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蕾  刘华 《今日印刷》2008,(8):43-45
数码打样系统的构成 1.概述 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打样技术,即使用数据化原稿直接输出印刷样张。数码打样可分为硬打样和软打样两种,一般说的数码打样指的是硬打样。  相似文献   

2.
我国印刷行业数字化的进程是很快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和数码印刷技术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数码打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数码打样与CTP相比,人们对数码打样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很早就知道数码打样,但误认为100%的印刷品只有20%需要数码打样,而且传统打样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将数码打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通过关注Drupa 2004,翻阅了大量有关数码打样的资料,并与厂家进行了沟通,对数码打样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体会到数码打样是数字印前工艺流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这里笔者将感受整理出来,供同样的初学者参考,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打样技术.即使用数据化原稿,直接输出印刷样张。数码打样可分为硬打样和软打样两种,一般说的数码打样指的是硬打样。  相似文献   

4.
数码打样的概念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即使用数据化原稿直接输出印刷样张。它通过数码方式采用大幅面打印机直接输出打样来替代传统的制作胶片、晒版等冗长的打样工序。  相似文献   

5.
数字印刷,数码打样、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流程等新技术在印刷领域的长足发展,推动了印刷业的又一次革命.而作为替代传统打样的关键技术环节,数码打样技术的推广是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数字打样是伴随CTP直接制版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式工作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当然,数字打样并不局限于"打印样张"这一具体环节,它是色彩管理核心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是以色彩管理为基础的,离不开色彩管理技术.本文结合EFI数码打样软件,讲述打印机的色彩管理过程,可实现打样稿与印刷稿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数字印刷、直接制版、数码打样和数学化工作流程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领域。作为传统打样的替代方法和直接制版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很多公司都看到了彩色数码打样的前景和巨大商机,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在 DRUPA 2000展览会上,各家公司都拿出了各自的最新产品,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理  相似文献   

8.
刘锦芳 《今日印刷》2005,(12):30-33
数码打样作为数字印刷流程的重要步骤.在业界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至少有两种情况必须采用数码打样技术:一是印前作业的最终结果直接记录在印版上.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第二种情况是印前作业的最终结果直接在数字印刷系统上输出.即数字印刷。上述两种情况都跳过了输出软片后晒版这一步骤,没有任何理由再采用传统的模拟胶印的打样工艺。  相似文献   

9.
数码打样质量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码打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方法和传统的机械打样有较大差异,影响数码打样质量的因素也与传统打样迥然不同。目前.在印刷生产中使用的数码打样系统大都由专业打样软件和高精度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数码打样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数码打样软件的功能和打印机的工作状态。评测指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数码打样系统在印刷色彩、图像阶调层次及清晰度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包括打样系统本身的性能以及系统间的线性化问题;二是与实际印刷品的匹配效果.即色彩管理功能。前者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正烟包打样以其种类繁多、专色繁杂以及元素精细,成为业内一个独特的技术领域。为了追求更好的样品效果,传统烟包打样大多运用专色实地印刷,以获得平服、细腻的印刷效果。然而,大量的专色、复杂的工艺以及多变的效果,使得烟包打样成本常年居高不下。但随着数码打样的引入,传统烟包打样的成本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那么,数码打样具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数字印刷技术更好地实现烟包打样?下面,笔者以HP Indigo 5600数字印刷机为例,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1.
打样是印刷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控制印刷质量、减少印刷风险与成本极为重要。随着印刷工艺的逐步数字化,产品周期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对印刷工艺流程中起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的打样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兴的数码打样应运而生,并开始为印刷提供相关的标准,为用户提供印刷成品的质量标准或验收标准。 一、数码打样及其生产流程 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它通过数码方式采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印刷、直接制版、数字打样和数字化工作流程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印刷领域.作为传统打样的替代方法和直接制版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许多公司都看到了彩色数字打样的前景和巨大商机,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与近年来名声渐隆的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技术相比,数字打样在受人关注程度上似乎要稍逊一筹.但与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一样,作为一项处于成长期的新技术,数字打样正在受到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扑面而来的印刷技术数字化浪潮中,许多人都对数字打样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数字打样,就是在印刷出版中将电子原稿以数字的方式处理后直接输出的一种打样技术。它通过大幅面打印机直接输出打样,并替代传统的制胶片、晒样等工作的打样工艺流程。惠普-金豪数字打样系统由采用喷墨技术的惠普公司DesignJet5000大幅面打印机和专为数字打样开发的金豪公司Express Color RIP色彩管理软件组成。其打样工作流程如图所示。与传统打样相比,惠普-金豪数字打样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及优势:1.色彩效果。数字打样的色彩效果可完全模仿传统打样的色彩效果,满足用户对色彩打样的要求。2.数字打样质量稳定。Designjet 5000大…  相似文献   

15.
数码打样     
吴青 《网印工业》2004,(4):44-46
以前,打样是在胶印打样机上由印版和压印滚筒完成的。为了模拟实际生产用印刷机的结果,打样条件必须与实际印刷条件更接近。现在,传统打样被数码打样取代已成为趋势,不管是采用传统的胶印工艺流程,还是采用CTP工艺流程,大部分印刷厂、输出中心都接受了数码打样,它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改进输出品质、招揽客户、赚取利润的法宝。传统打样与数码打样色彩管理应用在打样方面就产生了所谓数码打样技术,它追求的目标是使数码打样的结果与印刷结果尽可能一致。传统打样流程如下:(1)输出胶片;(2)制打样版;(3)机械打样;(4)如果对打样结果不满意,则…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产生迫使印刷行业不得不采取新的打样策略以保证印刷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数字打样的出现为印刷打样带来了福音.不过,数字样张如何实现与实际印刷出来的印品有同样的效果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印刷》2002,(1):41-43
本文作者通过对国内141家客户关于数字打样使用的调查及国外的相关报告,分析了数字打样的现状和应用情况。虽然我国印刷行业对数字打样仍有一定的排斥,但是从长远看数字打样的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打样是胶印印前必不可少的工序,它担负着检查图文处理质量与准确性,为客户提供签样及为印刷提供标准样张的作用。由于印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CTP 系统的引进,打样已逐渐走向数码化。雅昌公司是业内较早引进 CTP 系统的企业,目前采用 CTP 系统的印前工艺流程已成为生产的主力流程。由于 CTP 的大范围使用,数码打样需求越来越大。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公司数码打样技术日渐成熟,保证了 CTP 系统稳定高效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9.
一、数字化生产流程与数字打样在DRUPA 2000上,以海德堡为代表推出了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九大出版印刷生产解决方案,标志着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生产时代。而数字打样则是指以数字出版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目前数字打样的处理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知,数字打样是出版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性工艺环节,直接制约着出版印刷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的质量。目前数字打样系统由数字打样输出设备和数字打样控制软件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施闵岚 《印刷杂志》2002,(11):31-32
数字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印前领域热门技术之一。秋雨印刷于1992即引进Scitex IRIS数字打样,致力于印前流程数位化之作业,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印刷复制品。以下是秋雨印刷使用数字打样的经验。一、数字打样的认识1.何谓数字打样所谓数字打样,就是把桌面排版系统(DTP)制作的页面资料,不经过任何形式的类比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做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客户提供可以签字付印的依据。2.数字打样的种类目前全世界各种数字打样的科技种类繁多,各家厂商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