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上潜油电泵安装费用的降低、维修次数的减少和可靠性的增强,它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也更加广泛。先进的海上潜油电泵技术能够使距主平台更远的探边井回接到主平台,使边际油田和偏远油田得到经济开采。海上潜油电泵采油的优点还包括节能和受不利环境制约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2017,(4):55-58
针对海上油田潜油电泵井无法直接通过正循环洗井方式置换油管内高凝固点原油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潜油电泵井单流阀。该单流阀利用阀杆导向座的上、下移动控制油管内腔与油套环空的连通或隔离,既可以防止潜油电泵停泵后井液回流,又实现了不打捞生产堵塞器而直接进行正循环洗井的功能,可以缩短洗井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现场4口生产井2 a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新型潜油电泵单流阀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单井单次作业可节省作业时间6 h,节约费用0.8万元。该新型单流阀的研制成功为海上油田高凝固点原油的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变频调速技术被应用到了潜油电泵技术中来并切实地为传统的潜油电泵作业解决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潜油电泵系统变频调速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毋庸置疑是一个重大的优化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潜油电泵变频驱动负面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文忠  李耀华  孔力 《石油学报》2006,27(2):133-136
变频器驱动潜油电泵存在一些缺陷,即需要较长的输电电缆传送至潜油电泵,增加了潜油电泵机组的故障率.根据均匀传输线模型及波的线路传输方程,分析了由此带来的波反射过电压振荡问题以及对输电电缆和电机绕组的影响.对变频输出共模电压及轴承电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潜油电泵轴承寿命的危害.合理地设计变频器及加装输出低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从而抑制波反射过电压及轴承电流的产生,使潜油电泵正常运行.另外,输出低通滤波器可以滤出变频器输出中的高次谐波成分,有效地延长潜油电泵机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渤海油田绝大部分油井采用电泵采油,其中有部分油井为高温井,以前使用120℃以下的常规潜油电泵机组,平均检泵周期不到200 d。针对渤海部分油井井温高、环境恶劣的特点,通过系统的对潜油电泵进行技术分析,对潜油电泵的绝缘系统、润滑系统、轴承系统、密封系统及胶囊等橡胶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和选材研究,设计开发了180℃耐高温潜油电泵,系统解决潜油电泵的耐高温问题。通过在渤海高温油田成功应用,检泵周期达350 d以上,有效提高了高温电泵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信息交流     
<正> 天津市电机厂不断开发潜油电泵新产品新规格 为适应我国石油开采的需要,天津市电机厂不断开发潜油电泵新品种、新规格。1982年前仅有陆用潜油电泵1个品种,而迄今已发展了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电泵、耐温(90℃)潜油电泵、抗砂耐磨潜油电泵、小井径潜油电泵、海洋平台用潜油电泵、潜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潜油电泵管柱失效井的统计、分析,认为油管腐蚀穿孔、油管丝扣冲蚀、电潜泵和 分离器外壳腐蚀穿孔或断裂、电泵机组连接螺栓断裂,是造成电泵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现场实践表明,通过改进 电泵井下井工具防腐性能、优化管柱设计、严格执行电泵井井下作业相关操作标准、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 能,可以提高电泵井完井质量,延长潜油电泵管柱有效期,减少因管柱失效造成的检泵、检管作业,对提高塔里木电 泵井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忠杰 《钻采工艺》2018,41(5):128-130
本文针对Agadem区块采用潜油电泵举升工艺,潜油电泵动力电缆与引接电缆对接处为潜油电缆的薄弱环节。由于油藏温度高,原油凝点和气油比高,潜油电泵泵挂较深,潜油电缆对接处电流击穿故障为该区块检电泵作业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的效果跟踪,现场通过应用一体化动力电缆和优化动力与引接电缆连接工艺,可以消除该薄弱环节,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改进后的电缆连接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潜油电泵电缆连接处击穿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潜油电泵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应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并以潜油电泵为函数节点,结合潜油电泵特性曲线,建立了定向井潜油电泵举升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层与潜油电泵抽油系统的供排协调关系,定向井套管内径与潜油电泵外径的间隙、潜油电泵长度以及潜油电泵弯曲角对潜油电泵工作的影响。避免因下泵深度处狗腿度引起潜油电泵损坏失效。该数学模型还考虑了举升过程井筒径向传热和潜油电机发热引起的温度升高,在预测不同产液量下潜油电泵举升系统压力温度分布时,将井口温度作为未知量,避免了因井口温度值不准确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文中以渤海油田CB—A19井为例,给出了潜油电泵举升系统工艺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0.
