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算法,先验的视差范围估计是影响算法匹配效果和运行时间的重要因素。在双目视觉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匹配视图之间的视差范围通常随场景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需要对视图间的视差范围进行有效的自动估计。针对此问题,开发了一种双模相机,可分时采集场景的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该深度图像与灰度图像有相同的空间分辨力。在双目视图匹配过程中,通过引入深度图的信息,可约束每一个待匹配像素的视差范围。对于实验室内采集的普通视图对,本文方法相较以视图间视差最大、最小值为约束的方法,匹配速度提高3倍以上,匹配误差减少2%,有效提高了匹配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双目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分立元件研制双目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对双目透视式头盔显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用偏振分光棱镜作为组合镜,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图像源和外界环境的亮度随偏振片方位角呈余弦变化规律,并通过调整偏振片使头盔显示器的图像与外界环境达到最佳融合状态.调查研究了头盔显示器双目重叠范围的改变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数据结果显示,双目重叠范围为单目视场的33~50%时效果最佳.最后根据视差原理编程制作立体图像对,分别显示于头盔显示器的左右眼,实现立体显示.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     
《世界标准信息》2010,(7):80-83
工信部对3D电视标准进行针对性测试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表示,3D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的显示原理和收看方式,其性能测评指标也将有所区别。目前市面上的3D电视基本需要佩戴主动快门式眼镜,通过左右眼画面的高频率切换,形成3D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4.
李鹤喜  李威龙 《计量学报》2022,43(6):736-744
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卷积的立体匹配算法来进行双目视觉三维重建。首先,采用二维可变形卷积对输入的左右两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三维可变形卷积,在匹配代价空间中有效地聚合两个图像之间的相关特征;最后,采用3个阶段级联残差学习的方式来降低匹配代价空间的参数计算量,以达到快速匹配的实时要求。根据该算法原理完成了视差深度图的检测,并通过Open3D重建三维物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参数量为0.5×106,运行时间只需0.02s,生成的视差图精度较高,三维重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光栅立体图像合成方法。方法首先用双目相机采集场景中2个观察角度的二维平面图像数据。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理论,采用一种鲁棒性较强的基于区域分割的图像匹配方法,得到精度较高的深度图。然后分析序列视差图像的成像模型,建立一种基于双目图像对生成序列视差图像的方法,得到连续角度等间隔的序列图像。最后基于柱镜光栅的光学特性形成的立体印刷图像编码规则,对序列视差图像进行纵向条纹抽样分割,等间隔的抽取每幅序列视差图像中的对应列实现光栅立体图像的合成。结果验证了该光栅立体图像合成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基于双目相机的光栅立体合成方法,可以使立体印刷产品实现个性化、便捷化的即时输出。  相似文献   

6.
陈嘉弛 《硅谷》2014,(7):1+5-1,5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双目立体视觉的概念,接着就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简要分析了双目立体视觉匹配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X3D裸眼可视立体显示器需要同时输入8个视点的信息,用户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看到不同视角的立体画面显示.面向裸眼立体显示终端提出了一种立体视频编码方法,在编码端完成复杂的视差估计,压缩后的视差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立体显示终端以降低系统对用户终端的要求.用户终端采用基于视差图绘制的方法快速绘制出6个中间视点,实现裸眼可视立体显示器上的多视角立体画面显示.针对视差图的处理,给出了全局平滑和非边缘区域平滑两种视差图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不对视差图进行平滑的方法相比,对视差图进行平滑能有效提高编码的整体率失真性能.  相似文献   

