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设备、机电仪表以及全自动净水工艺的发展,供水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水源地取水(水源井泵房、水源地泵房)、水厂处理工艺(过滤、加药、输水、水质监测)、供水管网远传压力、用水终端(大用户远程抄表、二次供水、户表远集抄)的技术日益成熟,使得智能化供水管理监控系统在中小型水司的应用得以实现。登封市供水总公司绿色智能供水管理系统于2013年完成工程建设,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全自动化智能监控,达到了生产现场无人值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季伟  方芳 《城市公用事业》2013,27(2):47-50,60
介绍了供水行业实时数据监控系统的总体构架,重点阐述了在线监测仪表在供水管网整个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式,以及在线仪表布局要求和标准,并以宝山供水管理所为例,介绍了在线仪表的有效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指出人工采样与在线仪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水质安全和管网压力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目前国内典型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现状以及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国内18个代表性城市随机抽取的建筑及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发放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在调查的175个二次供水点中,供水设备采用变频泵+低位水箱的占调查总数的53.37%,水箱材质以304不锈钢为主的占调查总数的71.34%。调研结果分析表明,各市需合理选择二次供水设施及其材质,加强督促供水单位对二次供水贮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对水质即时变化制定应急措施,加强对二次供水点的巡检管理,合理选用巡检模式,保证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重庆市某县各村镇水厂的供水现状,分析了水厂的水源水质特点,并结合该地区水处理的常用工艺,探讨了水厂的用电与用药量,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改善该地区的供水现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设备、机电仪表设备和全自动净水设备的发展,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过滤、加药、输水、水质监测等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使得小型水厂智能化水处理监控系统在黄浦江原水厂得到成功应用.黄浦江原水厂临江泵站小型净水厂于2010年完成了改建工程,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全自动智能化控制,达到了生产现场无人值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整合现有及新建的城乡供水系统,远程监测各供水单元的实时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参数,并且查看重要生产部位的监控视频,实现远程管理水泵、阀门、仪表等供水设备,建立完善的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建设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系统、GIS模型,实现整个城市、农村供水的水厂厂区及管网工艺流程透明化、生产数据公开化和重要环节可视化,最终实现"安全供水、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供水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顺德区水业控股有限公司接管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模式,主要介绍二次供水常用的几种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接管的建设要求,及二次供水水质防护措施和目前二次供水接管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供水水质问题日益严峻,突发水质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武汉市水务集团2015年下达了《市水务集团关于开展提升出厂水水质标准调研活动的通知》,从工艺、设备及设施的角度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拟将集团所属10座水厂的出厂水浊度从0.5 NTU以内降至0.1 NTU。白沙洲水厂在此次调研中,分别对一至五期净水构筑物的工艺参数、滤后水浊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水质仪表、制水消耗、水厂运行状况等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明确了实施0.1 NTU水质标准供水的各项控制参数,以及在工艺、设备和设施上还存在的问题,为全面实现0.1 NTU水质标准供水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型液位控制装置替代传统的二次供水水池机械式浮球水位控制装置,可有效消除二次供水系统内的管道水击现象,消除与二次供水系统相关联的市政供水管道压力波动、水表空转、管道爆裂等现象。新型液位装置由液位传感器、液位主控器、进水阀门、压力表组成,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工程施工容易、用户评价好,适合在二次供水系统水池水位控制的设计、施工、改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
目的通过在线监测数据,描述北京市2014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分析各地区水质、水厂及供水管网特点,为卫生监督部门制定监管方案、优化在线监测系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2—2014年10月北京市不同区域7个市政水厂附近在线监测点的管网末梢水监测数据,整理为日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有效性、月均值、日均值、地区差异等角度,对pH、浑浊度、余氯、电导率和总有机碳(TOC)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监测点的五项指标数据有效,日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丰台区、大兴区的监测点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切换点,电导率变化趋势与水源切换时间相符。结论北京市城区市政管网供水监测点水质监测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市政水厂及供水管线中全年水质波动平稳。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较好,通过各参数的实时监测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网中水质变化,可进一步完善综合分析能力,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l0),自2010年10月1号开始实施.规程中对二次供水的定义为: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定义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池(箱)、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设施.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供水的惟一选择方式."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并保障二次供水水质需从多方面探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周口市二水厂扩建工程水处理工艺设计杨开程晓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前言为缓解周口市日益紧张的供水状况,1994年开始进行二水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设计规模为5万m3/d,本文主要介绍与水质控制工程有关的设计情况。二水厂一期工程1990年建成投产,现供水...  相似文献   

13.
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将新型二次供水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列为课题进行研究。根据课题要求,本课题将从稀土永磁电机的应用、建立全国二次供水水力平衡数据库、以超滤膜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的对接、集成水质与系统运行数据的检测系统、不锈钢的防腐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我国的二次供水设备更新换代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14.
柳兵  张于  丁凯 《城镇供水》2011,(4):42-43,40
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将新型二次供水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列为课题进行研究。根据课题要求,本课题将从稀土永磁电机的应用、建立全国二次供水水力平衡数据库、以超滤膜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的对接、集成水质与系统运行数据的检测系统、不锈钢的防腐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我国的二次供水设备更新换代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楼层也日益增高,城市供水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二次供水系统向高层用户供水。二次供水即是在高密度人口的城市集中供水单位或者楼层,为解决供水压力的不足而建设高低位的蓄水设施,并连接配水管网,通过水泵进行加压,在水处理设备处理供水以后再将这种集中式供水供应到高层建筑中,实现对高层用户或配水管网末端用户的供水。论文就针对城市二次供水改造中节水节能和安全供水的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南楼水厂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由中控室的2台监控计算机通过投加间分控站、滤池分控站及送水泵房分控站PLC实现全厂生产管理的在线监控,并在线连续监测各环节的水质参数(浊度、pH值、余氯值)、过程参数(水位、液位、压力、流量、电气参数)及设备运行参数(频率、冲程、阀门开度等),实现生产的优化控制,强化工艺的处理效果,确保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东北高寒地区某水厂的水源及水处理设施现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采用预氧化、强化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滤池及超滤膜工艺,以提高高寒地区微污染水源水厂的供水水质,达到保障供水安全的目的。介绍了该工程的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实践证明该工艺适合高寒地区微污染水源水厂的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管网水力与水质模型在多水厂供水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以往单水厂供水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多数城市都是多水厂供水,但此供水模式给压力调度和水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北方某市供水管网为例,基于EPANET计算引擎,分析了多水厂供水条件下管网的水力学和水质特征;计算了主要水厂的供水范围,通过关闭供水范围边界阀门可实现供水的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19.
自来水水厂出水水质是保障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首要环节,在经过城市输配水管网和建筑物二次供水等各种设施后,如何保证居民末端水龙头的出水水质也能安全可靠,是最近几年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对建筑物二次供水过程中不可避免之污染源的分析后,提出并分析各种膜设备的特点,选用合理净水处理工艺来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20.
屈鲲 《城镇供水》2015,(1):60-63,29
保定市供水总公司将原有的采用单片机和电台无线通信技术的供水无线调度系统改造升级为基于GPRS的远程通讯技术的智能化调度系统,并不断完善,在运行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系统建设应用了自控、通信、计算机、数理统计等多项技术,实现了水厂运行、城市供水管网及重点部位的水量、水压、水质的在线监测和智能化分析,并创建了各项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大大促进了供水事业的科学发展,实现了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