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红  贾丽敏 《供用电》2009,26(6):46-48,59
全户内城市变电站对通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郑州燕庄110kV全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室、10kV高压室等通风设计中,传统的自然通风设计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和设计难点的分析,提出了在整个变电站各部分通风设计上的改进,为电气设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变压器室由于占用面积小,布置比较紧凑。本文结合武汉地区新建的110kV三角湖变电站和110kV关山一路变电站,对国网典设110-A2-3方案变压器室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安装及运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位于城市居民区户内变电站的噪声进行分析,指出噪声主要来源于主变压器和排风机。从选址、节能环保、降噪等角度对户内变电站进行研究,提出户内变电站噪声控制方案。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冬季和过渡季节采用自然通风,夏季采用机械排风,根据主变压器室内温度自动控制风机运转台数达到节能目的。主变压器室和风机房采用消声百叶窗,墙面布置双层吸音墙,有效降低噪声的排放,避免噪声对站区周边居民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王登高 《供用电》1994,(1):25-26
1 110kV变压器室设计的基本条件南京地区传统变电站的设计,主变压器均布置在户外,到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把110kV户外变压器改为户内布置,其目的是为了能缩小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和有利于控制变压器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变压器室是当代城网变电站设计的重点,除了要求其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设计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变压器一般布置在独立的单层建筑内,并与配电装置室相连接。从变压器基础顶面到建筑上部大梁底面的高度一般按变  相似文献   

5.
《供用电》2018,(12)
针对大城市110kV户内变电站用地紧张、建筑高度受限等现实情况,可选用110kV中性点全封闭设备。探讨了主变压器及高压中性点设备的耐压试验方案的可行性,主变压器中性点设备全封闭绝缘方案可节省占地面积、降低建筑物高度、提高环境适应性和增加设备运行可靠性,可供110kV紧凑型户内变电站的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110kV全户内GIS变电所通常是按照无人值守要求设计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消防的最大安全隐患,主变消防是变电所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110kV全户内无人值守GIS变电所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对主变各类气体灭火系统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主变消防设计需要贯穿设计全过程和各专业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座安装两台35/10kV 20000kVA主变压器的35kV全户内式变电站的外貌。35kV为内桥接线,10kV为单母线分段,共有16回出线。35、10kV均采用瑞士BBC成套供应的SF_5金属嵌装式开关柜。变电站为两层建筑。底层为35、10kV开关室、主变压器室、消弧线圈室以及站用变室等;二层为电容器室、  相似文献   

8.
《电力技术》2010,(2):15-15
2009年12月9日.随着110kV金华义乌农贸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1次冲击成功.浙江电网首座110kV标准配送式户内变电站顺利投运.这也是浙江金华电网首座县局自主投资建设的110kV变电站。  相似文献   

9.
分析安徽省110kV变电站消防设施的现状及消防自救能力薄弱问题,分别提出通用设计110-A1-2和110-A2-6变电站的消防策略,对2种110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开关柜和电缆沟配备自动灭火系统,户外变电站110-A1-2的消防方案中,主变压器推荐采用荷电泡沫喷雾自动灭火系统或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户内变电站110-A2-6的消防方案中,主变压器推荐采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或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户内、户外变电站消防设计方案电缆沟均采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器,开关柜采用探火管自动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变电站对于环境保护、节约用地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变电站选址建设与地区规划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相比于户外变电站,户内变电站具有土地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运行便利等诸多优势,在变电站建设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户内变电站的设计经验和实践,梳理了主要设计理念,重点介绍了500kV户内变电站关键设计技术,从电气主接线、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主变压器与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试验与检修、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户内变电站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原则,介绍了两型一化变电站110千伏东太堡变电站工程概况和按照两型一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在优化变电站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取消110千伏GIS室内行车、降低建筑层高等方面的成绩,总结了变电站设计中的亮点,为全面推广实施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原则,介绍了"两型一化"变电站110千伏东太堡变电站工程概况和按照"两型一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在优化变电站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取消110千伏GIS室内行车、降低建筑层高等方面的成绩,总结了变电站设计中的亮点,为全面推广实施"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小电阻在城市配网的接入方式会影响主变保护动作情况和配网零序网络。针对输配电网中2种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分析了曲折变接于变低套管与变低开关之间和接于变低10 kV母线2种接线方式下,配网接地故障时保护的动作情况,比较了10 kV自投动作后2种接线方式对配网零序网络的改变。得出当110 kV变电站曲折变接于变低开关和变低套管之间时,曲折变本体故障不会影响10 kV母线,同时主变跳闸切除多余曲折变,能保证10 kV配网在备自投动作后零序网络稳定。220 kV变电站中曲折变通过开关接在母线上,若曲折变故障后开关拒动,变低后备动作隔离故障,不影响变中供电可靠性。为了维持城市配网接地点的唯一性,保证曲折变保护正确动作,建议10 kV备自投联切曲折变。  相似文献   

14.
王红  许洪奎 《供用电》2011,28(4):37-40
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建设要求。介绍了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设计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以110 kV户内变电站为设计研究对象,分析了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设计中实现建筑防火、建筑节能、建筑通风、建筑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及电气设备开合闸时的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对无混凝土装配式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的变电站做了经济效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吴俊鹏  刘奕莅 《青海电力》2007,26(1):51-52,59
随着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城市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建和延伸,受城区规划、环保和场地等条件制约,市区变电所越来越多地采用电缆馈线,10 kV系统单相对地电容电流大幅度增加。然而城市变电所主变压器10 kV侧为三角形接线,无中性点引出,形成人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就需配置ZN型接线的接地变压器。本文对城市电网10 kV系统中曲折变容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系统地介绍了三种不同用途的曲折变容量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西北某110 kV户内变电站为例,通过变压器振动噪声实测,研究了变压器表面振动噪声的频谱特性,总结了变压器表面振动、地基和槽钢振动、噪声的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振动噪声的相干性。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表面振动、地基和槽钢振动、噪声频谱中100 Hz分量及其倍频处占优势,地基和槽钢处振动是由变压器器身传递而来,1 000 Hz以内近场噪声与表面测点振动相干性很强,近场噪声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由对应的表面测点的振动引起辐射噪声所致。  相似文献   

17.
室内变电站主变通风散热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广州地区部分室内变电站的主变压器过热运行实例,分析了室内变电站变压器通风散热的不足的原 因,介绍一种简易的室内变压器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两个室内变电站主变室的通风改造实例,对室内变电站的通风 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郝志芳 《山西电力》2003,(Z2):42-44
通过对一个具体的110 kV全屋内型变电站的设计工作总结,对该类型变电站的总体布置、设备选择、防雷接地措施、进出线接续通道、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220 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主变的安全稳定运行,当220 kV变电站的110 kV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可能造成主变遭受冲击而损坏。因此列举出了220 kV变电站中可能出现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了110 kV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流入主变短路电流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应的短路电流,提出单相接地故障对主变的冲击最严重。可以通过改变主变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来保护主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给出唐山供电公司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