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桥与建筑热负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新型保温建筑的大量涌现 ,热桥在新型保温建筑中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建筑 ,作者利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嵩山小区内各建筑物建筑节点作计算分析。分析了建筑中可能的节点类型及各类型节点的附加耗热量 ,以一个立管为例计算说明热桥对采暖热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是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筑能耗评估重要的支持工具,而现行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难以满足预制舱类工业建筑能耗分析及机柜级微环境控制设计的需求。  [方法]  提出了预制舱类建筑热平衡模型,基于该物理模型开发出预制舱类建筑能耗计算软件PCES,通过工程案例证明了PCES能客观地反映建筑物的能耗分布规律。  [结果]  计算表明:PCES可以实现对预制舱建筑围护结构、舱内热状况以及机柜级热环境状况进行求解,适用于工程节能设计与能耗分析。  [结论]  研究成果可实现建筑参数设定、能耗模拟与建筑热过程及能耗分析。  相似文献   

3.
郁文红  杨昭  谭晶莹 《节能》2005,(8):29-31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我国华北地区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的热桥传热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内保温方式的热桥传热是外保温的2倍,供暖空调负荷计算时应该进行热桥传热修正。在墙体节能改造中外保温方式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4.
某新设计的排气热端在发动机台架热冲击试验中出现了隔热罩固定支架焊接根部开裂的现象.首先运用CFD分析计算出排气热端内表面的温度边界条件,然后以此为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得出排气热端外表面的温度场;接着运用ABAQUS软件以外表面温度场为边界条件,对失效部位进行交变温度下的Delta-PEEQ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焊接开裂处的Delta-PEEQ超过了极限值,根据计算结果改进设计了支架结构和焊接部位,经过发动机台架热冲击试验证明改进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9,(12):3-7
针对装配式超低能耗钢结构住宅复合保温墙板的构造特点,对墙体外保温常用的两种保温材料进行热工计算,按照河北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确定了石墨聚苯板为具有更好性能的保温材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窗洞口处的热桥进行了传热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墙体构造,不同窗框安装方式时4种不同情况下的外窗洞口处墙体内表面温度,墙体热流密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桥的影响因素及降低热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间歇运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艳峰  刘加平 《节能技术》2004,22(1):5-6,29
建立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间歇运行时室内热环境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内围护结构和内热源作用下室内热环境变化规律。发现此类供暖系统采用适当间歇运行即可满足室内热环境要求,运行时间主要受室外温度和内热源变化规律影响。当系统按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设计时,在冬季室外平均条件下,系统夜间运行半天左右即可基本保证全天室内热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7.
1 前言我国建筑业已经形成了框架轻板、混凝土、空心砌块、装配式大板及滑模现浇混凝土等多种建筑体系,但是传统的砖混建筑含量依然超过80%。新型建筑体系如果节能设计得当,可以取得明显的节能效益,但在“热桥”及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技术处理上容易出现明显的缺陷。因此,研究砖砌体建筑的节能,对于完成国家下达的建筑节能指  相似文献   

