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发展,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全息投影技术在我国近几年来的发展猛烈,很多先进全息投影技术被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产品展示、大型晚会现场、商业活动等等。全息投影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海南三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演艺以及展示等等方面对全息投影技术的需求都非常的大,但是,我们如何将这种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到三亚城市的开发中,特别是对三亚城市夜景的开发,则是我们现如今急需研究的课题,这也就要求我们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在三亚城市夜景开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虚拟成像技术,目前在国内虽然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商业演出、综艺晚会、开幕式已经开始尝试将这种技术用于舞美效果的呈现。本文主要对全息投影技术进行全面剖析,解释和分析了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现效果。最后通过对综艺节目中已有的全息投影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主要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昆贤 《中国激光》1987,14(11):667-670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集成电路装配和质量控制的、带有双投影物镜和全息光学元件散射全息屏幕的投影型全息显微镜(PHM)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光学原理、全息散射屏幕的记录方案、系统色差的改善和投影显微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正>全息投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技术及材料的限制发展非常缓慢,不为人们所知。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技术的不断革新,全息投影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全息投影技术现状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裸眼3D技术,观众无需佩戴3D眼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从全息投影的出现,引领着手机走向另一个新的时代,虽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在这期间,全息技术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与成就。回顾一下全息技术的一步步取得的成果,有助于帮助我们研究全息投影技术和手机市场方向,本论文就以全息投影手机的几个方面调查研究,来明确分析手机全息投影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吉松  刘皓  孙辰 《通信学报》2014,35(9):156-163
建立由基站、全双工MIMO中继站和用户站组成的系统模型,获得MIMO自反馈干扰矩阵.当自反馈干扰信号最大多径时延大于符号周期时,根据自反馈干扰矩阵张成空间,设计并添加信号空间投影滤波器到中继站中实现自反馈干扰抑制.针对自反馈干扰矩阵是否满秩,滤波器设计分别采用子空间和零空间投影算法,并讨论了不同投影算法下对中继站接收信号误码率影响和自干扰信号的残留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间投影算法对自反馈干扰的抑制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GPS接收机接收信号、噪声和线性调频(LFM)干扰在时频平面上的不同分布特点,用STFT-Hough变换进行干扰的检测和参数估计;将子空间投影方法与空时信号处理相结合,构造出空时二维干扰子空间,利用子空间投影方法进行干扰抑制.文中给出干扰参数估计和空时子空间投影抗干扰的具体步骤,推导出系统输出信干噪比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干扰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同其它抗LFM干扰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干扰参数估计更准确、计算量更小;空时子空间投影方法引入更多自由度,抗干扰性能进一步提高;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抑制LFM干扰.  相似文献   

8.
根据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系统接收信号、噪声和线性调频(LFM)干扰在时频平面上的不同分布特点,采用Wigner-Hough变换进行干扰的检测和参数估计,并构造出干扰子空间,然后利用子空间投影方法进行干扰抑制。给出了干扰参数估计和子空间投影抗干扰的具体步骤,推导出系统输出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的解析表达式,并仿真分析该方法抑制LFM干扰的性能。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LFM干扰,且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子空间投影的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直达波抑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采用岸基阵列发射正交频率编码信号,舰载单根全向天线接收回波信号.由于发射站全方位辐射能量以及接收平台运动,不能直接采用已有的如发射置零、旁瓣对消等技术来抑制直达波.该文结合该雷达特点以及自适应置零技术,提出基于子空间投影的直达波抑制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该方法利用接收端等效信号构造直达波子空间的正交投影矩阵,对接收信号进行投影,从而抑制直达波干扰.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直达波干扰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卢芊 《电视技术》2022,46(3):134-136
如今,文字传播方式已不再新鲜,二维图像和视频传播方式因无法真实全面还原场景,很难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3D全息投影作为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作为传播效率更高效、呈现效果更全面的新兴传播形态,全息投影势必会成为日后信息呈现的最佳选择,属于全息投影的时代终会来临.为此,深刻剖析当下信息呈现的缺口,...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GPRS的智能公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龙安国 《通信技术》2009,42(1):326-327
针对国内外公共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及GPS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内没有将GPS,GPRS和GIS相融合以实现车辆定位信息的采集、收发和显示的成熟智能公交系统。文中设计一种基于GPS,GPRS和GIS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该系统实现了基于GPS的车辆实时信息采集、基于GPRS的信息无线传输、基于GIS的车辆远程监控调度。  相似文献   

