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找出适合羧酸盐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的破乳剂,进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优选和应用试验。通过室内破乳剂评价试验,优选适合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FD330。破乳剂FD330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在最佳加药量为30 mg/L的情况下,游离水脱除器放水含油量降至35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国产羧酸盐复合驱采出液处理问题,经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制了新型破乳剂。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出液处理效果与破乳剂的类型有很大关系,经FDW330破乳剂处理后的污水含油量和原油含水率均较低。在现场试验过程中需进一步筛选破乳剂,以确定合理的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及参数。为评价新型游离水脱除设备对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的适应性,研究复合驱采出液游离水脱除的适宜条件,试运行新型游离水脱除器,进行脱除技术试验。在处理温度不低于37℃,FDW330破乳剂加入浓度10 mg/L以上,停留时间不低于15 min的条件下,采出液经处理后原油含水率小于20%,污水含油量小于1 000 mg/L。  相似文献   

3.
采出液的处理是三元复合驱面临的新问题 ,从 1994年开始我们就着手表面活性剂为ORS4 1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的研究 ,多年来从含三元采出液油水乳状液的研究入手 ,较系统地研究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分层特性、电性质等 ,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脱水模拟实验和现场跟踪测试。在此基础上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特点 ,开发出了新型破乳剂FD4 0 8- 0 1,设计了小型游离水脱除器、电脱水器和含油污水处理生产试验装置 ,在中 111试验站开展了长期的现场测试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北三西和杏二中两座国产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O/W型高驱油剂含量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评价了多种不同类型聚醚型破乳剂对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选择破乳效果较好的破乳剂单剂,采用均匀配方设计方法设计了10个复配破乳剂配方,从中优选出一个对高驱油剂含量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效果良好的复配型破乳剂GFD410-8.在碱(Na2CO3)加量为2 000 mg/kg、表面活性剂加量为600 mg/kg、聚合物加量为600 mg/kg的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水含量为70 %)中投加40 mg/kg破乳剂GFD410-8,45℃下静置沉降30 min后的油相水含量和水相含油量分别降低到30.0%和1 366 mg/L,达到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经过30 min静置沉降后水相含油量不大于3 000 mg/L,油相水含量不大于30%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由于水相黏度大,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的升高,油水分离效果变差,游离水脱除后的污水含油浓度和油中含水率均升高。研制的新型游离水脱除装置能够适应高浓度聚合物采出液的处理;针对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研制的破乳剂,在加药量20 mg/L的情况下,经游离水脱除器沉降30 min后的油中含水率在10%左右,污水含油浓度为1000~1500 mg/L,均优于脱水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按常规水驱设计的游离水脱除器在处理水驱见聚后的采出液时,加入破乳剂浓度为10 mg/L时,处理后的质量指标达不到水驱的质量指标;加入浓度为20 mg/L时,停留时间在18min以上,处理后的质量虽然达到了水驱的技术指标,但停留时间又超过了水驱的要求.按聚合物驱操作,加入破乳剂浓度为10、20 mg/L时,在44 ℃的操作温度下,处理后的油中含水、污水含油指标达到了聚驱的技术指标.要提高在用设备的处理能力,需要在设备内增设强化聚结的游离水脱除专用填料.  相似文献   

7.
三元复合驱油( A S P ) 是提高采收率主要措施, 由于含有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碱等物质, 其采出液( 含水原油) 破乳脱水是油田开发的一个技术难点。用原油和产层水配置出 A S P驱油的模拟采出液, 通过实验考察了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和 p H值对模拟采出液破乳效果的影响; 优选出了一种破乳效果较好的破乳剂 Z W1- 1 ; 研究了破乳剂 Z W1- 1对不同浓度的 A S P体系模拟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对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实验结果表明: A S P驱油体系的各种化学驱油剂对破乳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碱; A S P驱油体系采出乳状液水相 p H值控制在4~ 7时对采出原油的破乳有利; 当 A S P驱油体系模拟采出液的三种化学剂浓度都为4 0 0 m g / L时, 破乳剂 Z W1- 1的破乳率可以达到7 8 %。  相似文献   

8.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碳酸钠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界面膜性质、粒度尺寸和微细结构。考察了三元驱油组份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影响规律,并对脱水过程油水中间层的成因及消除中间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模拟采出液的性质对合成的不同类型的破乳剂进行了评选,从中筛选出适用于二中区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提出了对路破乳剂的研制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150mg/L,脱水温度为45℃和沉降时间为3h的条件下,可经热-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为:破乳剂ASPD-1吸附剂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握 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使所形成的W/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容易破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处理含固体颗粒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原油乳状液油水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界面张力仪和全功能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硅藻土、破乳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胜利海上原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性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破乳剂ECY-05和有机硅破乳剂589按质量比4∶1组成的复配破乳剂FP的破乳效果良好,随着FP加量增大,乳状液稳定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小,脱水率增加,FP加量为200 mg/L时,含固原油乳状液60 min脱水率为88%;随着HPAM、表面活性剂和硅藻土含量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增加,脱水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随着硅藻土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HPAM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较小,三者的协同作用使得脱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石君辉 《石油化工应用》2009,28(2):93-95,98
根据破乳机理及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设计合成出具有适宜相对分子质量和适宜芳香度的破乳剂,阐述了该破乳剂结构特点及其作用机理。现场试验表明,该破乳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很好的破乳脱水效果,乳化油含水达到进电脱的要求(低于20%),水中合油低于120mg/L(使传统破乳剂2000mg/L以上),显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用破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破乳剂种类、采出液组成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与电导率。从5种商品破乳剂中筛选出最佳非离子型破乳剂BSE-238。该破乳剂在50℃下的脱水速率快,脱水率高,最终达到83.33%,最佳用量为50 mg/L。在此条件下,含不同浓度HPAM、吡咯啉表面活性剂及其复合体系(浓度比1∶1)的采出液脱水率均随着驱油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破乳难度依HAPM、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顺序增加。在二元驱采出液中加入FeSO4、盐酸和氯化钠后,脱水率可小幅提高。驱油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为:吡咯啉二元复合体系HPAM。相同浓度下的电导率大小为:二元复合体系吡咯啉HPAM,与脱水率相符。  相似文献   

