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明一东块是文明寨油田的主力区块,经过十三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加剧,水驱开发效果变差。从1990年开始,我们强化潜力认识,对明一东块实施产液结构、注水结构和井网结构调整,同时应用“四个整体”即整体油藏监测、整体分析研究、整体编制方案、整体组织实施的系统思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高含水采油期连续七年稳产,为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采油期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早期可动凝胶调驱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油田赵108断块为多层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后产油量递减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层间矛盾突出、水驱效率低。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实施早期周期性可动凝胶调驱,经过4个轮次调驱与注水开发,实现了年产3万t、稳产10年的开发目标。早期可动凝胶多轮次调驱与单纯注水开发(数值模拟结果)开采10年的指标对比表明:油藏采出程度达到21%,提高10.01%;综合含水率为67.6%,降低了25.4%;中、高含水阶段的含水上升率分别为6.93%和2.08%,远低于单纯水驱开发预测的12.06%和6.15%,中低含水期成为原油主要开发阶段。断块采出程度提高,稳产期延长,注入水利用率提高,投资回收期缩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赵108断块开发效果表明,采取早期周期性可动凝胶调驱注水开发可以改善普通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图6表2参11  相似文献   

3.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明一东块是文明寨油田的主力区块,经过十三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加剧,水驱开发效果变差,从1990年开始,我们强化潜力认识,对明一东块实施产液结构,注水结构和井网结构调整,同时应用“四个整体”即整体油藏监测,整体分析研究,整体编制方案,整体组织实施的系统思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高含水采油连续七年稳产,为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采油期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双河油田437断块Ⅱ1-2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方向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成为保证高含水期油田稳产的一项关键工作。根据双河油田437断块的构造、物性特征和注水开发现状,分析影响该断块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为制定油藏下一步开发方案,提高油藏挖掘潜力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高渗带水淹严重,且受断层影响使得局部井网不完善,稳产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论证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研究最佳射开层数、射开厚度及油田最大产液量等参数的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加强油层改造及提高油井排液量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出了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调整多种方法和措施需要进行综合实施.且不同阶段针对的侧重点不同.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中高含水期可有效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保持油田稳产。  相似文献   

6.
海外河普通稠油油田通过注水开发,在高含水期末已采出可采储量的84.5%,油田自然递减已降至近15 a的最低水平,开发效果得以改善,但随着油田即将步入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动用程度不均、注采结构不合理等开发矛盾加剧,稳产基础薄弱.通过开展油藏工程研究,重新确立该油田四级断块的注采参数,开展注水油田结构调整,改善了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产液量变化规律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蒋有伟 《特种油气藏》2005,12(4):58-59,64,i0011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油田储层类型多样,油品性质多样,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利用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无因次采出指数与含水关系,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含水变化对产液量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分析认为:保持合理的采液速度是中、低含水期油田稳产及高含水期减缓递减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采液速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平房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后期注水利用率低、水驱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开展了酚醛体系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酚醛体系深部调驱技术适用于大平房油田,凝胶体系与现场注入水配伍性良好,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该技术可为复杂断块“双高期”注水开发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单元量化注水技术在静北古潜山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静北古潜山油藏近几年注水开发中暴露的主要矛盾,结合地下裂缝发育状况,将断块划分为若干个注水单元,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及经验公式图版等方法,对各单元注水周期及注水强度进行量化,以指导古潜山油藏的注水综合调整工作,增强油藏的稳产基础,确保其步入良性开发轨道.在地层压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应用此技术可以对进入中高含水期的油藏进行稳油控水调整,是注水油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原油田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开发实践,重点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的基本地质特征、采收率评价、剩余油分布研究、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及技术经济界限等.探索出了一套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配套挖潜技术.对同类型油田中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实现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枣园孔二段低渗透油藏二次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枣园油田孔二段是一个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本身的地质复杂性及低渗透油藏生产特点决定了其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合理注采井距、开发层系划分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开发后期孔二段仍具有的调整的基础,提出了复杂结构井、井网加密、扩大注水波及体积、适时提液等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的技术对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对类似油藏开发后期调整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当油藏达到高含水期时,确定剩余可采储量是油藏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法21断块10多年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开采矛盾,在分析其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断块的地质模型,应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IMEX模拟器对该断块进行水驱历史拟合,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对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准确描述,对剩余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该断块开发调整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断块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断块油田因断块发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时间较早.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阶段纵向和平面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动用的剩余油更加分散、破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水油比增长快.根据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分析了有代表性断块油田的成功开采经验,对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的开采特点进行仔细研究,提出了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自1991年全面注水开发后,油田已稳产12年。随着油藏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矛盾逐渐加剧。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高含水井逐年增加。主力层采出程度高、吸水好、含水高;部分次主力层和非主力层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低、含水低。表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加快、油藏稳产难度加大。因此,加强油藏综合治理,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次主力层和非主力层的动用程度是确保油藏稳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金湖凹陷高含水油藏开发特征与稳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湖凹陷于"七五"期间投入开发,目前部分开发单元已进入高含水期,油水分布状况更加复杂,注水利用率降低,高渗带水淹严重,局部井网不完善,水驱波及状况变差,迫切需要采取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含水、提高波及系数、改善水驱效果。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高含水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油藏稳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井网加密、改向水驱、细分开发层系、套管侧钻及调剖堵水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与对策,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阿31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31断块为低孔低渗砂岩油藏,采用不规则反七点法注水开发,随着开发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主产区域水淹状况严重、套变套损造成停产、部分层系和区域现有井网不见效、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等矛盾日益突出,已开始影响断块长期稳产.通过对水驱效果的综合分析,认为制约开发效果改善的主要因素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注水产液结构不合理、油层压力结构与能量状况差,以及井下套变套损严重.研究结果对断块后期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将有助于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东部地区已开发油田多处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为确定挖潜稳产措施,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田开发所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项目组,剖析了我国13个改善开发效果显著的油藏,综合分析了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实例,并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法、注水砂岩油田高含水期调整方法及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包括油田开发分析、注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油田高含水期调整原则和方法等研究,该套方法已在  相似文献   

18.
复杂小断块油藏单纯利用注水或注气措施难以兼顾整个剩余油区域,挖潜效果有限。为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采收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了水驱辅助注气吞吐的开发方式,同时利用经济和效率双重指标分析了其油藏适应性。依据不同措施方案下典型模型的开发效果,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开发模式为:补充能量—闷井增能—闷井阶段—开发阶段,进一步确定了其技术界限:气水注入速度比为6.5~8.5、阶段二与阶段一增压比为0.1~0.3、注采比为0.4~0.6。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胜利油田a-7区块,模拟预测表明该方法相比基础水驱开发采收率提高12.96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对复杂小断块油藏高含水期调整开发措施、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家岗油田王43断块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含水高、开发矛盾突出、地质基础薄弱,下一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工作迫切需要可靠的精细地质模型。针对其断裂系统复杂的油藏地质特点,综合应用多项关键技术,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缺乏对比标志的地层对比技术、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精细油藏类型划分以及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该研究结果为王43断块后续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桥口油田为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平面、层间矛盾十分突出,致使油田过早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开发水平变差。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研究应用了适合桥口油田特点的双靶心大位移定向调整井和纵向产液结构层间转移技术,并取得了连续四年含水不升、产量稳定、采收率提高的开发效果,为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