12.
刘广宇 《信息技术》2005,29(9):82-84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无线电思想的GPS接收机的实现方法,实现的整个过程都放在DSP内来完成,从而有效地节省了硬件资源,并且更加方便和灵活。介绍了GPS接收机在车载系统中的组成及应用。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GPS接收机伪随机码测距的问题。此系统体现了简便、易控、模块化以及保密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整车平台上电子设备密集,通过电磁仿真得出射频天线系统间的干扰矩阵表,分析了系统间的干扰源、电磁干扰裕度,并利用空间隔离、添加滤波器、调整接收频谱等优化措施,抑制各射频天线系统间的干扰,降低车载射频设备的电磁兼容风险。  相似文献   

14.
徐昆贤 《中国激光》1983,10(6):362-365
分析和计算了我们所研制的静态三维全息投影系统的结构参数及其象差,以期达到对全息投影系统计算原理的系统化和按不同应用要求确定最佳系统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仪器和GIS的电磁辐射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日益显著,为了对电磁辐射进行准确直观地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和GIS的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由具有GPIB接口的频谱仪和USB接口的GPS接收模块及PC机构成系统硬件,利用Labwindows/CVI编写监测软件,对接收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组件化GIS控件MapX将电磁辐射数据直观地标注在电子地图上。通过实验,系统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菲涅耳全息投影中零级光的消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菲涅耳相位全息图进行全息投影显示时,再 现像的视觉效果受到空间光调制器(SLM)像素结构引起 零级光的影响。为消除零级光的影响,本文基于原有的菲涅耳全息投影系统,在SLM后面引 入成像透镜, 并在透镜的后焦面设置高通滤波器以滤除零级光。为抵消成像透镜引起 的相位变化,通过引入发散球面, 实现调节全息再现像成像位置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 不改变菲涅耳相位全息图重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消除零级光对全息再现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对机动车的自动管理,设计了基于GPS接收模块和GSM收发模块的机动车定位与自动报警集成系统。该系统由定位信息接收、短信息收发、微控制器单元及其相应的程序构成。可实现对远程车辆状态的定位、查询、跟踪和监控机动车辆的自动报警功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岗 《山东电子》2008,(1):93-96
将CAN总线技术、GPRS技术及GP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工程车辆运行参数远程实时监测、报警及车辆定位调度。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实现流程。具体给出了基于PHILIPS SJA1000的CAN接口模块。基于ROCKWELL Jupiter GPS—OEM板的GPS接收模块和基于ERICSSON GR47/48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实现,并给出了CAN数据收发和GPRS数据通信的软件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需要导航、定位的用户中绝大多数都被GPS的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和质优价廉的特点所吸引。目前,GPS定位导航技术不仅应用于大地测量与车辆定位等专业领域,在个人应用方面也相当广泛。为此,文章主要针对个人应用方面,设计开发出了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STR711FR2微控制器(MCU)和MStar公司的GPS接收模块的便携式GPS轨迹记录仪的方案。文章主要侧重软件部分,其中软件系统基于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文章完成了四个功能的实现,包括通信功能、连接功能、存储功能、人机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车辆GPS/DR组合导航系统中位置误差预测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建立位置误差预测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对来自GPS、DR的位置数据采用小波去噪,在GPS有效时用GPS、DR的位置信号建立线性神经网络位置误差预测模型,在GPS失效时预测位置误差并推算车辆实时位置。仿真表明,该方法对车辆组合导航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