型及去雾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在图像去雾中无法对雾天图像实际情况进行去雾,导致增强后的图像出现光晕效应和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暗通道先验理论和引导滤波方法的自适应的多尺度Ret-inex图像去雾算法.利用子块平移部分重叠法将雾天图像进行分块处理;通过分析雾天图像的透射率和引导滤波尺度的相关性,利用最小二乘法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  王延杰  樊博 《液晶与显示》2016,31(8):840-845
为了实现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像复原去雾算法,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介绍了雾天图像退化模型和基于该雾天图像退化模型的几种去雾算法。详细介绍了何恺明提出的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去雾算法,该算法在估计光线传播图时使用的基于导向滤波的软抠图非常耗时,经过改进,直接使用景深估计光线传播图,算法运行时间大大减少。最后,使用MATLAB对改进的去雾算法进行仿真,并与原算法的运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对光线传播图的估计可靠,运行时间对比改进前大约下降60%,实时性大大提高。带有天空的有雾图像去雾后色斑和光晕大幅减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进的去雾算法运行速度快、去雾效果好,新提出的光线传播图估计方法可靠,并且去雾过程中得到的光线传播图可以用于其他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雾天环境下,大气介质中悬浮颗粒的散射作用导致图像质量严重下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对雾天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是必要的.根据暗原色先验去雾的原理,在局部区域内基于图像分割的思想来较准确快速估计雾天图像的传播图,然后应用大气散射模型对雾天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并通过直方图拉伸来增大处理后的图像的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去除雾气对图像的影响,与传统去雾算法相比较,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丁洁  陆安江  彭熙舜 《激光杂志》2021,42(12):102-107
针对雾天环境下拍摄的图像模糊、亮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颜色反转,并结合暗通道先验和Retinex理论的图像去雾算法.该方法采用四分加权算法准确估计大气光值,导向滤波方法对透射率进行细化;然后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对反转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后再反转,得到初步复原的无雾图像;最后采用MSR算法进一步处理,提升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得到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图像信息熵分别为7.548 3和7.5121,峰值信噪比分别为7.763 8和11.374 7,平均梯度值分别为11.566 0和13.572 0,各组数据均优于其他三种算法,运行时间也具有一定优势,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图像去雾过程中的噪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微小颗粒(如雾、霾等)的散射作用会使户外场景拍摄的图像发生退化,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图像去雾可以提升图像对比度,增加场景能见度,校正颜色失真,改善视觉效果。但是图像去雾经常会出现明显的噪声放大现象,尤其是无穷远处的天空区域最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去雾过程中的噪声抑制方法。以传输率图像为指导,采用滤波半径变化的双边滤波对雾天图像进行模糊。再计算新的传输率图像,代入雾天成像模型,得到去噪后复原图像。结合噪声评价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噪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理模型的快速单幅图像去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宁  吕洋 《电视技术》2015,39(9):36-39
在雾天环境下,获取的图像受到大气粒子散射的影响而导致对比度和能见度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单幅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该方法以大气散射模型为基础,引入暗原色先验规律求取全局大气光,利用双边滤波局部估计雾浓度,间接求取大气耗散函数,最终通过变换的大气散射模型恢复无雾图像.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恢复出自然清晰的无雾图像,并能够较好地处理景深突变的边缘及远景处.此外,该算法在处理图像的运算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满足图像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融合策略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璠  唐琎  蔡自兴 《通信学报》2014,35(7):24-207
为了有效增强雾天衰退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策略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该融合策略无需依靠大气散射模型或场景结构信息,只需通过原始衰退图像来获取其输入图与权重图。其中2幅输入图的作用主要是对原有雾图像进行颜色校正和对比度增强,而3幅权重图则突显了图像雾气较浓区域的细节信息。融合策略将上述输入图与权重图相融合以生成对比度高、色彩丰富的去雾图像。此外,本文还从人类视觉感知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去雾效果评价指标,从而为图像去雾与去雾效果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融合策略的去雾算法能更好地提高各种雾天图像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2.
