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完善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体系,促进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虽然已在几个流域开展了在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试点,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回顾了国内外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开展情况,结合水电工程的特点和已试点项目的经验,探讨了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析目前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为水电工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调水后对水源地牛栏江流域的生物资源、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将产生一定影响,使其生态供给量和需求量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水源地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构建的调水工程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水源地牛栏江流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水工程对牛栏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程度极低,处于当地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之内。研究成果为牛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水工程安全监测的依法管理和标准化水平,加强水工程相关单位对工程安全监测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认识,系统梳理了我国水工程安全监测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从管理单位角度出发,对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水工程安全监测法制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辉 《水电站设计》2007,23(3):101-104
通过介绍福建省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及特点。对评价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予以分析,并提出在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及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和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在评价理论、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立法完善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水电行业环境影响的特点,对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后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同类开发项目在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外水库大坝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外水库大坝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法律与法规体系、战略指南与导则,重点梳理了国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评价程序与方法及实践工作。同时,本文从完善水库大坝工程后评价制度、尽快出台水库大坝工程后评价技术规范与导则、全面推进水库大坝工程后评价实践角度,阐述了国外经验对我国水库大坝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隧洞建设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海东隧洞为研究对象,利用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测绘、勘探、观测等技术手段,以及解析法、数值法等研究方法,对线路区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及与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关系开展了系统研究,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角度对海东隧洞选线方案进行了合理优化,推荐选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的B线方案。此案例剖析为引调水工程隧洞方案比选的分析评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近年来国家对小水电站整顿的政策要求,一些小水电站的退出拆坝被提上了议程。我国针对大坝建设等工程项目制定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但拆坝工程则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程序和技术标准。通过对美国拆坝工程的案例调研,分析其拆坝原因、法律依据、环境评估履行程序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国水电环境管理特点,研究提出了小水电站拆坝工程的环境评估流程和评估要点,以为后续相关工作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型调水工程的问题,包括技术、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环境方面有两个主要问题: (1)如何评价工程效益,其中包括有时不可预测的环境问题? (2)如何预测大型调水工程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学规范调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世界重大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史,研究分析国内外重大调水工程的布局特征,以江苏为例,分析该地区调水工程发展史、建管经验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科学开展重大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变更的原因、重大变更及其环境影响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比较水利、水电工程中重大变更内容,提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需要,应尽快制定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的具体技术指标,建立重大变更环境管理制度,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技术层面深入分析了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的各个环节及存在的不足,初步提出了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将过鱼与分层取水设施投资纳入环保投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述环境水利学科的基本概念,阐述水资源保护、流域(区域、城市)环境水利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研究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回顾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30年来开展的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及主要成果,阐述水资源保护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预测模型、水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要河流湖畔补水、湿地生态修复等环境水利学科领域的成果应用和发展趋势及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输水工程建设中的若干环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辉 《水资源保护》2003,19(1):47-49
通过对跨地区、跨流域输水工程的研究 ,加之相关工程的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 ,对输水工程建设中的水源水质、施工区水土保持、输水线路比选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医学与人群健康、水源保护、动迁安置与公众参与、施工期劳动保护等环境问题进行归纳 ,提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工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彤  殷萍 《四川水力发电》2006,25(3):79-81,8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是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从水电工程施工废水污染的危害、水电工程施工废水的特性和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等几个方面,结合工程实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方式,以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就水利工程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分类、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范围确定、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方法展开讨论,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保护地下水环境、解决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河湖清淤工程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此类工程一般性环境影响特征分析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太湖输水主通道清淤工程这一典型案例,从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主评价结论5个方面对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湖清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点与工程特征、环境特征密不可分,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及其敏感程度应当作为优先因素加以考虑,此外还应重点关注施工期间排泥场恶臭对大气环境影响、清淤活动对地表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已开展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介入时间、评价范围和时段、评价方法、措施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并针对水利规划及其环境影响特点探索了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步骤,建立了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水利规划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水电与环境保护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水电项目环保审批制度、水电建设监理监测制度、水电项目环保验收与后评估制度、水电项目生态恢复与补偿政策、水电项目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今后环境评价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根据国内外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研究成果和水电工程的实践,对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并针对水电工程环境损失进行了生态补偿研究,提出了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外部效果分析应体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