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0号下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涂附磨具分会秘书长王明远、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邹文俊、《中国涂附磨具》杂志社主编李砚咸、中国超硬材料网总经理刘金昌一行来到了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就建立涂附磨具技术信息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会,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长朱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日,由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其校本部举办了“磨料磨具、超硬材料、涂附磨具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专题报告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让2006届毕业生了解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并与参会企业代表交流,为明年就业做准备。会议由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邹文俊教授主持,首先由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元教授致欢迎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长朱峰博士向参会师生和企业代表介绍了三磨所的情况并向将要毕业的学生讲了应聘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无机高分子矿物聚合胶粘剂简介 无机高分子矿物聚合胶粘剂是由西安德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并首次把“杂化”概念植人磨具生产行业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结合剂,彻底改变了磨具生产中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材料结构,大大提高了磨料使用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也为磨具新产品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磨具制造中,烧成是关键的环节,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于烧成工序,可以说窑炉是磨具工厂的心脏.另一方面,陶瓷磨具的烧成窑是磨具生产过程中耗能最高的设备,占磨具生产总耗能量的80%以上.因此,窑炉的技术改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焙烧陶瓷磨具的窑型,按操作方式可分  相似文献   

5.
普通磨料固结磨具是用作精密加工的传统工具,对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和提高我国磨具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是提高我国磨削技术并扩大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磨料磨具行业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现代磨料磨具企业在高品质产品生产工艺、现代营销战略、现代集成制造技术、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环保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社会化需求,以及我国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能力及需求,对我国现代磨料磨具生产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使中国由磨料磨具生产大国尽快成为磨料磨具生产强国。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磨料磨具产品质量。不但是每个企业能否生存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提高机械工业水平的关键问题。产品质量是通过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质量特性来反映的,是产品一切特性和特征的总和。要全面系统地探索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不是简单的问题,本文仅从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的体会,探讨提高磨料磨具产品质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异型模盖的设计思想与其可行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制定了异型模盖基本结构及磨具成型施工数据,在生产应用中,使碗形砂轮的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陶瓷磨具制造中,完善了碗形砂轮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磨料磨具通讯》2007,(11):13-14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涂附磨具分会主办的“2007年涂附磨具行业秋季订货会”于2007年11月20日在珠海胜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涂附磨具原材料生产企业、涂附磨具制造企业、深加工企业及贸易企业。在会务组注册的与会人员98人,实际参会110多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上磨削和磨床技术发展迅速,对磨具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国外的磨具生产技术发展很快,我国为满足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依靠进口高档陶瓷磨具,以满足汽车、航空航天、机床工具等行业高效益、高精度加工的需求。虽然我国的陶瓷磨具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超硬陶瓷磨具、特种陶瓷磨具也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但是应该看到,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陶瓷磨具产品仍然面临着产品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任务。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比较方法,从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国内外企业的生产水平,陶瓷磨具的制造水平、陶瓷磨具的种类及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陶瓷磨具技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陶瓷磨具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升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2008年来,在行业关怀和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提前完成了产量及销售收入指标,取得了较好地利润收入。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展良好,首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到期复审审核,同时通过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换证审查。被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磨料磨具分会推选为第四届常务理事单位,被评为“全国磨料磨具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先进企业”、“2007年度全国磨料磨具行业磨具生产企业十强”称号,被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第四届全国磨料磨具标委会先进委员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家现代化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和国民素质日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迅猛提升。我国陶瓷磨具的生产企业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扩大内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重组、改制、改革、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也得到迅猛发展,国际化程度日益剧增。一方面国际上著名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新建或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中国陶瓷磨具及装备也走向国外。我国的陶瓷磨具窑炉作为陶瓷生产的关键装备,其国际化社会化及技术交融程度日高。不仅满足了国内陶瓷磨具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为国际上一些在华的跨国公司和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陶瓷磨具窑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王牌砂布制造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31日在河南省漯河市成功举办了“新王牌、新产品”推介会。160余家用户企业参加本次推介会,河南省、漯河市、涂附磨具协会有关领导到会祝贺,新闻网络媒体人员云集,近200人参会,会上签订协议60余项。 由企业发起举办产品推介会,提供供需见面平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王牌砂布制造有限公司在世界金融危机,国内产品出口受阻的形势下,企业积极应对,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突显王牌砂布王者风范。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涂附磨具分会及分会网站一中国涂附磨具网对“新王牌、新产品”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大多数树脂磨具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统计工序控制(SPC)方法应用到树脂磨具的质量控制领域,研究基于SPC的树脂磨具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分析了SPC的实施流程,将粒度、均匀度、废品数和外形尺寸作为控制对象,分别从质量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工序能力分析四个方面论述了SPC的原理与操作方法。结果表明:将SPC方法应用到树脂磨具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少废品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磨料磨具通讯》2007,(5):24-24
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人造金刚石标准修订工作编制小组第二次会议,于2007年4月12日在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会议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长伍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裕昌;南阳中南金刚石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凤岭;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吉金祥;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王伟涛。  相似文献   

16.
粗粒度磨具的生产、在磨具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是一种“量大而广“的产品。 过去这类产品的硬度检查,规定使用苏联喷砂机标准,由于这个标准不能反映磨具的真实硬度,故长期以来,大量陶瓷和树脂的粗粒度磨具不经硬度检查即行出厂,这不仅给生产厂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带来困难,而且各生产厂之间的产品硬度也无法统一,是磨料行业多  相似文献   

17.
《磨料磨具通讯》2010,(5):18-20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磨料磨具分会四届四次理事会决定,分会根据各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通过复查和审核,推出磨具生产企业、刚玉生产企业,碳化硅生产企业和进出口企业各十强,现予以表彰。望受表彰单位戒骄戒躁,在此基础上,不断革新挖潜,完善管理,使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希望行业同仁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行业创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各主要产品产量均列世界前列,前几年,民营磨具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但随着全行业产权制度改革大体完成,其体制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当一部分普通磨具生产企业面临保护环境设备改造要投入,依法维权劳动力成本要增加,市场竞争销售价格难上涨的局面。举步维艰。如何迎难而上,提高效益?企业经营者决策思考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磨料磨具通讯》2009,(10):28-29
2009年10月18日,洛阳晓升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珠海大象磨具专卖店,即大象品牌河南首家专卖店,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路367号新四合盛钢材市场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磨料磨具分会副秘书长戴红军、珠海大象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开宇及众多行业内知名人士参加了此次典礼。  相似文献   

20.
在9月20日-22日举办的2008年秋季全国磨料磨具行业信息交流暨第48届中国刚玉碳化硅交易会上,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磨料磨具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同时,玉发还捧回了“2007年磨料磨具行业刚玉生产企业十强”的奖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