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针对YL天然气处理厂目前沉降除油罐实际使用中存在油水分离效果不佳、自然沉降时间长、收油速度慢等现状,从沉降除油罐原设计工艺及水质分析,探讨了对现有沉降除油罐效果进行优化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6,(7):143-147
某天然气处理厂采出水回注系统设计选用"一级沉降除油"工艺,利用2具200 m3的沉降除油罐对气田管输或拉运至处理厂的采出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再经回注系统注入地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沉降除油罐罐内介质始终处于动态,接收的采出水得不到有效的沉降,导致回注水油分机杂含量超标;当上游采出水含有泡排剂乳化物时,沉降除油罐也无法将乳化物与油水分离,造成大量乳化物收入污油罐。本文通过对该天然气处理厂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制定出降低回注水油分机杂含量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百重7稠油处理站一座2 000m3污水沉降除油罐建成投产,运行一个多月后发现,该罐出水含油有时高达6 000 mg/L(设计指标≤300 mg/L)并且具有反复性,属明显工况异常.新建污水沉降除油罐出水含油明显异常,原因是由于污水沉降除油罐中心筒下部的清污孔的盲板盖子没有盖上.在原因基本查明后,岗位人员上好了盲板盖子,及时恢复了生产.该污水沉降除油罐至今已运行两年多时间(不计正常清罐作业),罐出水含油始终在300 mg/L以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靖边气田甲醇回收装置塔底和塔顶产品甲醇浓度偏离设计值的问题,需要从源头出发,分析影响塔底和塔顶产品甲醇浓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气田不断开发,原料含醇污水水质变化较大,但装置参数依然按照原设计参数运行,因此结合原料含醇污水甲醇浓度波动大、成分复杂、矿化度高的现状,首先调整预处理单元加药制度,其次对部分流程进行优化,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试验方案,优化运行参数。通过流程调整、参数优化等,得出不同含醇污水浓度下装置运行的最佳操作参数。同时针对目前甲醇回收装置运行中设备结垢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脱盐回炼及焦炭塔回炼是平衡炼厂重污油的重要途径。由于重污油中各种杂质含量比较复杂,容易乳化,加工重污油脱水工艺单一,重污油罐容量小,静止沉降时间短,回炼流程不够优化,导致回炼的重污油含水量超高,会造成全厂重污油不平衡,引发电脱盐跳闸、分馏塔结盐、控制阀堵塞、生化池带油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某公司重污油回炼现状、重污油回炼流程及操作步骤,重点分析了重污油回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重力沉降污水处理技术已不适应含聚污水水质处理的技术要求,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含聚污水除油难度大、污水含油量高污水停留时间短、加药工艺存在缺陷等问题,提出了开展含聚污水处理技术先导试验研究、专用除油剂优选试验、利用闲置油罐增加沉降时间、定期开展分水器及污水罐清砂排泥和改进加药工艺方式等5项对策措施,介绍了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等。实践表明,采用先进的"气浮+聚结+过滤"的技术优化方案,选用优质专用除油药剂,并根据井排来油情况制定不同的加药量,同时利用闲置油罐增加污水沉降时间,加强分水器及污水罐清砂排泥日常维护,改进加药工艺方式等改造措施均十分有效,能有效满足含聚污水水质处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吐哈油田甲醇厂四塔精馏过程中精甲醇酸值高的原因,提出了精甲醇酸度的控制方法:回收塔废水pH值的控制、预精馏塔不凝气温度的控制和不凝气系统的疏通、甲醇合成反应的控制以及控制加压塔和常压塔的操作等,通过优化控制,精甲醇优等品率可达到100%以上(GB338-2004)。  相似文献   

