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典造园历史悠久,传统园林景观的营造历来注重视觉审美与听觉体验的交融互动,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声景经验,反映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间的传统智慧。文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分析其声景营造手法及声学合理性,并探讨古典园林的声景营造对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4)
铺装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其丰富的形式与内涵展现了古代匠人丰富多彩的造园艺术。该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铺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归纳演绎的方法,解析古典园林中铺装的类型、组成要素,并针对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古典园林铺装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和以及朴素灵巧的造园方法,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在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现代住宅景观应从中汲取有益的造园要素和造园手法,使得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根植与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现阶段,我国住宅景观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提倡古典的景观设计风格,创造古典、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格,更是今后设计理念的一个新趋势。我们在设计中要分析古典造  相似文献   

4.
赫菲 《规划师》2012,28(Z2)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力求神似、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对其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针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风格混乱、缺乏意境、施工粗糙等问题,景观设计师应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古为今用,通过重新认知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尊重天人合一的自然原则、用现代形式诠释古典设计手法等途径,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洞天福地"为人们描绘出理想人居环境的画面,这一理念对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洞天福地"思想中所描述的仙人胜境被缩移模拟到园林当中,无论是造园选址还是立意构思都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甚至演化成"别有洞天"这一特定的园林主题,由此衍生出了框景、对比、收放的造景手法。"洞天福地"学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古典园林中"洞天福地"的设计手法也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先导。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荷兰乌特勒支的VSB公司花园,着重分析了景观设计中渗透着的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由此,引发了对怎样对待传统这一古老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任飞 《山西建筑》2014,(8):233-234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结合当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理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因地制宜、追求意境、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冉鑫 《山西建筑》2010,36(19):347-348
通过对比东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论述了"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与基于现代科学的"自然"概念的差异,从而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应从现代景观设计的角度理解古典园林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约3000余年,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但此体系的最大特色并不再于源远流长,而是在于自然天成、人工斧凿与人文情怀无敌巧妙的结合。古人把世界观、人生观和造园技艺结合在一起,看似随意的地方其实都加倍用了心思。故研究古典园林旨在将其造园手法为今所用,使建筑景观的创作能够达到不着痕迹、自然而然的效果。古典园林组景有18种重要技法,本文通过对"借景"、"对景"、"分景"三种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技法分析,力求运用中能够寓情于景、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材料、植物造景、光影的运用三个方面着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建造元素和造园手法,探讨了在当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继承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空间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行方式,以运用于对当代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11.
邹志杰 《山西建筑》2015,(11):201-202
从地形要素、水体要素、建筑要素、植物要素四个角度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设计手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在景观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手法,从而塑造出充满诗意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8)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综合了山水的自然美、造景的形式美以及人文美,是中国古典美学指导下的园林景观佳作。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文情怀。传统的山水画对苏州园林的构成等有一定的影响,为园林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苏州园林中,有合理的观赏路线,有贯穿整体路线的视觉效果与独特的景观造型,步移景异,使人们对园林充满惊喜,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趣味。其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种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上,主要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等处理方式,将园内各种造园要素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人瞩目。该文剖析了已经消失的常州古典园林——止园的造园布局手法,分析现代景观在文化传承时出现的问题,为现代景观文化传承提供方法指导。以常州止园为案例,该文论述了景观设计只有汲取传统造园布局蕴含的意义,坚持走文化传承的道路,才能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园林。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11)
本文以东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景艺术为研究对象,从东西方古典园林体系的特点入手,归纳出东西方园林体系的异同性。首先,通过东方园林的建筑、山、水和西方园林的泉、石、植物,对水景艺术的造园要素进行比较。再次,通过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的设计手法,对东西方古典园林水景艺术的设计手法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对古典园林水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从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入手,阐述了赵苑公园造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2007,23(11):89-92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框景"的研究,提炼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素,结合具体实例总结表达方法,探索古典园林研究和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2,18(1):61-64
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进行了造园环境、园林历史、园林类型、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和园林游览等6个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中日古典园林在6个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居住空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缺乏意境、风格混乱、施工粗糙等问题,提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在居住空间景观设计中采用古典造园理念,通过对古典园林设计法则的重新认知和探寻,运用现代手段诠释古典设计理念,将当代居住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与古典园林理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宋人造园往往从山水画中汲取造园要素和意境,前人多从意境内容方面来阐述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而鲜有将具体绘画手法与造园手法相比较。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点景"这个绘画与造园相通的手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两宋这个时代下,分别从宋代山水画和园林中总结"以亭点景"手法运用的特点,总结出五个"以亭点景"的空间模式,进一步类比,找到在"以亭点景"的手法运用上山水画与园林两者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