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建英  王强  史利勇  陈丹云 《河北化工》2011,34(4):62-63,78
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己酸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后处理方便等优势。适宜条件:己酸用量为0.1 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0.75 g,反应时间为60 min,甲苯用量为15 mL,收率达97.8%。催化剂使用5次的收率为88.4%。  相似文献   

2.
吕玮  王迪 《安徽化工》2007,33(3):24-25
采用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己酸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氢钠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废液排放量少等优点.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达98.50%.  相似文献   

3.
采用硫酸镓为催化剂合成己酸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镓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适宜条件下收率达95.52%。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己酸己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重复使用性良好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8.6%。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丙酸异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1∶3,催化剂2.4 g,反应时间70 min,环已烷用量5 mL。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87.6%。  相似文献   

6.
硫酸镓催化合成丁酸异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镓为催化剂,正丁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酸异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正丁酸0.2mol,醇酸物质的量比1.4,催化剂0.8g,反应时间30min,收率86.5%。该催化剂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第五次使用时收率达80.9%,是合成丁酸异丁酯的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高铈为催化剂合成了异戊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异戊酸0.2mol,醇酸物质的量比1.2,催化剂0.75g,苯5mL,反应80min,收率可达95.7%.  相似文献   

8.
硫酸铈催化合成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铈为催化剂合成丙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适宜反应条件下收率为85.0%.  相似文献   

9.
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后处理方便,不需加带水剂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3,催化剂用量1.5g,反应时间5h,收率达92.8%.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镓为催化剂,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丙酸异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下收率可达85.9%。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镓为催化剂合成了食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镓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等优势。硫酸镓是合成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有一定工业化应用前景。适宜反应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0.05 mol,醇酸物质的量比6,催化剂2.0 g,甲苯10 mL,反应时间8 h,产物收率达96.6%。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钛为催化剂,乙酸与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异戊酯,分别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0.2mol乙醇为基准,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2,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90min,乙酸异戊酯的酯化率为99.18%。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用量小、反应时间短、可连续使用多次、与目前工业中使用的硫酸相比污染小、对设备无腐蚀等优点,且硫酸钛来源广泛、性质稳定、不溶于反应体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化合物为催化剂,对乙酸苄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等因素对乙酸苄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3SnCl对合成乙酸苄酯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醇和乙酸总质量1.5%,乙酸和苯甲醇的摩尔比为2.5:1,甲苯为10mU与苯甲醇的摩尔比为0.60),温度110℃,反应150min后,乙酸苄酯产率可达98.4%.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4.
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正丁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与反应体系形成非均相物系,具有易分离回收,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出水速率快,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不易腐蚀设备,废液排放量少,不需加带水剂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率等优势。适宜反应条件为:正丁酸0.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1.4,催化剂1.0g,反应时间40min,酯收率达91.0%。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食品防腐剂尼泊金己酯,考查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回流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及带水剂种类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价廉易得,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适宜反应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0.05mol,正己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物质的量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2.4 g,反应时间2.5 h,10mL环己烷为带水剂,尼泊金己酯收率为99.1%。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程云  杨莹  罗根祥 《工业催化》2014,22(6):462-465
采用Y-β复合分子筛负载H3PW12O40为催化剂,对氯乙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合成氯乙酸异戊酯进行研究,考察催化剂用量、异戊醇与氯乙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3PW12O40/Y-β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高、易回收及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等优点。在氯乙酸0.1 mol、异戊醇与氯乙酸物质的量比1.2、催化剂用量0.8 g和反应时间45 min最佳反应条件下,氯乙酸异戊酯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17.
李淑琴 《辽宁化工》2009,38(12):854-856,860
重点探讨了醇酸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对生成物丙酸异戊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改性分子筛对丙酸异戊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6:1,催化剂用量为1.2g、反应时间为1.5h时,产品收可达91.28%。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迟卫军 《化学与粘合》2007,29(6):451-453
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乙酸与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乙酯,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0.2mol乙醇为基准,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时间为2h,带水剂环己烷为10mL,乙酸乙酯的酯化率为85.2%.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效果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能够重复使用,环境污染小,腐蚀性小,价格低廉易得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隆金桥  谢宇奇 《广州化工》2010,38(12):152-153
以冰醋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在一水合硫酸氢钠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乙酸异丁酯,探讨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水合硫酸氢钠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反应时间为150min,催化剂用量为1.2g,酯化率达92.33%。  相似文献   

20.
以硬脂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NaY分子筛负载有机膦酸NaY/OPA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硬脂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2 g催化剂、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100℃,回流反应4 h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7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