8.
航空煤油储罐内常含有铁锈、沙尘、乳化油等杂质,需要排至回收油罐内进行沉降排除。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及多相流模型,分别对某一卧式回收油罐内乳化油和颗粒在航煤中的沉降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进油管位置下乳化油和颗粒完全沉降后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进油管位置,乳化油和颗粒大部分能够沉降到集沉槽中,但在回收油罐底部其它位置仍有残余杂质,当进油管位置在标示的A-85位置时残留在集沉槽以外的杂质最少,利于杂质的沉降,研究结果对于优化进油管安装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立式重力沉降除油罐体积大,污水停留时间长,投资高,除油效果差,不封闭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将浅池原理和聚结技术有机结合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密闭除油器.该设备具有除油效率高、体积小、污水停留时间短、设备紧凑、投资低且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吐哈油田甲醇厂催化剂使用后期甲醇合成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合成催化剂收率的措施,通过优化合成新鲜气组份、优化两套合成塔气量分布、优化合成入塔气组份等措施,可有效增加甲醇产量。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胜利油田联合站沉降油罐保温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油田开发初期 ,油罐没有进行保温 ,后来又都进行了保温。但由于保温层浸水后对油罐罐壁的腐蚀等原因 ,许多油罐去掉了保温层。近几年来 ,由于采用了一些特殊的保温层结构 ,较好地解决油罐罐壁的腐蚀问题 ,许多采油厂又要对一、二次沉降油罐进行保温。根据传热学原理 ,分析了沉降油罐保温前后能量的变化 ,给出了油罐保温后年节能量与节油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与油罐内混合液含水率的关系 ,并分析了油罐中混合液含水率对一次沉降罐和二次沉降罐保温经济性的影响。2 沉降油罐保温前后节油…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临邑13#油罐不均匀沉降逐渐加剧的现象,通过采取正面分析和横向比较的方法,探寻油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了建设大型油罐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从监测和防护的角度,提出应对油罐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应用》2016,(1):118-121
针对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甲醇回收装置运行不稳定、操作难度大、能耗大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并根据现场采集精馏塔的运行数据和Aspen Plus化工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装置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塔顶温度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塔底出料余热未充分利用,造成装置运行不稳定,能耗高,难以达到处理要求。根据处理厂甲醇污水水质及甲醇精馏塔的实际情况,利用软件模拟、优化,确定并优化了典型操作工况下精馏塔的运行参数并提出了稳定运行的对策,保证了精馏塔的高效、平稳运行,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在储运的相关设计中,经常要进行油罐的加热计算,而立式油罐遇到的频率要比其他的高一些.油罐内贮存油品为高凝固点,高粘度油品时,为了满足输送要求需要降低油品粘度或油品因为工艺要求需要加温调和,沉降机械杂质及脱水时,均需进行加热.  相似文献   

15.
甲醇精馏过程是能耗高、水耗高的生产工艺,节能对于提高甲醇工厂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基于40万t/a的甲醇装置三塔流程,利用精馏过程产生的废热,对入塔物料进行预热。优化后的工艺流程可以降低预塔和加压塔的再沸器热负荷,同时减小加压塔产品冷却器的负荷,从而减少蒸汽和冷却水的用量,实现节能降耗、节省投资的目的。文中数据来源于PROⅡ流程模拟和HTRI换热器计算,对甲醇精馏工艺流程3种不同的换热网络进行比较分析,选出方案3为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延长气田含甲醇污水处理装置自投用以来,始终存在设备易结垢、易腐蚀,运行不稳定,产品质量不合格,尤其是甲醇产品指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诸多问题。分别选择NRTL方程作为理想的热力学模型和Aspen plus软件全流程模拟甲醇再生系统,为后续优化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模型。进而提出了甲醇再生工艺优化方案,包括:增添空冷器及提升泵、改变塔板形式、增加塔板高度等,同时对优化后甲醇再生工艺进行流程模拟。结果表明甲醇产品和回注水模拟值均达到设计要求。利用该优化方案改造后的甲醇再生新装置已成功试车,装置运行安全稳定,甲醇产品质量分数为96.10%、回注水甲醇质量分数为0.19%,满足工业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1简述大庆油田建设公司在大庆采油一厂的聚中七联合站建造了用于污水处理的4000m3和8000m3除油罐各2台,每台除油罐由罐体。收油槽、加热盘管、内中心筒、外中心筒、配水管、集水管、填料支撑结构等附件构成。以4000m3除油罐为例,内径为22m,总高为14.256m,总质量为324.82t,其中罐体为103.17t。此次施工的两台除油罐不仅罐体质量、直径和高度较大,而且内部还有分层设置的附件,因此高空安装作业及交叉作业较多,现场施工难度大。综合多年来同类型除油罐的施工经验,我们采用了内外同步倒装…  相似文献   

18.
吕文玉 《石化技术》2011,18(3):51-53,66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下游化工产品的品质。对丙酮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苯和甲醇含量高是影响丙酮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指出增加脱甲醇塔是降低丙酮中甲醇含量的终级手段。  相似文献   

19.
普光高含硫气田产出污水H2S质量浓度高达1 000 mg/L以上,需进行深度处理使H2S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此,在污水处理中采用三级除硫技术,即一级气提、二级氧化、三级絮凝沉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三级除硫工艺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污水气提塔极易出现堵塞,次氯酸钠氧化除硫效果逐渐变差,絮凝沉降效果显著降低。通过技术优化,在一级气提处理过程中采用分离器溶硫热洗解堵新工艺,避免了气提塔堵塞;在二级氧化除硫工艺过程中,采用双氧水替代次氯酸钠,保证了弱碱性环境中二价硫的迅速氧化;在三级絮凝沉降除硫工艺中,优化了除硫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的配比,实现了气田含硫污水的100%处理,处理后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小于10 mg/L,达到B2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广西石化1 000万t/a炼油项目为背景,建立软土地基大型油罐沿环墙圆周方向展开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环墙最大和最小沉降点,沿通过最大或最小沉降点的环墙径向建立了相应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这两个关键点所在的油罐底板沉降特征。基于油罐最大沉降点沉降值,反演出合适的均布荷载,并在该荷载下对整个环墙沉降进行模拟计算,并与环墙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二维有限元模拟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油罐沉降分析;素填土是油罐沉降控制的关键,对素填土进行加固处理可实现对油罐沉降控制;油罐沉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后期监测与控制。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