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冯家山水库是一座位于多沙河流上的大(II)型水库,异重流排沙已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水库淤积问题。试验通过修建局部坝前水库,观察了异重流在水库模型中的掺混过程及浑水水库的形成过程,并定性地得到了坝前含沙量垂线分布。 相似文献
3.
唐海东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2):42-45
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库异重流的形成条件、持续运行条件、排沙能力等进行了讨论;结合2001~2006年期间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异重流排沙实践,分析了水库异重流潜入时坝前水深、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水流流量、历时、出库水流流量等因素对异重流排沙比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小浪底水库洪峰流量的增大,异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减小,库底比降增大;当水库水流流量较大、历时较长、出库水流流量较大、坝前水位较低、异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较短、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较大时,水库排沙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玉门油田水电厂白杨河水库在汛期洪水产生的浑水明流入库时与水库清水相遇形成异重流现象,利用异重流挟沙的特性将水库内泥沙淤积排出库外。 相似文献
5.
6.
冯家山水库排沙运用及水库淤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劲松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2,13(1):39-40
通过多年来对千河冯家山水库的排沙观测及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异重流及蓄洪排水可以减缓水库淤积,提高排沙效率,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异重流排沙技术在冯家山水库排沙减淤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了异重流排沙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减少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提出了建议,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劲松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2,13(1):37-40
通过多年来对千河冯家山水库的排沙观测及试验研究表明 ,利用异重流及蓄洪排沙可以减缓水库淤积 ,提高排沙效率 ,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为汛期利用异重流节水排沙时,闸门开度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YZ-1型水库异重流报器的研制和应用,该仪器为闸门控制供了量化依据,节水排沙效果较好,地水库的效益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二龙山水库排沙减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二龙山水库淤积及排沙观测资料,研究了二龙山水库冲淤规律,探讨了二龙山水库及其以蓄水发电为主的南方山区河中型水库合理的排沙运用方式,指出设置异重流报警系统是提高排沙效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异重流排沙是水库排沙运用的一个重要排沙方法,通过查阅具体资料,分析了闹德海水库异重流排沙方案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水库对日均流量<100 m3/s或日均含沙量<100 kg/m3的洪水可以进行异重流排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均匀密度环境水体中斜坡密度流的运动规律,建立了立面二维RNG k-ε紊流数学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资料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利用该模型模拟不同坡角和流量下的斜坡密度流,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流头部流速与坡角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存在一个最优坡角使得相同条件下的头部流速最大;头部流速与浮力通量的三次方根之间并非严格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在流量较小或较大时将发生偏离;密度流运动过程中,头部形态不断扩大,头部的厚长比逐渐减小;头部扩大的速率随着坡角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逐渐趋于一个稳定速率。研究结果能够帮助进一步了解斜坡密度流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泥质河口纳潮冲淤加拖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寻找经济、合理、客观地解决河口淤积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子牙新河河口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河口的现状,分析了全潮、纳潮、冲淤加闸下拖淤等5项试验成果,提出了河北省泥质河口清淤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与水体更新时间密切相关。基于EFDC建立了宽浅型水库水动力三维数学模型,并用水库实测资料对模型精确性进行了验证。首先利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宽浅型水库365d流速场和水体更新时间,得到了其水动力特性;然后模拟了无风工况下的水体更新时间,通过对比得到了风对宽浅型水库水体更新时间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宽浅型水库的生态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CODCr是水质分析需要测量的重要指标,苏库恰克水库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基于SMS综合系统水质分析软件,建立水库水质分析数学模型,研究库区的糙率、污染物扩散系数、综合降解系数等参数。并计算了在恒定的入库流量下,库区的CODCr浓度场分布情况。最后拟合了不同入库口的CODCr浓度下,污染物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最大入库浓度。希望对今后的水库水质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人民黄河》2014,(9):98-100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引水必然引沙,在引黄工程渠首修建沉沙池,使泥沙在特定区域集中沉积处理,将泥沙造成的环境问题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保证总干渠清水下泄,是引黄工程成败的关键。采用准静水沉降法的原理,对选定的2条条渠梭型沉沙池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鉴于沉沙池所占的土地均为农田,为节省土地和投资,选择沉沙池条渠底宽450 m方案。按照计算,沉沙池每年淤沙量233万m3,需处理的泥沙量较大,泥沙处理问题将成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最大的环境制约因素。经多方面调研,近期泥沙处理初拟方案为:优先选择低洼和闲置土地堆放,并进行平整,覆盖原状土,做好水利配套设施;黄河泥沙作为土源可以成为工程用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