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视秸秆发电项目燃料资源的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拟通过秸秆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部分实例的分析,对其燃料资源评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同类型项目燃料来源的可靠性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30MW机组配置的棉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为例进行经济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关于生物质发电的政策,分析和讨论了上网电价和秸秆燃料成本2个因素对投资回收期(PBP)、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的影响,对秸秆发电项目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6.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4,(11):153-153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生物质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潜在贡献价值。
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又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秸秆气化发电是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气体,利用这些产生的气体再进行发电。但秸秆气化发电工艺过程复杂,难以适应大规模应用,主要用于较小规模发电项目。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是21世纪初期实现规模化应用唯一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9.
11.
以正在设计及施工的电厂为例,叙述了生物质发电厂燃料输送系统的优化配置,提出,针对生物质电厂燃料中的硬质秸秆和软质秸秆,上料系统宜设计为带式输送机,并为改皮带配置事故斗、除铁器、电子皮带秤及传感元件等。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现阶段含风电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尚未考虑无功功率影响的缺陷,在风电场常规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无功电源故障的影响,建立了风电场综合可靠性评估模型,定义了表征系统局部无功不足的可靠性指标。采用三级切负荷策略对计及有功功率短缺、无功功率短缺、电压越限的含风电场发电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根据第三级切负荷策略确定了最佳无功补偿位置,应用就地无功补偿代替负荷切除,有效解决了电压越限问题。并以太原220kV系统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确定最佳无功补偿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发电机组可靠性的4个在线监控参数:扣除计划停运的等效可用系数、可靠性增长系数、主机非计划停运时间百分比和全厂可靠性影响系数,利用这些参数来监控单台与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给出了这些参数的在线计算方法、相应的检修措施和应用实例.根据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在线监控参数值合理安排计划检修的停运次数、检修等级和停运时间间隔来优化检修.结果表明:通过可靠性在线监控和优化检修,促使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增长,保障了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再生能源机组并入电网的电能呈波动性对系统电能质量及运行可靠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研究了接入可再生能源机组的电网的可靠性指标以便定量了解系统运行可靠性.基于蒙特卡罗法以IEEE-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为例,计算了接入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机组后电网的可靠性指标LOLE,探讨了接入储能装置对可靠性指标产生的影响,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煤耗节约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同时接入两种机组优于单独接入一种机组,可再生能源并网机组的增加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国后续能源领域中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发展利用现状和技术展望,特别在文中提出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与其它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从空气中提取纯水,从纯水中电解制氢,海水淡化制取纯水技术,以用生物方法从植物废弃物中制取的乙醇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这些技术在我国未来能源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市场。同时简单概括了燃料电池发电技术能够大规模应用需考虑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和我国燃料电池发电商业化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2005年电源投资3228亿元,其中火电投资2270.6亿元,占70.3%;非化石电源投资957.4亿元,占29.7%.2010年我国电源投资3641亿元,其中火电投资1311亿元,占36%;非化石电源投资2330亿元,占64%.“十一五”期间,我国火电新增装机容量锐减,非化石电源新增装机容量剧增,而每年新增发电量则逐年减少.我国2006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9287×104kW,到2010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降为5872×104kW;我国2006年非化石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216×104kW,到2010年非化石电源新增装机容量上升到3256×104kW.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可增加的年发量,2006年估计为5400×108kW·h,到2010年已降为4000×108kW·h左右.2010年我国电源投资中仅占36%的火电,却提供了64%的新增装机容量,而占64%的非化石电源只提供了约36%的新增装机容量,如果按新增发电量计,则火电机组提供的发电量比例更高.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规则,“十二五”期间我国非化石电源比例进一步增加,火电增幅继续下降.按火电机组等效容量计,2010~2015年年均增长率仅为8%,低于同期国内年均用电量增长率8.5%.鉴于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十一五”、“十二五“电源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其后果,建议我国应适应增加煤电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平准化度电成本模型,结合湖北省实例样本数据,构建2016—2019年湖北省光伏发电的成本结构框架,分析影响建设及度电成本的主要因素。设置低等、中等与高等三种情景模式与作用因子,研究不同情形下湖北省光伏度电成本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不同影响因子对度电成本下降的驱动效果。结果发现:若无外力干预,湖北省光伏度电成本下降缓慢,预计将于“十四五”末期甚至“十五五”初期方能达到平价上网要求;核心部件成本下降及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将大幅促进度电成本的降低;政策因素可显著减少隐性成本从而推动光伏度电成本加速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