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然而水电梯级开发与流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汉江流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评估汉江水电梯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专家评分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汉江干流梯级的逐步建成,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利用SPSS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以诱发地震等级、河流断面宽深比等为因素的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程。该方程可为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跨淮河、黄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4万千瓦,可开发量32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00.2万千瓦。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农村水电站545座,总装机容量36.8万千瓦,占全省农村水电可开发量的36.7%。从"七五"期间开始,为解决农村用电问题,国务院连续组织实施了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到"九五"期末,我省共建成12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进入新世纪后的"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为加快农村水能资源开发,提高农村用电水平,在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基础上,我省又分别滚动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水电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但在开发中存在着水能资源管理缺位、部门职责不清、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建立和完善水能资源许可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实行统一调度、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水电不仅能节约有限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火电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有防洪、供水、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水电开发必须考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农村水电的发展建设为例,论述了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水电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利与弊,提出了农村水电开发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云南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云南围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保护并重,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为国家政策扶持的小水电项目提供规划依据。规划通过全面系统摸底调查,优选规划对象,加强指导督促,统筹考虑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优化了河段的梯级规划开发方案,规范了农村水电开发的重点和布局,为今后水能规划管理及制度建设提供依据,对云南进一步加强水能资源的开发管理,着力打造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杂志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联合评出农村水电行业十件大事一、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村水电工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水电建设的生态问题,提出建设生态水电的概念,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生态水电良性循环推动模式的总体框架进行构架,该机制体系包括行业管理机制、产权改革机制、"三大补偿"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等。以浙江省为例,对各种机制的实践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可知要使农村水电企业主动建设生态水电,保护生态环节,必须使各种机制相互配合,以推动农村生态水电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水电建设的诸多问题,在调研基础上研究了面向新农村的生态水电建设良性循环推动模式。提出了适合农村生态水电的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农村生态水电建设的行业管理机制、公共保障运作机制、"三大补偿"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从各种机制的分析可知,要使农村水电企业主动建设生态水电,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充分运用手段使各种机制相互配合,最终推动农村生态水电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安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概况安徽省境内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三十多个县,理论蕴藏量41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1万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137万千瓦。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就开始了水电规划建设工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治淮开始,相继  相似文献   

10.
叶舟  王心良 《小水电》2020,(2):5-10
农村水电转型升级需要依托产权市场,依托专业性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绿水青山真正转换成金山银山。研究认为利用政府规制和市场激励两种手段,由水能资源转变为水电资源,从水电资源转变为绿色水电的生态资源,最后通过生态价值实现转换机制,实现其绿色能源的经济价值。绿色水电认证、评估和产权专业市场激励的生态价值转换机制实现了生态价值,既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又实现农村水电行业转型升级。依托水电产权交易中心,水电产业发展遇到了历史性机遇,目前需要努力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建设完善交易中心相应的体制机制、人文环境,更进一步规范、完善交易行为。图3幅,表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