13.
用双河油田原油、聚合物和OCS表面活性剂配制二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考察了各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的稳定性均有影响,二者共同存在时,协同效应更显著,致使原油采出液更加稳定,破乳脱水更加困难;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适用于双河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复配破乳剂,现场应用表明,该破乳剂在加药浓度为30mg/L时即具有良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三元复合驱油体系(ASP)对京11断块原油的乳化特性,提高三元复合驱后采出液破乳脱水处理效果,室内模拟研究了油水乳状液形成时转速、单一驱油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弱碱)以及ASP体系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乳状液形成状态有较大的影响,转速越大,形成的乳状液液滴直径越小,乳状液越稳定。在转速4000 r/min、搅拌时间20 min的条件下,随聚合物浓度升高,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聚合物浓度大于300 mg/L后所形成的乳状液静置2 h后的脱水率(5%)基本不再变化;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大于500 mg/L后对乳状液稳定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弱碱浓度以1000 mg/L为转折点,随着弱碱浓度升高,乳状液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ASP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最大,弱碱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陈平 《石油规划设计》2015,26(1):4-9,50
近年来,为保证原油稳产,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在增加原油产量和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采出液中残留的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含量逐渐增多,导致采出液乳化严重、破乳效果差、药剂用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开展了新型三元破乳剂研究。论述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主要特性和三元破乳剂破乳原理,针对杏十联地区三元-1、三元-2转油站采出液特性,研发了7种新型破乳剂,以及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研发的破乳剂配方和加药模板,对于油田其他区块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元复合驱是三次采油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采用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合物混合构成驱油剂的一种驱油技术,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由于三元复合驱中使用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使得油田采出液形成的乳状液更加稳定,破乳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对三元复合驱过程形成乳状液的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石油科技工作者加强了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和提高驱油效果措施研究,认为乳化作用是提高复合驱增油效果的主要机理之一.依据矿场技术需求,以大庆油田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油井采出液和开采曲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乳化作用对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可与原油发生乳化作用,生成油水乳状液,乳状液在岩心多孔介质中运移所产生的"贾敏效应"导致渗流阻力增加,提高注入压力,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变好,乳化作用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即流压减小;采出液含水率对乳化类型影响较大,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转型的临界含水率在60%左右;采出液油水相中都溶解了部分表面活性剂,原油中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乳化作用和提高乳状液稳定性.对矿场生产数据分析表明,储层内油水乳化作用愈强,乳状液稳定性愈好,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降水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8.
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破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破乳剂分子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和油/水界面膜强度两个方面,对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破乳剂在界面活性低于复合驱采出液中活性剂的界面活性的情况下,仍可能吸附到油水界面上,升高原油乳状液界面张力,并参与润湿成膜,削弱界面膜强度,达到破乳的目的。但是,在实验中也发现破乳剂改变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与破乳剂的破乳特性没有对应的关系。一种性能良好的破乳剂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吸附成膜性能,更应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才能达到较好的破乳效果。文中所阐明的观点对复合驱采出液以及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处理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响最为明显,当Na_2CO_3、KPS和HPAM浓度均为4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从13.957 mN/m降至0.018 mN/m。表面活性剂KPS对模拟乳液的Zeta电位降低作用明显,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为600 mg/L时,乳液的Zeta电位从-31.5 mV降至-53.6 mV;聚合物HPAM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显著,而碱和表面活性剂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不明显。低的界面张力、强的负电性、高的乳化程度和大的水相黏度共同导致三元复合驱乳液稳定性增强。在三元复合驱乳液的破乳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均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破乳效果的好坏呈现正相关性。AR型破乳剂对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率高,油水乳状液类型由W/O型转变为O/W型和W/O/W型,采用常规水溶性破乳剂存在难以同时兼顾O/W型原油乳状液破乳和W/O型原油乳状液破乳以及加药量大的问题,通过水溶性阳离子型反相破乳剂和油溶性脱水型破乳剂的复配,研制出适用于水驱高含水采出液的高效破乳剂DQS-7。该破乳剂在加药浓度为9.67 mg/L时,大庆油田某联合站水驱高含水采出液经游离水脱除器—压力沉降罐—电脱水器三段脱水工艺后的原油水含量低于0.3%,分离采出水含油量低于5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