郭璠  周聪  刘丽珏  唐琎 《光电子快报》2017,13(6):452-456
Due to the lack of enough information to solve the equation of image degradation model, existing defogging methods generally introduce some parameters and set these values fixed. Inappropriate parameter setting leads to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the best defogging results for different input foggy images. Therefore, a single image defogging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proposed in this letter to adaptively and automatically select optimal parameter values for image defogging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two representative defogging algorithms by selecting the two main parameters and optimizing them using the PSO algorithm. Comparative study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better quality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parameter sele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Retinex算法采用高斯滤波估计图像的照射分量易产生边缘模糊,不能有效去除脉冲噪声且处理后的图像颜色易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边滤波的Retinex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利用三边滤波器估计图像的照射分量,三边滤波器继承了双边滤波器既可以有效降低图像加性高斯噪声又可以保持图像边缘细节的特性,同时又解决了双边滤波器与高斯滤波器不能有效滤除脉冲噪声,易产生伪边缘等问题。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采用5种不同的客观评价参数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评价。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改善雾天图像的退化现象,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暗通道先验算法存在的对全局大气光值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幅图像除雾的优化技术,对全局大气光值的选取方式进行了改进。首先用完美反射法对含雾图像进行颜色校正,接下来利用四叉树算法粗略估计大气光值,对其进行数值校正;再利用引导滤波对透射率进行优化,进而得到平滑的透射率。通过大气散射模型复原,得到较为清晰的除雾图像,最后用引导滤波丰富图像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复原图像清晰度高,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有雾的天气条件下,针对空气能见度下降导致捕获的图像颜色退化、对比度降低的问题,需要对视频图像进行去雾处理.提出一种去雾算法应用于视频图像的处理过程中,该算法用最大像素值估计天空亮度,利用高斯低通滤波器分离出背景空气光,从而进行图像亮度恢复以及图像的饱和度校正.实验证明,该算法处理图像速度快,能应用于彩色图像与灰度图像的处理,同时可以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暗通道先验算法处理大片天空区域存在复原图像的可视化效果较差和图像细节信息不丰富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Retinex和暗通道的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采用Canny算子对亮度分量进行边缘检测并利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消除亮度分量,采用交叉双边滤波优化暗通道的先验理论获得粗略估计的透射率,采用四叉树子空间搜索法选取全局大气光值。为了消除图像中复原图像整体较暗以及无法显示细节信息的现象,使用二维伽马函数校正亮度值,最终得到复原后的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恢复有雾图像的细节信息,去雾较为彻底,整体平滑,色彩明亮度较好,图像清晰自然。  相似文献   

17.
雾天偏振成像影响分析及复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抑制雾天图像质量的退化,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及偏振图像暗通道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雾天偏振遥感图像去雾算法。首先依据大气散射模型对雾天偏振成像机理进行分析,对大气偏振信息对去雾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其次利用边缘检测和闭运算自动获取雾天偏振图像的天空区域,估算无穷远大气光强和大气偏振度。最后,针对图像中存在的噪声干扰等因素,修正大气偏振度及大气光强,恢复了退化图像的辐射强度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雾天图像复原结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获取天空区域,实现更高鲁棒性的天空区域估计方法,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增加图像细节,改善雾天图像的质量。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雾天对图像造成的退化,从而提高遥感的目标探测和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暗原色先验模型的Retinex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雾天图像增强的Retinex算法采用固定滤波器,无法适应多种景深和雾化程度的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模型的Retinex算法.暗原色先验模型反映了雾天图像中雾的分布与景深信息.受此启发,根据局部区域暗原色值设计一种尺度可变滤波器,针对不同景深和雾化区域采用不同尺度的滤波器估算雾天图像的照度分量,实现对雾天图像的增强.分别使用主观观察和客观数据分析方法,将本文算法与HE算法、固定尺度MSR算法进行对比,本文算法在细节增强以及图像整体效果上均优于HE算法和固定尺度MSR算法.  相似文献   

19.
室外拍摄图像由于受雾气、雾霾、沙尘等大气颗粒杂质的影响呈现出图像灰白化,而现有的图像去雾算法存在过度依赖先验信息、透射率计算不精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基于大气散射模型实现了有雾图像的去雾,设计浅层提取、并行提取和深度融合共3个全卷积网络实现图像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的融合,大幅提高了透射率图的准确性。去雾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算法对室外露天雾图具有良好的去雾效果,且去雾细节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夜间雾、霾场景下的去雾图像存在颜色失真、纹理损失、亮度低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暗态点光源模型的夜间去雾算法,通过构建夜间雾、霾场景的暗态点光源模型,利用联合双边滤波、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等算法对降质图像进行处理,结合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处理速度快、夜间去雾效果较好,较对比算法在对比度、平均梯度以及信息熵上均有一定程度地改善,有效解决了去雾图像的颜色失真、纹理损失、亮度低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