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峰 《今日印刷》2014,(10):62-63
<正>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致力于传媒、印刷、包装领域30余年,推动印刷行业从"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引领行业跨入"0"和"1"的数字时代。方正电子整合行业优势,通过与佳能的合作,成为印刷行业的引领者,为印刷行业的未来而持续进取,不断前行。印刷行业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2010~2012年,今日印刷杂志社连续3年联合国内印刷行业专家、优秀设备供应商、大中型印刷企业,举办了3届"中国印刷数字化巡回研讨会",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2013年岁末,由今日印刷杂志社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共同主办,并联合行业新闻出版机构和行业协会及国内外知名印刷设备器材制造商以及广大行业用户的"第四届中国印刷数字化巡回研讨会"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次巡回研讨会依次在西安、东莞、南京和长沙4个城市举办,紧密围绕"十二五"规划中"印刷数字化和数字印刷"纲要,结合绿色  相似文献   

3.
《数码印刷》2011,(10):70-73
2011年伊始,印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绿色印刷被列为印刷行业重点关注并倡导的技术项目之一,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各级环保部门以及印刷企业等前所未有的重视。值此之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的指导下,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科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年版)》通知,其中对于污染较大、耗能较高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做出了严格的退市时间表。涉及印刷行业的主要是:使用苯类、酮类有机溶剂的塑料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工艺;铅排、铅印刷工艺;使用苯胺油墨的凹版印刷工艺。其中,曾被列入四大印刷方式的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被列入立即退市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正>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印刷大展"作为旗帜的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Print China 2011)给人的基本印象是:印刷在中国依旧红火。12万m2的展览现场被参展单位摆得满满当当,这里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的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国内与印刷有关联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日渐增多;最令人欣喜的是庞大的参观者队伍,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刷业内人士,还有部分海外来客,所有的参观者都希望从印刷展了解行业发展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徐斌 《印刷杂志》2011,(12):1-4
数字印刷是彻底以数字化技术武装的新印刷技术,是印刷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印刷数字化是传统印刷的数字化技术革新,是传统印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在我国,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将互补并存,和谐发展。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拥抱数字化新技术,才可能不被这个时代所遗弃。自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开始,从桌面出版系统、色彩管理系统、软打样系统、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到油墨预置系统、在线检测系统,到整体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和网络印刷,我国印刷业就从未中断与数字技术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进入云时代,印刷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能够数字化的终将数字化,面对数字化,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计算技术被各行业的使用,云印刷也成为印刷行业的转型方向,很多印刷企业都开始关注"云印刷"。但是由于在国内起步较晚,以及实际中有各种制约,云印刷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首先介绍并分析了云计算和云印刷技术的理论和特性,然后结合当今印刷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云印刷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以下简称数码大奖赛)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创建于2005年,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数码印刷行业同仁的支持下,它同数码印刷行业一同成长,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数码印刷领域最具盛名、最有权威的赛事之一,为积极采用和发展数码印刷技术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国内印刷行业热议产业转型,而云印刷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多家上市印刷包装公司纷纷投入了"云印刷"的怀抱,一时间印刷行业"造云运动"风起云涌,一片繁华。其背后不仅仅是各个印刷包装企业在印刷互联网圈地建房,更是缺乏实质内容的规模化攀比行动,只会使云印刷的发展趋于表面,难以使云印刷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实际上,中国云印刷的持续发展需要理性支撑,究竟能否"拨云见日"也需要冷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一个行业每每被问及是否会被新兴的行业所取代,即使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不",也无法否认它的确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书刊印刷行业正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以我国最重要的出版物印刷基地北京为例,2009年,北京市共有出版物印刷企业625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亿元,利润1.93亿元,利润  相似文献   

11.
尽管数字印刷被视为印刷业的"蓝海",其行业前景也被大多数人看好,但在很多人心中,数字印刷如同"围城"一样耐人寻味。"围城"外的人对数字印刷市场充满期待,而"围城"内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印刷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突出重围,另辟蹊径,已是企业无法回避的挑战。然而,短版、按需、个  相似文献   

12.
<正>近段时间,业内大新闻越来越多,正面的、负面的,不断考验印刷人的神经,我简单做个盘点,以供思考。第一,北京地区的书刊和商业印刷差一点被列入高污染行业。今年三月,北京市提出控制北京不宜发展的产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被名列其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最后在有关专家的奔走论证下,7月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9日,上海维格拉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假座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印刷厂举办了题为"印刷企业的生态经济及减少碳排放方案"研讨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报纸印刷、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行业近40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规划的具体思路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印刷技术也在全速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数字印刷已成为引领印刷行业成功转型、改革发展的核心技术,而如何持续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是发展数字印刷的关键。因此加强数字印刷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印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印刷行业的当务之需。  相似文献   

15.
潘晓东 《印刷技术》2012,(17):19-19
"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被确定为我国印刷业"十二五"时期的两个发展重点。在谈论绿色印刷的时候,中小学教科书又与政府采购产品、食品与药品包装一起被列为优先施行绿色印刷的四大重点产品。这是因为,教科书的绿色印刷事关下一代的健康。于是乎,一段时间来,为确保基本业务,申请绿色印刷认证的教科书印刷企业趋之若骛;采用柔性版印刷教材的做法也受到舆论赞扬,但恰恰  相似文献   

16.
《数码印刷》2011,1(1):72-73
在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印刷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印刷大国,理应顺应绿色环保印刷的潮流,使印刷行业整体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在这方面,国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010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性调整资金中专项拨款5420万元,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申报的印刷产业两大工程——"数字印刷与印刷数  相似文献   

17.
绿色!绿色!     
2008年的美国,已有超过32%的商标申请包含"绿色"一词,超过98%的包含"生态"一词……这场绿色狂潮现在已席卷全球,几乎所有行业都已被卷入其中。印刷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一片绿色中,印刷企业该如何变革以求自保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刷》2011,(10):77-77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计划》中,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的振兴工程,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被列为重点工程之一。而在《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到“十二五”期末,数字印刷产值占我国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正>2014"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作品征集工作一经展开,立即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次大奖赛借以"创新驱动多元增值"主题,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数字印刷未来发展模式。身处行业变革时代,数码印刷已经逐渐被业界人士所接受,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谋求新应用的突破与创新,以及在模式上寻求增值系统搭建,帮助数字印刷开拓更多平台。在思变、创新、多元化发展中,数码印刷业者更凭借数字印刷技术的内在"基因"属性,尝试改变印刷现有处境,将其升格为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此推动整个行  相似文献   

20.
谭学伦 《印刷杂志》2007,(11):56-57
<正>与其他行业的机器设备一样,我们印刷行业的机器设备也面临着随时"趴窝"造成停产的可能。由于设备自身特点的不同,以及印刷行业(尤其是报纸印刷行业)对生产的时效性要求,印刷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与其他行业的设备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在一家报纸印刷企业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