8.
许允喜  陈方 《光电工程》2012,39(10):95-102
立体视觉定位算法的运动估计通常在3D欧式空间中进行,但由于特征点3D坐标的噪声各向异性且分布不均匀,3D重建在深度方向上比另两个方向上的准确性差,从而导致3D欧式空间运动估计精确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视差空间运动估计的高精度立体视觉定位算法.算法首先采用视差空间4点闭环线性解法和RANSAC算法得到初始鲁棒运动估计和匹配内点.接着,利用新的视差空间再投影误差函数提出了基于LM算法的视差空间运动参数非线性优化方法,对初始运动参数进一步优化.视差空间噪声分布均匀且各向同性,本文的初始运动参数线性估计和非线性优化都在视差空间中进行且能达到全局最小.仿真实验和真实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得到高精度的立体视觉定位结果,优于传统的3D欧式空间运动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基于立体视觉的钢卷检测技术,利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得到钢卷图像对,进行立体矫正和立体匹配获取视差图,利用视差图的深度信息,提出基于深度直方图的方法分割出目标钢卷。再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钢卷视差图中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从而获取钢卷的点云数据。对钢卷点云数据进行高斯滤波,圆柱特征拟合后,获得钢卷的空间几何信息和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的钢卷坐标和钢卷真实坐标之间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100mm)以内,并且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影像急速发展的时期,近几年,随着电影《阿凡达》的火爆公映,经过几年的发展3D技术更是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影市场。社会对3D技术的掌握虽然还存在问题但已经开始渐渐的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融合渗透也越来越深刻,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促使了3D影响技术在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3D技术的发展毕竟时间还不长,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将3D技术与电视新闻行业进行融合,使人们在观看新闻的同时,感受到3D技术的播放效果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对3D电视技术进行介绍,并对3D影像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前景以及优势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双目立体视觉的主要任务是通过2台位于不同位置的摄像机拍摄同一场景得到2幅视图,然后计算视差并获取3维数据信息。立体匹配是双目立体视觉中的关键环节,它利用2幅或者多幅匹配后的图像获取视差进而得到深度信息。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对立体匹配算法进行介绍,以全局匹配算法和局部匹配算法为对象作详细阐述,最后对各种算法的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1 3D打印产业化应用情况概述3D打印,即增材制造,是一种由产品三维模型数据直接驱动,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数字化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来制备零件的一种新兴制造技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由最初的非金属打印发展为非金属和金属3D打印,其中金属3D打印技术已经在航  相似文献   

13.
《音响技术》2012,(4):8-8
音视频会议系统与大屏幕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它们紧密结合,组成绚丽多彩、应用广泛的AV技术,并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不断取得了巨大成就。《音视频会议系统与大屏幕显示技术》共八章,内容包括厅堂扩声系统与建筑声学、音频会议系统、音视频会议的配套设备与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字电视与大屏幕显示、LED大屏幕显示技术、投影电视与拼接显示技术、数字电影与3D电影等。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例和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3D电影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显示出其较之电视等娱乐方式所不能提供的视听享受效果。在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制作、数据传输、数字放映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影界已经开始加大数字3D电影的投入,可以说数字技术给3D电影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数字3D电影已成为电影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硬件设施、传感技术等的发展,3D技术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出现了很多以3D技术为基础的仿真应用,该文对3D技术的实现原理进行了探究,并对其在产品仿真系统中的应用做出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为实现理想的显示效果已经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传统的立体三维显示技术大多利用人眼的双目视差或者视觉暂留效应来表现出三维效果,它不会产生物理景深,因此缺乏真正的三维感。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真三维全息技术,采用雾屏来承接空间光调制器所衍射出来的全息三维图像。主要工作有:首先建立三维模型,然后生成三维模型各个视角的强度信息图和深度信息图,再由强度信息图和深度信息图生成全息图。接下来将全息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将衍射出来的全息三维图像承载在雾屏上。  相似文献   

17.
3D影视作品观看舒适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人眼对立体环境的感知过程、分析视差图几何尺寸和形态差异、指出作品必须遵循人的立体视觉规律,并讨论了立体影视作品的蒙太奇处理原则和3D影视作品的放映与显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立体感的产生到3D技术种类特点的分析,引申出影院3D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介绍了当前影院各种3D系统的原理及优缺点,对新兴的纳米银幕和LED的3D应用进行阐述,并论述影院3D技术知识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3-D影像显示方法丛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供电影、普通消费者及专业用户使用的多种3-D立体影像的显示方法。为了更好地说明常用方法的特点及优越性,本文作者在对它们作简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编组分类新方法:将所有双目3-D立体影像的显示技术分为三大分支(像素重合型、时间顺序型、空间隔置型),从而给出一幅明晰的双目3-D立体显示技术"族系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供电影、普通消费者及专业用户使用的多种3-D立体影像的显示方法。为了更好地说明常用方法的特点及优越性,本文作者在对它们作简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编组分类新方法:将所有双目3-D立体影像的显示技术分为三大分支(像素重合型、时间顺序型、空间隔置型),从而给出一幅明晰的双目3-D立体显示技术“族系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