8.
曹毅  宗情  付继峰  万盛  施健 《柴油机》2023,45(2):23-27
根据热气机运行特点、控制参数要求和成本控制要求,设计一种基于PIC18F6722单片机的K型热电偶温度测量方法。单片机在0~600℃时采用查表法计算热电偶温度,在600~750℃时采用拟合线性化方法计算热电偶信号温度。在3 000 h的热气机可靠性试验中,在630℃、670℃和700℃等3个热气机额定工况运行点上,该方法能将热气机管壁温度控制在±2℃内,且成本较低,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平均辐射温度引入到建筑热舒适性传热计算中的方法简化建筑热舒适性和能耗的相互关系及其计算公式 ,进行平均辐射温度和房间的有效温度分布情况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分析。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在不同热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工况下变墙面温度时建筑内的热舒适性。理论分析和辐射、对流换热及其结合工况的热舒适性测试数据结果分析表明 ,热舒适性可以用平均辐射温度和有效温度来表征。用平均辐射温度和有效温度分析计算热建筑舒适性的方法 ,在优化建筑热系统的设计时 ,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描述太阳能直供毛细管末端辐射供暖系统,并通过实验对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晴天工况时,毛细管壁面温度响应较快,全天实验房间平均温度比非采暖房间平均温度高4.5℃左右,关闭太阳能集热循环泵3h后,单位面积毛细管供热功率仍能基本满足实验房间的平均采暖热负荷.全天室内热舒适性较好,温度基本达到设计计算要求.实验结果为天津地区低能耗建筑应用此套系统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津市某高层写字楼的冬季热负荷变化情况,对采用地热耦合水源热泵,同时结合消防水池蓄热的供暖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此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过传热计算,验证该系统可以满足建筑热负荷的要求,分析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王方  张燕玲  丁雪 《节能》2008,27(3):44-45,51
对郑州某酒店冷冻站的室内空调系统进行了设计。结合建筑本身特点及空调区功能的要求,对中餐厅、西餐厅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对KTV包间、客房采用风机盘管系统,气流组织采用侧送下回方式。对建筑冷、热负荷进行了精确计算,结果表明夏季总冷负荷为378·71kW,冬季热负荷为90·7kW。经过近2年的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标准中,超低能耗建筑定义为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抵扣的前提下,住宅建筑全年单位套内使用面积供暖、空调、通风电耗不高于20 kWh/m~2,且能实现室内居住热舒适。本标准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改善保温、合理处理冷热桥、加强隔热、实现良好的气密性等被动式设计提升围护结构性能、减少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通过采用高性能供暖空调设备、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等主动式设计降低建筑能耗需求,最终实现在超低建筑能耗约束指标。  相似文献   

14.
闫明慧  孟凡康  肖利萍 《节能》2007,26(11):50-51
对冬季建筑物外围护门窗结构冷风渗透耗热量进行理论分析,考虑通过空气渗透和侵入造成的潜热热负荷,并对显热热负荷和潜热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供暖空调标准工况下,24h周期内空气渗透造成的潜热热负荷约是其相应显热热负荷的8%。对于高层建筑以及室内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建筑,进行采暖负荷设计时有必要考虑这部分潜热负荷。  相似文献   

15.
使用ANSYS软件对16V280ZJ型柴油机喷油器的支座板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讨论了对其载荷和边界条件的处理,并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找出应力最大的部位。结果表明支座板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设计中的公交车,利用Fluent对其热管理系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车在计算工况下冷却模块性能较差,发动机舱内局部区域空气温度已达100°以上。其主要原因包括高温空气的回流,上隔板对空气流动的阻挡和中冷器上气室对散热器的不良影响。结构改进后,冷却模块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款设计中的公交车,利用Fluent对其热管理系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车在计算工况下冷却模块性能较差,发动机舱内局部区域空气温度已达100°以上。其主要原因包括高温空气的回流,上隔板对空气流动的阻挡和中冷器上气室对散热器的不良影响。结构改进后,冷却模块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北方农村采暖面积为50m^2的住房的热负荷进行了计算,得出住房所需热负荷为12.225kW,以此作为秸秆燃气采暖锅炉的设计依据,设计并计算出燃烧器以及锅炉本体的结构和尺寸,同时对锅炉的热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得出秸秆燃气采暖锅炉平均火力强度为15.2kW,运行热效率为76.1%,锅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超过了设计的预期效果,能够满足农村用户冬季采暖需求,适合农村用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 0月 ,我国首座太阳能建筑系统样板房在常州天合铝板幕墙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该样板房使用面积达90m2 ,具有发电、节能、环保和增值功能 ,可提供生活、办公用电 ,最短使用时间期限为 3 0年。它的建成 ,对我国大规模推广民用太阳能建筑意义重大。我国首座太阳能建筑样板房在常州“诞生”@杨启岳  相似文献   

20.
土壤源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设计与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贝塞尔函数求解了U型埋地换热器在稳态和正弦波边界下的解析解,可计算给定全年动态负荷下埋地换热器内流体温度,并据此判断埋地换热器的设计能否满足建筑物的要求.给出了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流体全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U型管单位长度设计取冷(热)量的关系曲线,可用于指导U型埋地换热器的设计.得到了建筑物全年累计耗热量和耗冷量、最大热负荷和冷负荷应满足的关系,可用于指导建筑物冷热源方案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