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桥梁传统预应力施工的缺陷,提出了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和大循环压浆技术,并介绍了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与循环压浆工艺的特性,指出在我国推广智能张拉和循环压浆技术,是提高桥梁安全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12)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智能张拉及大循环智能孔道压浆,直接关系着预应力构件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重视后张法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大循环智能孔道压浆工艺。本文将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智能张拉流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大循环智能孔道压浆工艺,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9,(17)
为满足现代高速公路工程基本需求,现施工单位多采用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进行预制箱梁施工,借助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提升预制箱梁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与传统预应力张拉和压浆技术相比预制箱梁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稳固性均有所提升,且具有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的优势及作用。本文就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在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肖密涛  程东 《四川建材》2022,(3):199-200
智能张拉及压浆施工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中预制箱梁施工作业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施工中,保证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的规范有利于提升预制箱梁工程荷载力和工程质量.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智能张拉和压浆技术更加精确高效,极大弥补了传统技术的缺陷,进而被当前诸多建筑企业广泛运用.文章首先阐述智能张拉和压浆施工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和技...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9,(21)
在桥梁的工程建造过程中合理使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与压浆系统,便可以有效地提升桥梁质量,从而确保桥梁能够有较高安全性及耐久性。本文从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的工作原理着手探讨,接着提出了预应力智能压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势,最后对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智能张拉压浆在岢临高速公路30 m箱梁预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智能张拉压浆施工的工作原理、系统优点及工艺流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智能张拉压浆施工方法,确保了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是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两道关键工序,预应力张拉与压浆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手动张拉工艺与智能张拉工艺的优缺点,给出了智能张拉施工工艺注惿事项,为今后类似问题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4):191-192
预应力桥梁工程具有受力性能良好、跨越能力强、经济性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建设中。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张拉和预应力压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施工精度进行控制。传统的张拉方法由于完全凭借施工经验进行操作,误差率比较高,难以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而使用智能张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张拉精度。本文首先对智能张拉技术的原理和优点进行了介绍,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预应力智能张拉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师天香 《山西建筑》2014,(8):186-188
针对传统的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大循环智能压浆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大循环智能压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优势,并阐述了该工艺的施工流程,对提高桥梁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弹性波穿透法的基本原理及压浆质量判断标准,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循环智能压浆工程中,对压浆密实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大循环智能压浆技术在端部压浆及底部横向循环孔道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与智能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任苹  李界家  原宝龙  邱昭泉 《建筑节能》2003,31(1):23-25,1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智能住宅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其特点,阐述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他乡借智慧     
合上冯骥才撰写的《美人欧罗巴》,有这样一种感觉:有时设计师和作家一样,他们生活和工作其实很难存在明显的界限和划分。在旅行时,设计有时就是从这脚下走出的,期间可能是且行且止,亦苦亦乐,视野也会不期然地推及历史,推及旧事,使旅行不经意间已经是一个流动的文化空间了。每一座城市都有让你驻足的理由,有的建筑可能是坐拥书房时,用双眼行走过的,但当你面对原作,仍有像是被雷电击中的体验;当然也有时会被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个盲点所吸引,更多的是好比鸟儿飞入林间,亲切又温馨。这一切使我们有机会理解在空间和时间铆固下的每一处环境作品。  相似文献   

14.
智能遮阳系统运用在智能建筑中,不仅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在节能方面也有突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遮阳系统的概念、特点、系统组成及设计步骤等,并通过部分国内外建筑智能遮阳系统设计的实例,为读者在智能遮阳系统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那位发现了相对论的科学家曾说过,想象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并不是虚空的,它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电影艺术中,想象力与科技可以集合,无疆界的思维用现实科学手段作出表达,因而科幻电影成为一面折射科技与社会文化的镜子。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住宅     
智能住宅的概念及具体内容的概述,介绍智能住宅设计的内涵及发展,并列举实例  相似文献   

17.
智能建筑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是1984年由美国联合科技集团(UTBS)在康奈狄格州所建设完成的City Place大楼,他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控制空调、照明设备及防火防盗系统和电梯等大楼的机电设施,并且设置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式用户交换机(PABX)等通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还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智能化住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莉  禹民召 《山西建筑》2004,30(20):14-14
介绍了刨建智能住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从保安及消防报警自动化、家电设施的智能化及物业管理的自动化等方面,阐述了智能住宅的功能,提出了21世纪住宅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从系统的观点或从设计者的角度看,必须具备通讯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三个基本特征,这就要求有关这些要素的诸多方面,如低层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大楼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都应遵循国际标准(ISO 11801).在智能建筑中,一切通讯都要经过楼内的通讯线(铜芯线或光纤),并且所有通讯(数字、语音交换)、控制设备的改变,意味着布线系统的功能发生改变,因此使用国际标准化的设备构造系统,是实现系统通用化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智能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智能混凝土的产生背景,论述智能混凝土的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指出了智能混凝土的多种功能,展望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