纪树立  甄东芳  李志鹏  高强 《海洋石油》2019,39(4):19-22,31
随着中海油部分油田的开采进入中后期,一部分低液量井由于没有合适的人工举升方式而面临开采难题。为解决该类井开采问题,针对海上油田低产井井斜大、出砂、功率大等特点设计开发了带有平衡缓冲器、刮砂装置、带轨道弹簧复位双固定凡尔的适合海上油田的直线潜油电泵。所开发的直线潜油电泵包括直线电机、往复泵、电缆及直线电机专用变频柜,承载能力达到60 kN。通过在渤海油田应用表明,所开发的海上直线潜油电泵适合海上油田低产井的开采,成功解决了低产液井的开采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率,风险评价理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单位应用,并且取得了实效。针对大庆地区潜油电泵系统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按照系统故障分类法对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结合风险评价理论,采用评点法对潜油电泵系统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从而可以使企业预先掌握潜油电泵系统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潜油电缆是潜油电泵地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地面电能输送给井下的潜油电机。但随着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破损或生产工艺的现场工艺需求的改变,需要对潜油电缆进行重新调整对接,以满足现场的生产要求。本文从潜油电缆连接工艺入手,详细介绍了一种维修作业方案,使潜油电缆能够满足现场适应性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部分高含气油藏的特点,探讨使用潜油电泵的可行性。介绍了潜油电泵应用于高油气比油井的采油工艺技术。它主要由多级离心泵、双级分离器、保护器、潜油电机、护罩、沉降分离器组成。找出一种适合潜油电泵在高油气比油井中应用的采油工艺,进一步拓宽潜油电泵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为在7"套管内实现普通管柱智能分层开采工艺,设计了一种加强型潜油电泵悬挂管柱系统,既满足普通管柱分采需求,又能在检泵作业提拔过程中安全可靠。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普通潜油电泵系统各部件的连接螺栓强度需要加强,本文设计的一种加强型潜油电泵系统,计算及试验结果均表明系统满足抗拉30T的设计需求,该项技术目前处于选井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5.
河南油田潜油电泵井进行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应用,使70余口电泵井全面实现了实时监测及远程控制。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关键技术。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电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油田具有油藏超深、原油超稠的特点,稠油在产出过程中有胶质沥青沉积和摩擦阻力较大的问题;加之井底温度高,常规潜油电泵机组电机过热、过载、易卡泵等,往往引起机组寿命短、频繁作业、采油成本居高不下。为此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成机械制造公司开发设计了深井稠油潜油电泵机组,研制了大功率耐高温电机,电机散热性能改善;设计应用了宽流道抗稠油叶导轮、配套导流罩技术等,实现了深井稠油井电泵开采的长寿命运行。深井稠油潜油电泵机组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潜油电泵中压变频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油电泵中压变频控制器是针对潜油电泵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研制开发的变频调速控制装置。通过变频器无级调节电机的转速,使潜油电泵的排量与油井供液相匹配。实现潜油电泵的软启动、连续运转,消除启动冲击电流,避免频繁启、停对电泵机组、电缆的损害,实现节能和延长电泵井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港油田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进美国潜油电泵以来 ,先后消化吸收了潜油电泵机组的组装、检修、制造技术 ,并结合油田的实际 ,开展了潜油电泵采油配套工艺的试验和研究工作 ,形成了大港油田电泵采油技术的基本模式。在介绍大港油田电泵工艺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围绕电泵选井、提液、深抽、抽稠、斜井开采等问题 ,重点论述了已规模应用的 5大电泵抽油配套工艺技术。同时 ,对目前的电泵举升工艺进行了潜力分析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电泵工艺技术应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潜油电泵采油在油田的应用日趋成熟。型号也逐渐增多。但其详细参数很难获取。提出了用特征参数表征潜油电泵特性曲线的方法,并从水力学角度推导出了用潜油电泵特性曲线上的5点参数求取表征潜油电泵特征参数的系列公式。同时用实际的泵参数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海上大液量井电泵气举衔接式采油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潜油电泵检泵周期短、修井周期长,严重影响海上这种单井产量高且生产井少的油田产量这一生产技术难题,引入Hubert提出的潜油电泵与气举组合举升的思想,采用一趟管柱下潜油电泵与气举两种工艺进行衔接式生产,提高油井开采时率。依据相同排量条件下气举注气点深度与潜油电泵泵挂之间关系,提出了气举在上、电泵在下的常规管柱和电泵在上、气举在下的Y型管柱:并以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模型为基础,正确预测电泵井与气举井井筒压力温度剖面,建立了潜油电泵节点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变地面注气压力法设计气举阀分布。海上某井实例模拟分析证实了潜油电泵与气举可采用同一油管柱,且当地层参数改变时,可择优选择其一系统工作,较好的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对于海上同一平台既有电泵井又有高压气井解决类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